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生物學領袖被指學術不端
當調查發現其研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后,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歐洲最大的基礎研究機構——暫停了植物生物學領軍人物Olivier Voinnet的職務。該機構發言人Julien Guillaume近日表示,盡管Voinnet是CNRS的資深科學家,但自2010年11月,他被借調到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Z),因此該指控只能等他返回法國后才能執行。 7月10日,CNRS和ETHZ分別發布了對Voinnet工作的調查結果。Voinnet在植物、無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RNA干擾抗病毒研究領域享有國際聲譽。 兩份報告都表示,沒有發現證據顯示Voinnet的論文存在偽造數據、修改圖片等問題。在一份聲明中,ETHZ 執行委員會表示,根據規定,Voinnet在瑞士發表的論文存在錯誤,但不屬于學術不端,不過,它認為Voinnet違反了科研誠信和科學實踐指導原則。 2014年12月,有人在PubPeer網站上對Vo......閱讀全文
論文檢測存在盲區 研究生論文疑抄襲網文
9月7日晚,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河北大學一研究生發表的論文涉嫌抄襲網絡文章。疑似被抄襲文章于2014年發表于百度貼吧,原作者在9月3日晚在貼吧貼出論文,稱自己文章被“復刻”。9月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了研究生所在學校,其導師稱對于學生不會護短。 事件 研究宋朝歷史文章被指抄襲網文
教育部介入調查“論文博士”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在清華就讀博士一事引熱議,清華大學官方回應稱徐景顏系“論文博士”()。而早在2008年,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郭新立曾表示不存在所謂的論文碩士和論文博士,若發現這類情況,教育部將“決不手軟”。目前,教育部新聞辦已介入調查此事。 昨(5月3日)晚,對徐景顏在清華讀博一事,清
媒體調查:我國“論文博士”的由來
究竟何為論文博士?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郭新立所稱的“論文博士”與清華大學的“論文博士”究竟是不是一回事?中國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別敦榮告訴記者,中國從學位類別的設置上,并沒有論文博士,只設置了博士和專業博士。 記者發現,1999年,時任同濟
科技部:存在“唯論文”或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9月28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415號(科學技術類130號)提案答復的函》。 針對黃力委員提出的《關于確立目標導向的科研項目評價體系的提案》,作出了詳細答復。 科技部表示,將持續對項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評價活動中的“四唯”做法開展清理,防止“四唯”清理走過
意大利轉基因作物論文遭受調查
描述喂食轉基因作物對動物造成有害影響的論文,正因受控存在數據操縱行為而接受審查。從一項正由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學進行的調查泄露出來的結果顯示,論文中的圖片可能被故意改動過。開展此項研究的實驗室負責人則表示,這些指控沒有任何意義。 全球食品和藥物機構進行的無數安全測試顯示,和食用轉基因食品相關的危
《自然·生物技術》仍在調查韓春雨論文爭議
韓春雨論文爭議事件持續至今,不少學者提出質疑。對此,刊登論文的英國期刊《自然·生物技術》在給新華社記者的最新回應中說,還在繼續調查這一事件,“目前沒有做出進一步的決定”。 中國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及其團隊5月在全球著名學術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術》上報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
西班牙女教授被指控論文造假 《細胞》展開調查
《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接到匿名舉報,聲稱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調控中心(Centre for Genomic Regulation)Maria Pia Cosma教授發表的三篇《細胞》系列論文數據造假。隨后,《細胞》出版社展開一系列調查。 3月份,有網友在Pubpeer上指控Mar
北大調查“博士生論文抄襲”事件
北大昨表示一旦查實抄襲 將撤銷當事人的畢業證、學位證 《國際新聞界》近日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艷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指出,于艷茹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在讀期間所發表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嚴重抄襲。昨天,北大歷史系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于艷茹已經畢業,系里將會組織
中國百余篇國際論文被撤真相調查
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志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
日本東京大學正式調查22篇涉嫌造假論文
日本東京大學20日宣布,對日前被舉報涉嫌造假的6個研究室的22篇論文進行正式調查。 東京大學指出,今年8月中旬至下旬,校方兩次接到關于該校6個研究室的22篇論文涉嫌造假的匿名舉報。舉報涉及醫學系和生命科學系,稱這些論文有捏造和篡改嫌疑,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等雜志上。 東京大學此前已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