日本馬桶蓋確系國產日本標準中國制造還算國產?
日本馬桶蓋確系國產 陶小莫/圖 事件回放 春節期間,有多達45萬中國游客赴日購物,消費近60億人民幣,馬桶蓋成為今年熱銷品。家住杭州的王先生赴日本旅行,在大阪的電器商場,王先生驚奇 地發現,馬桶蓋的外包裝上赫然印著“Made in China”,產地竟是杭州下沙。另有消息稱,有盤錦網友發帖,中國游客天價購買日本大米“一目惚”很像我們盤錦出口的“一目惚”大米又被買回來了。遼寧 盤錦市農村經濟委員會表示:確實以訂單方式為日本種植一種名為“一目惚”的大米,生產過程嚴格按照日本標準。記者調查發現,盤錦市場上售賣的同品種大米價 格與游客從日本天價搶購回來的價格差距達25倍。(3月1日《遼沈晚報》) 溫水煮“中國制造” 日本獨資企業在中國生產馬桶蓋,用的是人家的技術、標準,如果說,確實有中國元素,不過是對“世界工廠”的詮釋,你提供的僅僅是產業工人,甚至更多 的是廉價勞動力。而真正的、真實的中國制造,或者說,未來的升級版中國制造,應該......閱讀全文
日本馬桶蓋確系國產-日本標準中國制造還算國產?
日本馬桶蓋確系國產 陶小莫/圖 事件回放 春節期間,有多達45萬中國游客赴日購物,消費近60億人民幣,馬桶蓋成為今年熱銷品。家住杭州的王先生赴日本旅行,在大阪的電器商場,王先生驚奇 地發現,馬桶蓋的外包裝上赫然印著“Made in China”,產地竟是杭州下沙。另有消息稱,有盤錦網友發帖,中國
為什么中國創造的馬桶要到日本搶購?質量必讀
最近被微信圈里的“日本馬桶蓋”刷屏了,大意是講中國游客蜂涌搶購日本的電飯鍋,智能馬桶蓋。日本的智能馬桶蓋具有加熱,殺菌、噴洗等功能……,而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居然連智能馬桶蓋都無法創造。云云感慨! 我的家中也有一個智能馬桶蓋,不是日本產,而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工廠創造的。這款智能馬桶蓋,還反銷日本、歐美
中國制造日本ZL-日本掌控產業鏈制高點
中日兩國產業空洞化的差異 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因為懼怕產業結構空洞化,而失去了產業結構轉型的大好機會,導致在信息產業方面落后于美國。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種穩健讓日本既保持了傳統制造業上的巨大優勢,又使其在信息產業上取得了后發優勢。對自身產業的保護和自主標準的堅持甚至讓日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制造企業
1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企業:死得太快了! 首先,你必須知道一個基本事實: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中國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日本企業平均壽命58年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日本調查公司東京商工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日本超過150年歷史的企業竟達21666
美媒:中國人到日本搶購藥品數量超過馬桶蓋
外媒稱,赴日中國游客在已經結束的春節假期里花銷不少。但除去豪華高端的坐便器之外,中國游客在日本還買了什么?答案是藥品。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18日報道,日本社交媒體分析公司霍托林克咨詢公司稱,春節期間,醫藥產品占據了中國人在日本購物清單的首位,超過了包括智能馬桶蓋和電飯
日本啟動生物乙醇制造機組設備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生物質研究中心在產綜研中國中心(廣島縣吳市)安裝了乙醇燃料成套生產設備的機組設備,已開始進行制造工藝的實證試驗。此次采用產綜研設計研發的生物原料預處理技術,開發并安裝了不使用硫酸即可生產出乙醇燃料的、環境負擔較小的成套機組設備。 試運轉的結果表明,該設備一次可處理20
智能制造釋放中國制造全球紅利
?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批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魅力。????顯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制造已然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它讓傳統制造業脫胎換骨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變著中國。????“AI+”成
中國制造“飛天巨眼”
對2023年可能發生的世界科技熱點事件,多家國際主流媒體進行了展望,均把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即“中國巡天空間望遠鏡”,英語簡稱“CSST”)列入其中,認為它的飛天將與美國發射新型火箭、啟動小行星采礦任務等成為人類探索或利用太空新的年度里程碑。 根據最新版的中國航天白皮書,在天宮空間站全面
《中國制造2025》出臺
備受關注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19日正式發布,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了制造業“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制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
日本制造出超級硅薄膜
?資料圖片 日本北陸尖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組開發出能制作大面積硅薄膜“silicene”的技術。這種只有一個原子厚的薄膜,具備半導體的性質,有望用于制造高速電子線路等。研究小組在2厘米長、1厘米寬的硅基板表面,覆蓋上陶瓷薄膜,然后在特殊真空裝置中將其加熱到900攝
中國制造2025:讓中國制造業不再大而不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這是50多位院士、100多位專家歷時兩年研究,為中國制造業繪就的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第一步。4月21日,由中國工程院舉辦的“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一期總結暨二期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制造2025”的詳細內容和
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飛躍
輕點鼠標,車間里的重型設備自動開啟;打開手機APP,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實時呈現的大屏幕上,工廠每個角落盡收眼底……當傳統工廠遇到數字技術,這些曾經在科幻片中出現的“未來工廠”場景變成現實。近日,2021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一大批5G+工業互聯網領域最前沿的創新實
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飛躍
輕點鼠標,車間里的重型設備自動開啟;打開手機APP,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實時呈現的大屏幕上,工廠每個角落盡收眼底……當傳統工廠遇到數字技術,這些曾經在科幻片中出現的“未來工廠”場景變成現實。近日,2021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一大批5G+工業互聯網領域最前沿的創新實踐亮
路甬祥:中國制造業綠色制造是出路
