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ZnO納米棒陣列是良好的電子傳輸通道,可以將光催化分離產生的電子和空穴快速導出,光電響應特性好,電荷傳輸效率高。同時,單晶ZnO納米棒陣列薄膜具有親水性和光氧化降解能力,并且可提高襯底表面的透過率(增透,n~1.23),但是其化學性質不穩定影響實際應用。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檢驗室研究員董文飛帶領研究團隊基于此材料體系,探索出一種簡便的水熱合成方法,制備了ZnO@TiO2核殼結構納米棒陣列超親水自清潔表面。研究表明,將單晶ZnO納米棒包覆TiO2殼層后,可以顯著增加納米結構材料比表面積,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和光氧化降解能力,并有效改善其酸堿環境下的化學穩定性。同時,TiO2殼層具有比ZnO薄膜更高的親水性,并且ZnO@TiO2納米棒薄膜的可見光波段增透特性比襯底材料提高約5%。 因此,這種ZnO@TiO2核殼結構納米棒陣列薄膜化學性質穩定,兼具表面增透和超親水特性,可以實現較好的自清潔功能,在光電子器......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2013年12月24日, 2013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隆重召開,會上,來自中科院、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建筑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等多位專家學者帶來了關于電鏡在教學科研、納米材料、生物醫藥、探傷等方面應用的精彩報告,科揚、FEI、蔡司、布魯克、牛津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 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射頻百花潭配圖。引言隨著對電磁波譜的不斷探索, 人類對電子學和光學
金屬納米結構的表面等離子體光學在光催化、納米集成光子學、光學傳感、生物標記、醫學成像、太陽能電池,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這些功能和金屬納米結構與光相互作用時產生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密切相關。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實驗室李志遠研究組,對金納米棒
蛋白質濃縮和溶質的去除實驗 實驗步驟 一、層
預計在新奇的一級分子和生物仿制藥實體方面將會有突出的增長。一些進步的是改良的分析、開發和相互作用。現在已有許多用于去除關的方法,包括凍干、反向萃取、溶質析出,precipitation、透析(溶劑交換) 、超濾和層析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微和設備發展的支持下,小型化和高通量的蛋白質分析取得了極大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開放30年來,與國內各行各業一樣,我國的化學科學研究獲得了全方位發展,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無論在基礎、應用基礎研究還是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2年1月17日揭曉。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3年1月19日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19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
姚建年:化學的貢獻將得到更加極致的體現 化學是一門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制備及其應用,以及物質間相互作用關系的科學。作為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學科,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國防、環境、醫藥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在社會與經濟發展以及人類生活質量的不斷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377135、51403221和U1407114)、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3AA032003)、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以及“西部之光”人才培養等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課題組在凹凸棒石棒晶束“拆”與“裝”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四、消費品工業 (一)紡織 1. 仿棉聚酯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通過仿棉PET、PTT分子結構與體系組成的設計優化、高比例改性組分在線添加與高效分散、親水聚酯體系穩定紡絲、纖維形態與力學性能調控等關鍵技術攻關開發,解決超仿棉聚酯纖維吸濕透汽、抗起毛
1. Nature Nano.:波導集成型范德華異質結光電探測器,在通訊頻段下高速高響應性工作 由于具有獨特的材料性質和強烈的物質-光相互作用,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被廣泛用于構建新型光電器件。其中,響應大且速度快的光電探測器具有廣闊的應用領域,例如在標準通訊波段運行的高速率傳輸互連
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4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日前在京揭曉。經過形式審查、學部初評、主任辦公(擴大)會終評和項目公示,北京大學主持的單個納米顆粒光學檢測新原理研究等10個高校科技項目,獲評本年度高校科技十大進展。 據介紹,“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評選自1998年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3日,第六屆國際微流控學學術論壇(沈陽)、第十一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六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在東北大學開幕(相關報道:2017微流控微尺度分析會議在沈陽開幕 14家企業支持)。除了精彩的大會報告以外,會議還進行了4個分會場的分會報告(相關報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微納復合結構是自然界非常重要的功能結構(如荷葉的超疏水、蜘蛛的強吸附等等),也是超級電容等能量存儲與采集器的核心結構;但如何低成本大規模可重復性地制造微納復合結構是國際公認的難題。 針對這一挑戰,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張海霞教授課題組開展了大量研究(http://www.ime.pku.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國科技界把攢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釋放出來,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評委會只得忍痛割愛。 由科技工作者、資深科技記者和廣大讀者評選出來的2013年十大國內科技新聞,堅持以往的全面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16日,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以下簡稱“973計劃”)2015年立項的152個項目后三年預算方案進行公示,項目預算總經費164094萬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項經費預算擬安排情況匯總表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承擔單位負責人研究周期
報道,花費數小時時間在顯微鏡可見的干膠片表面形成薄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美國能源部(DOE)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修改了一種技術,使得自我裝配的納米粒子陣列能夠在一分鐘內在肉眼可見的距離內形成高度有序的薄膜。納米粒子薄膜1分鐘完成自我裝配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
近日,科技部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4年立項的1個項目、2015年立項的151個項目的結題驗收。結果顯示光合作用分子機制與作物高光效品種選育”等152個項目自立項實施以來,總體執行情況較好,達到了預期目標,科技部予以通過驗收。其中,“作物-固氮根瘤菌特異與廣譜共生的分子
2019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結題驗收項目清單#aabb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border:1px solid #666666}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第一承擔單位項目依托部門2015CB150100光合作用分子機制與作物高光
2011年正值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前身國際化學會聯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適逢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為了紀念化學的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2008年,聯合國大會將2011定為“國際化學年”。 化學為我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張俊喜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英國Aston大學光子技術研究所(AIPT)、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非線性物理中心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在貴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等離激元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實現光與物質之間強的相互作用在設計光子器件上有重要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李鵬輝、喻學鋒、羅茜等合作,成功開發出一種磁性可移動拉曼增強(SERS)檢測芯片,實現了多種環境污染物的高靈敏度快速檢測。相關論文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Self-Assembly of Hybrid nanoparticles int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李鵬輝、喻學鋒、羅茜等合作,成功開發出一種磁性可移動拉曼增強(SERS)檢測芯片,實現了多種環境污染物的高靈敏度快速檢測。相關論文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Self-Assembly of Hybrid nanoparticles int
2020年科技廳共收到各單位或專家提名的河南省科學技術獎項目705項,經形式審查,671項提名項目形式審查合格,予以受理。 現將受理的671項省科技獎候選項目(含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獎種、提名單位或提名專家等)公示如下:序號項目名稱提名獎種完成人完成單位提名單位或專家1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