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勇: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并非十全十美需要理性看待
一直備受公眾關注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再次成為今年兩會科技界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實際上,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曾多次組織專家研討和論證,盡管有反對意見,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在當前階段,國家科技獎勵的設立和存在十分有必要。”9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就當前階段關于國家科技獎勵制度的存廢之爭、社會團體組織科技獎勵是否可行、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成效如何等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干勇認為,現階段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是一種合理存在,它對促進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構建創新型國家等重大戰略利益的巨大作用無可替代。“以國家重大科技工程領域為例,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哪一個不是關乎國家戰略利益、經濟發展和百姓福祉?國家科技獎勵就是對這些重大成果的檢驗和評判,如果不對這些成果進行評價,于國家,于社會,都是重大損失。” 因此,干勇并不贊同取消國家科技獎勵的做法。“現行獎勵制度是有問題,但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取消它。這和‘取消高考......閱讀全文
院士談國家科技獎勵制度“變臉”
“國家科學技術獎導向性強,本次三大獎總數由不超過400項減少到不超過300項,體現出寧缺毋濫的精神,物以稀為貴,這對提高獎勵制度的社會影響,激勵科研人員更潛心研究,做出高規格的研究成果意義重大。”日前,國辦發布《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談及此次國家科技獎勵制度的“變臉”,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鹿配方竟獲國家科技大獎--委員呼吁改革科技獎勵制度
本報北京3月8日訊 在8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大會發言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校長助理馬大龍談到,三鹿集團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新一代嬰幼兒配方奶粉相關產品,其研究項目竟獲得了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對此,馬大龍認為,有必要反思并改革我國科技獎勵制度。 馬大
山東科技獎勵制度迎來新變革
近日,山東省科技廳印發《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及《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山東省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分別對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和省社會力量設立科技獎勵進行了規范。自2019年起,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將實行提名制,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將得到鼓勵與支持。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變臉”
“2016年,我們對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的1810位專家學者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95%以上的專家認為科技獎勵改革達到預期效果,在鼓勵自主創新、促進科技進步、激勵科技人員方面作用明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簡稱獎勵辦)有關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直面改革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已成為國家
國家科技獎勵辦重申獎勵評審工作紀律
2016年5月19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召開全體會議,重申強調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紀律。 獎勵辦主任鄒大挺向全辦同志傳達了科技部領導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工作紀律要求的指示精神,重申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工作紀律》對評審組織者的有關規定,特別強調對當年被推薦
“五大獎”形成-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事跡廣為人知,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奮斗不息、創新不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在改革中發展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適應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科技獎勵體系。圖片來源于網絡 “五大獎”形成 國
國家科技獎勵改革進行時
記者“上交”手機、相機后,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輕輕走進正在進行評審的某專業組會議室。每個桌上都有姓名座簽和一臺專用電腦,評委用座簽上印著的賬號密碼才能進入評審系統,看到項目的材料,打分過程也是通過系統進行…… 自2011年起,中央主要媒體走進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會現場,親身感受候選項目網絡視頻答辯的
激勵創新一路前行-國家科技獎勵制度30年回眸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后曾說:“獲獎令我深感榮幸,可我更為國家設立這個大獎的英明舉動高興!” 只有27個字的一句話,道出了科技工作者贊美我國科技獎勵制度30年發展歷程的心聲。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就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科技獎勵體系雛形初顯。但
科技部:優化完善國家科技獎勵體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副部長黃衛18日在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十周年慶典暨頒獎大會上表示,我國將繼續深化科技獎勵機制改革,優化完善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以及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武維華分別因DNA抗氧化等應激反應新機制研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圓滿結束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圓滿結束 谷超豪孫家棟獲最高獎 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溫家寶講話 李長春習近平出席 李克強主持 1月11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
干勇: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并非十全十美-需要理性看待
一直備受公眾關注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再次成為今年兩會科技界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實際上,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曾多次組織專家研討和論證,盡管有反對意見,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在當前階段,國家科技獎勵的設立和存在十分有必要。”9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就當前階段關于國
萬勁波:科技獎勵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
科技獎勵制度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由政府、機構或社會組織鼓勵科技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創新環境的一種制度性安排,是國家科技體制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科技獎勵是科技評價的重要指揮棒和風向標,旨在通過獎賞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團隊和科技創新成就,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萬勁波:科技獎勵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
科技獎勵制度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由政府、機構或社會組織鼓勵科技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創新環境的一種制度性安排,是國家科技體制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科技獎勵是科技評價的重要指揮棒和風向標,旨在通過獎賞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團隊和科技創新成就,發揮引領示范作用,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全方位接受監督
6月28日,科技部獎勵辦公布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并在科技部網站和獎勵辦網站進行公示。專用項目將在委托單位、推薦單位及項目完成單位等進行內部公示。同時,還將一并公布57個通用項目評審組的會評專家名單,全方位接受社會監督。 據悉,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初評一等獎有3項,二等獎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今舉行胡錦濤頒獎
中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12分報道,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將頒發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獎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大盛事,更是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一次檢閱。各大獎項的歸屬,也成為科
2008年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問答
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在其官方網站就2008年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有關問題作了解答。全文如下:?1.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哪些獎項??答: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種。?2.2008年度國
2013年國家科技獎化獎勵結構
18日召開的“2013年國家科技獎勵初評會媒體開放日活動”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介紹,今年三大項目獎受理總數較2012年繼續減少,減幅7.6%,其中科技進步獎的減幅達 11.0%。同時,為了突出鼓勵推薦自主創新成果和重大的發明創造,適度提高了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在三大項
創新還是跟風?國家科技獎勵路在何方?