路甬祥:中國制造業遇四大挑戰"綠色制造"是出路 8日,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路甬祥指出,中國的制造業仍面臨著四大挑戰,走向綠色和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日, 2010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在河南洛陽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其
董景辰:《中國制造2025》促中國成制造業強國
11月6日,由科技部資源配置司、創新方法研究會指導,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和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為支持單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為協辦單位的“互聯網+科學儀器暨2015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
從“馬桶蓋”風波說起
羊年伊始,國內網絡上一起非常尷尬的事件——“馬桶蓋”,熱門到甚至兩會代表都在討論。事發起因為國人赴日旅游,爭相購買日本的馬桶蓋、電飯煲等日用產品,一度導致廠家斷貨關門。好事者開始發表“感慨”了:中國工業水平落后,產品質量不行,還是美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的好。然而,讓大家尷尬的
“中國制造”口罩,矚目全球
“德國又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德國《世界報》19日報道稱,今年4月,由于口罩供不應求,德國超過500家公司轉型生產口罩,甚至希望口罩生產“去中國化”。但德國紡織和時裝工業協會最近稱,這些企業現在僅剩一小部分還在生產。德國近來又向中國進口數億只口罩。 報道稱,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全球需求激增及供
“中國制造2025”戰略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展望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15全國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在西安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提出,做好發展規劃、實施方案、行動計劃的制定工作;集中力量建設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做好重點領域標準的制定工作,軟件和系統方案的提供以及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升智能制造支撐能
《中國制造2025解讀》權威解析制造業升級
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解讀: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近日出版,該社主辦的“工業‘智’造高峰論壇——中國工業未來之路暨《中國制造2025解讀》新書發布會”也于日前在京舉行。出版方介紹,該書作者系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該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解讀《中
“智能馬桶”也能監測健康?
研究人員發明出一套可以加裝在標準馬桶上的軟硬件,通過它們可以追蹤使用者尿液和糞便中的健康與疾病生物標志物。相關論文4月6日刊登于《自然—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智能馬桶”自動運行,讓使用者可以監測自己的健康數據,為疾病篩查、診斷和患者監控研究提供支持。這種“智能馬桶”讓使用者可以監測
“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是對傳統制造的顛覆和革命
? ?? ? 智能制造發展方興未艾,其呈現出的制造業服務化、定制個性化、組織去中心化、制造資源云端化的特點,將給制造業的崗位設置、經營業態、管理模式、決策方式等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智能生產方式導致的崗位設置變化,特別是“機器換人”的快速發展,將對勞動密集型產業中以加工、制造類型為主的技能型低端崗位帶
日本推出“糞便動力”摩托車-可行駛三百公里
日本潔具制造商東陶公司8月29日推出一款“糞便動力”摩托車,可借助裝滿動物糞便的“油缸”行駛300公里。 這款三輪摩托車號稱全球首輛以糞便為動力的車輛,常規車座由一個馬桶取代,車身后帶大型卷筒紙。29日,一名年輕女模特上車試駕時,東陶員工連忙說明,她無法提供摩托車
日本開發出制造納米粒子新方法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聯合科學技術振興機構6月24日發布消息稱,該機構的幾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制造納米粒子新方法,能極大提高用作汽車排煙凈化觸媒的白金等稀有金屬的利用效率。 據介紹,這種制造方法是在由白金、界面活性劑與溶媒組成的水溶液中添加還原劑,在投入還原劑后約10分鐘就可以快速產生白金納米
“中國制造2025”引領制造業從大到強
“中國制造2025”將助力中國加強制造業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高科技天堂”——美國《福布斯》雜志、西班牙《世界報》等海外媒體日前這樣評價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出臺的“中國制造20
以標準引領中國制造升級
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力爭到2020年使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從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這意味著,在建設制造強國的過程中,我國將堅持標準引領,支撐制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當今全球市場的競爭,已不僅僅是技術的競爭,更是
“中國制造”需要新材料“補鈣”
被業界譽為“中國新材料第一展”的2013中國國際新材料展覽會26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作為北方區唯一專業新材料行業展,它將帶動汽車、航空航天、建材、家電等下游產業在北方市場的發展。 本次展會囊括了四大主題展,包括聚氨酯、材料測試、先進復合材料及化工新材料。來自天津旭迪、北京格萊克斯、美國威勢
“中國制造”需要新材料“補鈣”
科技發明:新政策激勵企業創新 隨著國家對分布式發電和微電網扶持方向的明確,作為配套設施的儲能系統也有望迎來大發展,激勵了許多相關企業的創新發明。 比如國內一家鉛酸蓄電池龍頭企業推出的新型鉛炭電池,一個半小時就可充滿電。而且由于加了炭,阻止了負極硫酸鹽化現象,改善了過去電池失效的一個因
中國制造業突圍之路
近日,在中國先進制造者聯盟、合眾資源·3A顧問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企業管理高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管理大師與實踐企業,圍繞“中國制造突圍之路”主題,共同探討制造業管理提升大計。專家認為,中國制造的出路就是追求高品質,擁抱互聯網。 為品質付費人群遞增 中國制造業為何要轉型升級?與
飛向中國制造新高度
認為C919僅僅是“造了個殼子”的觀點,是一種誤解。實際上,即使是波音空客,也不是自己生產所有零部件的。全球采購,是航空制造業的通用做法;自主設計能力,是重要的核心技術。C919首飛成功,是我國商用大飛機走向成功的一小步,更是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大步。隨著我國商用大飛機逐步走向成熟,中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