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成立大會在青島舉行。 大會進行了 “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網站啟用儀式,并由四家共建單位簽署了區域中心開放共享宣言。 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由海洋研究所牽頭,聯合南海所、廣州地化所和聲學所共建,旨在提高中科院海洋科學研究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研究水平,區域中心將在開放航次、平臺監測、大型儀器設備、數據、樣品和技術六個方面進行開放共享,中心的建立標志著中科院海洋科學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和能力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閱讀全文
“科學數據不僅有科研價值,它還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只有在共享平臺上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動,數據才能不斷升值。”在9月17日召開的973 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工作會議上,數十位在研項目研究骨干、項目匯交聯絡人和主管部門領導共同研究科學數據的匯交與共享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數據
“科學數據不僅有科研價值,它還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只有在共享平臺上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動,數據才能不斷升值。”在9月17日召開的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工作會議上,數十位在研項目研究骨干、項目匯交聯絡人和主管部門領導共同研究科學數據的匯交與共享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數據匯交中
我國海洋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已正式立項,建設周期5年,總投資逾21億元。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項目由同濟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共建,將在我國東海和南海的海底,分別建立主要基于光電復合纜連接的海底科學觀測網,實現從海底向海面的全方位、綜合性、實時的高分辨率立
目前,青島市正在開展2014年度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測試服務補貼申報工作,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逐漸認識到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助力企業科技創新的作用,也逐漸把自己研發測試方面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到儀器共享平臺來尋求解決方案。 高端設備各行“共享” 配套高端技術人才操作 “大型科學儀器共享除了提供高端設
近日,青島市正在開展2014年度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測試服務補貼申報工作,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逐漸認識到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助力企業科技創新的作用,也逐漸把自己研發測試方面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到儀器共享平臺來尋求解決方案。 大型科研儀器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近年來,大型科學儀器規模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公告,自10月18日開始受理科學基金共享航次申請,本次受理至10月31日結束。 本次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須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并以此為契機,探索海上觀測平臺共享機制,加強海
5月6日、7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組織召開2017年第4期鰲山論壇——中國海洋藥物開發戰略高峰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海洋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擔任本期論壇執行主席,來自全國20多所相關高校及科研單位的300余位專家及青年學者參加了論壇。論壇基于國內外海洋藥
——記錄行業的點點滴滴 【導語】光陰似水,歲月如梭,2013年已悄然離去;回望2013年,有欣喜、有榮耀、有失落、有彷徨。“霧霾”“鎘大米”“轉基因食品”“單獨二孩”“土豪”“中國大媽”“嫦娥三號”“比特幣”“斯諾登”“房姐”等被評為十大網絡熱詞。還有更多熱點事件,中國新領導班子
11月24日,“深藍”號遠洋漁船入列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遠海科學考察船隊儀式在廣州舉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深藍漁業工程聯合實驗室主任徐皓,上海崇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長盛紀綱,青島藍谷管理局局長肖焰恒,及中國
提起海洋科研,就不得不提青島,位于這里的海洋國家實驗室,是海洋科技圈“大咖”中的“大咖”。在6日開幕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及到海洋國家實驗室步入世界同領域先進行列。那么,海洋國家實驗室到底牛在哪? 作為我國打造海洋科技的“國之重器”,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于2013年成
根據科技部發布的《我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利用與共享指數研究報告》表明,云南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利用與共享水平全國排名第19位,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裝備水平、利用水平、共享水平在全國分別是第21位、10位、17位。在18個二級評價指標中,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利用率全國排名12位,新增設備利用率全國排名6位,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前沿科學儀器設備、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專用科學儀器設備、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科學儀器設備(裝置)二次開發6大方向。關于印發科研條件發展
2月10日,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工藝測試順利完成。 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組織船舶、海洋科學及探測設備、工程管理等相關領域專家,根據國家批復要求對“科學”號各分系統和總體技術指標進行了現場測試和審驗。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工程
記者昨日從市科技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儀器入網240臺(套),入網儀器累計已達3000臺(套),原值超過21億元。上半年訪問量近62萬人次,總體訪問量突破225萬人次。 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是我市提升綜合科技服務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去年4月,我市出臺《青島市促進大型科學儀器共享管理辦法》,鼓勵
從市科技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青島新增儀器入網240臺(套),入網儀器累計已達3000臺(套),原值超過21億元。上半年訪問量近62萬人次,總體訪問量突破225萬人次。 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是青島提升綜合科技服務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2016年4月,青島出臺《青島市促進大型科學儀器共享管理辦法》,鼓勵高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今天下午,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王志剛、郭樹清來到實驗室綜合展示中心、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海洋高端裝備聯合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詳細了解實驗室運行管理、海洋科學研究
日前,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了解到,中國海洋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簡稱SIO)舉行了合作會談。雙方圍繞著共同關注的重大科學問題,聚焦具體合作研究領域,進行了深入地研討,旨在搭建一個高水平科研平臺,并通過平臺共享、航次共享、海洋技術研發及工程師互派等方面的合作,最終推進中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在剛剛結束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2016學術年會上,海洋國家實驗室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簽署了共建“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協議書,將在霍巴特攜手構建全球分布式協同創新平臺,聚集全球資源,發展海洋科學技術。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發組織(CSIRO)成立于1916年,是澳大利亞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 〔2015〕40號文(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
記者2月17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中國氣象局有關科研院所已完成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在線服務平臺建設,并實現與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對接。企業和公眾可根據需求登錄平臺查詢使用氣象設備數據。 國務院在2015年初印發意見,要求在三年的時間里,通過啟動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建設、將所有符合條件
港媒稱,作為國內著力建設的海洋領域的國家實驗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日前正式啟用,將逐步成為連接全球海洋科技合作的平臺。 在海洋國家實驗室正式啟用之前,國內海洋科研力量隸屬于不同部門,“碎片化”問題突出,嚴重影響海洋科技與經濟向創新引領、質量效益型的跨越式轉變。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表示
為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國務院日前發布《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 該文件中明確了適用范圍:科研設施與儀器包括大型科學裝置、科學儀器中心、科學儀器服務單元和單臺套價值在50萬元及以上的科學儀器設備等,主要分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東部園區建設正式啟動,海洋國家實驗室一體兩翼,協同發展,致力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創新高地。 海洋國家實驗室依據“核心+網絡”的發展布局,緊密圍繞科研任務需求,以“人與科技、自然和諧共生”為建設理念,建設東部、西部兩個園區,西區已形成基礎設施完善、園區環境優美、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位于即墨市鰲山衛,項目占地640畝,計劃總投資30億元,其中基建投資13億元。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在優化整合已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15個功能實驗室,新建5個重大科研平臺和6個工程技術中心。計劃利用5年至10年的時間,打造成為世界第七大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