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十幾萬只礦泉水瓶有效回收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鳥巢”內剩余的十幾萬只礦泉水瓶將被有效回收,這是北京奧運會透出的第一個“綠色”細節。 昨天晚上的開幕式,每名觀眾都配備了飲用水,加上演職人員、新聞媒體等,現場有多達十幾萬只礦泉水瓶。開幕式后,除了少數水瓶被觀眾帶走外,多數留在了體育場內。 今天凌晨1時30分,“垃圾分撿隊”仍在“鳥巢”內打掃現場。在體育場B區,清潔人員李阿姨打開兩只黑色垃圾袋,逐個回收礦泉水瓶。開幕式后1個小時,她已回收了100多個水瓶,其中大多數沒剩一滴水。凌晨2時,李阿姨搜完了觀眾席,又走到媒體工作區外,將一些觀眾放置在場館設施上的礦泉水瓶,一一裝入垃圾袋。 李阿姨說,在整個體育場內,自己這樣的清潔人員,有100多人。“主要是回收礦泉水瓶,因為這些是塑料做的。”而在媒體工作區內,不少志愿者也主動搜集工作臺上的剩余礦泉水瓶。 丟在座位上的礦泉水瓶,只是少數。絕大多數水瓶,都被現場觀眾自覺地投入了分類垃圾箱內。凌晨2時30分,不少礦......閱讀全文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十幾萬只礦泉水瓶有效回收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鳥巢”內剩余的十幾萬只礦泉水瓶將被有效回收,這是北京奧運會透出的第一個“綠色”細節。 昨天晚上的開幕式,每名觀眾都配備了飲用水,加上演職人員、新聞媒體等,現場有多達十幾萬只礦泉水瓶。開幕式后,除了少數水瓶被觀眾帶走外,多數留在了體育場內。 今天凌晨1時30分,“垃圾分撿隊”
中科院人臉識別技術成功用于奧運會開幕式
8月8日,數萬名觀眾由國家體育場鳥巢的100多個人臉識別系統快速身份驗證關口有序入場,參加2008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據悉,該驗證系統是由中科院自動化所研制的。 經過該所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創新科技打造平安奧運的夢想終于實現,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人臉識別系
礦泉水瓶反復使用可能易致癌
隨著天氣漸熱,經常可看到人們喜歡使用用過的飲料瓶、礦泉水裝茶水,有消費者還為此振振有詞,認為這樣做是“環保”、是“節省”。然而,日前,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不宜反復使用塑料瓶,否則高溫水、酸性溶液容易把內部的有害物質溶出,人體攝入不利健康。 “反復使用”存
朱東華:奧運開幕式的科技解讀
作者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奧運科技重點項目負責人 “科技奧運”作為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之一,在開幕式上得到了充分展現。創新方案和高新技術的大量結合,使得北京向世界完美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文化視覺盛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采用了歷屆奧運會最復雜的技術系統,應用了大量世界尖端的新技術,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地面升降舞
為了“干凈的奧運會”
??? 中國身影 ??? 在奧運會的舞臺上,中國惟一被檢測出興奮劑呈陽性的案例,是在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當時的女排主力接應二傳巫丹,在尿檢中被確認服用了含士的寧的物質。雖然后來被證明是誤服含有違禁成分的止咳藥所致,但興奮劑對于中國體育界的沖擊,早已是眾所周知。 中國興奮劑問題最
美國推純生物塑料制造礦泉水瓶
目前,美國瓶裝水市場出現一種新包裝瓶,它百分之百用生物塑料制造,而不是近年出現的混合材料瓶。美國市場新推出的經濟礦泉水瓶由綠色星球礦泉水瓶公司等生產。 美國綠色星球礦泉水瓶公司的100%植物基瓶低碳無毒,可循環利用,能在80天內變成堆肥。該公司人員表示,每生產72個植物基瓶可節約1加侖石油
四大難題挑戰奧運氣象保障
開幕式降水概率為25%;人工消云減雨作業尚處于科學試驗范疇 7月30日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帶妝彩排與一場中雨不期而遇,也使很多人對開幕式當天的氣象情況增添了幾分擔憂。?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奧運會的氣象保障已經成為世界的焦點。中國氣象局舉全國之力,聚全國之智,重點在提高天氣預報準
8月9日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例行新聞發布會
??????? 主持人孫偉德: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國際奧委會北京奧組委舉行的例行發布會。出席發布會的有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王偉,國際奧委會新聞宣傳部部長吉賽爾-戴維斯。 發布會現場 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王偉? 王偉:昨天晚上有很多人參加了開幕式的盛會
揭開奧運背后的科技謎團 畫卷用145米LCD
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終于夢圓。全球觀眾在領略過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宏大與壯觀、絢麗與唯美后,都不得不驚嘆,2008北京奧運會的確是一次高科技的盛宴。 事實上,無論是開幕式,還是往后十幾天的比賽中,北京奧運會處處都蘊含高科技。借著奧運會這個匯聚全球眼球的盛事,中國人
Nature封面故事:奧運會專輯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已進入最后的倒計時,四年一度的盛會吸引著全世界的眼球。最新一期(7月19日)《自然》(Nature)的雜志也發表了一系列與奧運會中應用科學相關的評論文章。 在其中一篇中,流行病學家就數百萬人突然洶涌而至參加這一為期兩周的競賽活動有可能造成的傳染病方面的影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