由于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中國的科學技術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基本上走的是跟蹤模仿的道路。在近代科技發展史上,由中國人原創并產生世界性深遠影響的科技成果寥寥無幾。但對于一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而言,這種狀態如果長期持續下去,終究難逃落后挨打的結局。科技創新不僅關系到現實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實力,也關乎
河北省出臺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
??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發揮科技獎勵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的作用,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構建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滿足
河北省出臺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發揮科技獎勵激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的作用,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構建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又滿足經濟社
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近幾年我每年都參加自然科學獎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開門見山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我認為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是非常積極、非常認真的”。 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而言,科技獎勵制度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學成果研究方面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科技獎勵制度不
韓啟德痛批科技獎勵制度-稱助長學術浮躁
“青蒿素的發明,一直是我國引以為豪的科技成果,但僅僅由于難以確定成果歸宿而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表彰和獎勵,其中折射出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深思。”在今天(9月21日)開幕的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就現在的科技獎勵機制和學術評價制度提出了批評,他說“現在獎勵名目過多但質量不夠高,在
獎勵辦主任:六大舉措推進國家科技獎勵改革
6月28日,科技部召開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發布會,介紹了2017年國家科技獎勵初評工作情況,并公布了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初評結果。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獎勵辦)主任鄒大挺稱,今年主要采取了六方面措施,全面推進國家科技獎勵改革。 鄒大
科技獎勵:國家科技獎推薦須避免“燈下黑”
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萬眾矚目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再次出現空缺,這也是自2004年首次出現空缺以來的第二次空缺。一個獎項出現空缺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怎奈去年中國獲得首個本土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而獲獎者屠呦呦竟然未出現在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里,由此引發公眾廣泛熱議:難道
三項質檢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
從2011年1月14日在京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傳出好消息:質檢系統完成的“小型質譜儀關鍵技術創新及整機研制”、“金屬壓力容器和常壓儲罐聲發射檢測及安全評價技術與應用”和“交流高頻大電流國家基準的建立”等3項科技成果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了質檢系統獲得國家科技獎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獲國家科技獎勵成果新聞通氣會召開
1月7日下午,科技部辦公廳、重大專項辦公室聯合召開新聞通氣會,向新聞媒體介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獲2014年國家科技獎勵成果情況。新聞通氣會由科技部辦公廳副巡視員孫玉明主持,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參加。 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副主任(巡視員)金奕名介紹了2014年度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獲國家科技
國家科技獎勵成果轉化項目征集工作啟動
為加速推動科技獎勵項目轉化與應用,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文,正式啟動2014-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成果轉化項目征集工作。 這次國家科技獎勵成果轉化項目征集工作主要針對2014-2016年度期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不包括創新團隊、科普項目)、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自然科學獎(應
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獲獎情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獲獎揭曉,,295個項目榜上有名,包括42項自然科學獎(含1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66項技術發明獎,187項科技進步獎。另有7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具體詳情請見附件: 附件: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 2
科技獎勵:如何獎勵比是否獎勵更重要
近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信息學院研究人員合作的一項針對中國近20年自然科學論文現金獎勵政策的統計報告,一經公開就引來了不少媒體的關注。就在上個月,四川農大也因為給予一篇Cell論文的作者高達1350萬元的獎勵在學術圈引起了熱議。 發表科研論文要
武維華院士:完善中國科技評價獎勵制度營造良好科研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10日表示,中國的科技體制改革首先應下決心推動科技評價獎勵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從以數量評價為主向以質量、水平、貢獻以及發展前景為主,從關注短、淺、快的形式化評價向更加注重實踐檢驗和歷史性評價轉變,堅持科學的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制度。 武維華委員代表九三學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