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堪稱太陽系最漂亮的行星之一,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擁有美麗的“腰帶”(光環)。這條惹人注目的光環使土星看上去像戴著一頂漂亮的大草帽。天文學家發現構成光環的物質是碎冰、巖塊、塵埃和顆粒等,它們排列成一系列的圓圈繞著土星運行。 長期以來,這條光環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天文學家努力研究的熱點問題。《自然》雜志近日發表文章,討論了有關此事的最新成果。文章說,幾百萬年前,一顆衛星在土星引力作用下與包圍土星的大氣相撞。隨后,土星吸住“死星”外圍冰塊,最終成型了美麗光環。 此前,人們認為,土星光環是其衛星彼此相撞或者是外來星云與土星相撞的結果,不過近年來天文學家發現,土星光環主要由冰構成(95%)。因此,它很可能是一顆“冰殼衛星”與土星外圍物質相撞后的結果。這顆死星其他部分因重量較大而墜入土星大氣層。 土星在很多方面像木星,如它與木星同屬于巨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質量是地球的95.18倍。在太陽系八大......閱讀全文
計算機合成的“亞特拉斯”衛星圖片 北京時間6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法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土星光環可能形成了眾多奇形怪狀的小衛星,其中一些飛碟形狀的衛星是由光環中的冰和塵埃所形成。 一般認為,那些圍繞土星運行的較大衛星大約在45億年前成形。然而,科學家們通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25日宣稱,“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首次獲得小流星體變成碎片后沖進土星光環的直接證據。 太陽系里有許多速度極快的小星體,行星經常遭受它們的撞擊。沖擊土星光環的流星體大小從1厘米到幾米不等。研究人員曾花費數年時間識別2005年、2009年和2012年9個流星體留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Cornell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25日宣稱,“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首次獲得小流星體變成碎片后沖進土星光環的直接證據。 太陽系里有許多速度極快的小星體,行星經常遭受它們的撞擊
3月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了解到,土星沖日、水星西大距、天琴座流星雨極大和金星最亮等四大天象在本月將陸續上演。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高級工程師楊光介紹,土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至遠的順序排在行星中的第六,在約三十年的時間里,土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網站報道,“卡西尼”號飛船在順利完成首次從土星與其光環之間區域穿越任務后,再次與地球建立通訊聯系,但其傳回的數據令科學家非常困惑,因為探測器此次在土星附近發現一個幾乎無塵的“大空洞”。 在過去的13年里,“卡西尼”號兢兢業業地為人類探索著土星系統,按照任務計
利用行星探測器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研究人員得以穿透隱藏在木星和土星內部的旋渦云。在那里,巨大的壓力將物質轉化為地球上未知的形態。這項由意大利羅馬大學Luciano Iess領導的研究,將美國宇航局(NASA)的兩架探測器(探測土星的“卡西尼”號和探測木星的“朱諾”號)發出的信號用于探測這些氣態巨行
北京時間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卡西尼探測器在土星附近觀測到一次強烈的太陽風,在此過程中卡西尼觀測到粒子在這里被加速到極高的能級。這種效應與粒子在超新星遺跡中被加速的原理是相類似的。日本空間與天文研究研究所的亞當?馬斯特斯(Adam Masters)表示:“
卡西尼號從太空中拍攝的自然色照片,木星及地球、金星、火星首次集合在一起 我們當然都見過太陽系的行星圖,但那通常是科學家們精準制作出來的,而并非由鏡頭實際拍攝完成。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一則消息稱,科學家們日前得到了一張被稱為“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它是由卡西尼號探測器從太空中拍到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測器上的
這張照片由美國宇航局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顯示的是土星幾乎水平“站立”的情景,此時它的光環幾乎消失不見。不過這也提供了一種難得的觀賞角度,照片中可以看到南北兩極,以及南北兩個極地出現的極光。圖片拍攝于2009年年初。 藝術想象圖:卡西尼探測器在土星軌道運行。 北京時間3月2
證實土星北極閃耀著綠色極光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6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將“卡西尼”號飛船上的光譜儀所攝取的65張單一照片拼合,組成了不可思議的行星圖片,看來就像科幻經典《星際迷航》系列中所描繪的神秘星球發光一樣。圖片中在土星南極閃光的綠色部分,與地球的南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網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國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學成就,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鳳凰號圓滿完成火星探測任務,以及NASA幫助設計的第四代鯊魚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學成就名單: 1.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 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
這是一張卡西尼號探測器獲取的假彩色合成圖像,顯示土星巨型風暴系統的尾部這是一系列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圖像,顯示此次巨型風暴系統的發展過程這兩張假彩色圖像顯示的是在一個“土星日”內這個巨型風暴系統內部一些細小細節上出現的變化這張照片拍攝于2010年12月5日,這是科學家們首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本周公布了最新的“每周太空照片”,其中有最遙遠的類星體,厄立特里亞的火山爆發等等,一副構思精妙的土衛六照片也榜上有名。1.最遠的類星體 最遠的類星體(圖片來源:M. Kornmesser, ESO) 這是一張藝術想象圖,模擬天文學家最近發現的距
早在2006年,冥王星就已被降級為矮行星,從而由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中除名,此后太陽系只有8大行星。但本月14日多家外媒報道了一則震驚世人的消息,科學家竟在太陽系遠端又發現一顆新行星“提喀”(Tyche),尺寸達到木星的4倍。一旦被證實,其不但將躍升為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也將使得太
這張藝術想象圖描繪了已知最年輕的系外行星—— 繪架座β星b 北京時間6月13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最新一項研究稱,雖然它們不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嬰兒照”,但最新紅外圖像卻證實已知太陽系外最年輕的行星確實存在,而且,這些系外行星可以快速成長。 研究人員表示,繪架座β星
1608年10月2日,荷蘭官員在認真地思考一項專利申請,這是眼鏡店老板漢斯·利伯謝(Hans Lippershey)提交的一項發明,他聲稱這種裝置能夠將一定距離的物體看起來如同就在身邊,通過它能夠放大物體和景象。這就是最早紀錄的望遠鏡概念。在望遠鏡誕生400周年之際,美國《連線》雜志于10月初撰文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