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赴藥明康德公司參加生命化學獎獲獎人聚會,聽其研發副總裁陳曙輝博士介紹了公司最近推出的“Idea-VC-CRO”(創新思路-風險投資-研發服務)的輕資產新藥開發服務,心頭為之一亮。多年的科研成果應用轉化難題看來有解了。 各屆各級政府無不痛感科技投入的經濟效益低下,反復呼吁產學研結合,大四興建科技園區,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何以至此?沒人愿為轉化研發買單。說得更準確一些,人們沒有找到一條低風險投入轉化研發,讓創新性或顛覆性技術思路輕裝實現,從而得到較高回報的商務路徑。 我曾多次寫過,從科學發現或技術突破到成熟的產業技術,其間不僅跨度巨大,不確定性風險很高,而且已經沒有了學術價值。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既無轉化研發的經驗、資金、資源,也無強烈的主觀意愿。而作為“產”方的企業在中國多為生產廠,更不愿為不確定的未成熟技術一擲千金。這便是轉化研發無人買單的內在原因。企業和大學都不愿入住轉化研發這個洞房,使得星羅棋布的科......閱讀全文
21世紀初,在歐美醫藥界和風投人眼里,中國不可能誕生新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至少不會成為一個行業,因為中國不具備這樣的研發實力和基本土壤。 2007年12月,來自中國無錫的新藥研發服務公司藥明康德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給唱衰之人以重重地回擊,引發國內外業界和資本市場轟動。 彼時,在紐交所
電影《良醫妙藥》(Extraordinary Measures》)中,哈佛高材生John Crowley為了拯救自己的兩個患有龐倍氏癥的孩子,毅然辭去了高管職務,與一位研究者共同成立了新的制藥公司,歷經挫折研發了首款治愈該病的藥物,并最終獲得了成功。 你可能想不到,在這個故事背后,活躍著一個中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的不斷發展,作為精準診斷的兩大技術平臺基因測序和生物質譜之一,質譜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和廣泛。雖然同國外尤其是北美相比,中國在臨床質譜應用方面起步較晚,但得益于國內對高端醫療技術需求的不斷增強,質譜作為檢驗界的新貴近兩年得到了行業的極大關注。從上游的儀器硬件廠商到中
2015年12月13日,國內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國家級獎項,第九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公布評選結果,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醫院臨床一線的18位優秀科研工作者和醫院專家獲獎。與往屆相比,本屆獲獎者有近半數來自國內各大醫院,彰顯了我國近年來在臨床醫學科研領域的快速蓬勃發展。
北京,2019年12月8日——今日,第十三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北京公布評選結果,天津大學元英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萬里、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楊輝等3人獲頒“杰出成就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杜杰獲頒“科技成果轉化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等16人獲頒“學者獎”。
11月以來,伴隨著APEC在京如火如荼地召開,我們的基因檢測行業也爆發了許多新鮮的大事。本文由測序周報(資訊篇)重點搜集了與無創基因檢測相關的國內外最新資訊,回顧了9條上周關注及13條綜合資訊。大家品讀完之后,一定會覺得基因檢測離我們已真的不遠了! 上周關注 01 達安基因測序儀和唐篩試劑盒
2013年12月5-6日,梅特勒-托利多贊助的2013藥物研發研討會在杭州圓滿召開。此次研討會以“藥品質量控制與工藝優化”為主題,來自知名制藥公司、API原料藥生產廠家、合同生產組織(CMO)、醫藥科研機構從事藥品生產、工藝優化、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就藥品
六家企業卷入人類遺傳資源泄露風波讓公眾吃驚,但業界卻并不意外。“很多流傳于江湖的故事終于浮出了水面。” 非法采集的資源已由傳統人體組織、細胞等實體樣本轉向人類基因序列等遺傳信息,出境途徑也由攜帶樣本轉變為通過互聯網發往國外。“隱蔽性越來越強,這很難發現。” 網上下單、支付,兩天內收到采樣盒,
12月8日,第十三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京揭曉,天津大學教授元英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劉萬里、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輝等3人獲頒“杰出成就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教授杜杰獲頒“科技成果轉化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葉定偉等16人獲頒“學者獎”。 “這些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 劉新垣院士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劉新垣院士介紹了《在與癌癥抗爭中取得獲勝的可能》。藥明康德新藥開發副總裁 Hongye Sun博士 來自藥明康德公司的Hongye Sun博士介紹了《藥物開發、臨床醫學進展的轉基因小鼠研究》。 在藥明康德已經建立了遺傳功能測試平臺,在我們PD
精準醫療的世界,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存在,但它走進我們每個人生活的速度之快,已大大出乎預期。 2015年1月份,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精準醫療計劃;9月份,美國國立衛生院發布了長達100多頁的《精準醫療項目集群——建立21世紀醫學研究基金會》的白皮書。精準醫療迅速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
“我更傾向于做CTO(首席技術官)。”過幾天,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教授王瑋的角色會發生一些變化,他將以高校科研人員的身份成為企業負責人,“擁有企業股份,擁有在重大決策中的一票否決權”。 “通過技術入股、組建新公司的模式,平臺的50多個創新品種吸引了企業的16億元投資,將組建10余家公司。”近
“化學英雄”(Heroes of Chemistry)獎是化學領域最具重量的獎項之一。由全球享有盛名的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頒發的這一年度大獎表彰通過不懈努力開發成功化學產品,讓全人類都從中受益的杰出科學家。今日,2017年度“化學英雄”的頒獎典禮在美
“化學英雄”(Heroes of Chemistry)獎是化學領域最具重量的獎項之一。由全球享有盛名的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頒發的這一年度大獎表彰通過不懈努力開發成功化學產品,讓全人類都從中受益的杰出科學家。今日,2017年度“化學英雄”的頒獎典禮在美
大公司 01 拓展免疫球蛋白潛力 Shire達成合作協議 藥明康德:AB Biosciences和全球罕見病領域生物技術領導者Shire近日宣布,雙方簽署了一項協議,Shire獲得全球獨家授權進行開發并商業化AB Biosciences的泛受體相互作用分子(PRIM),該產品使用A
01 尋找創新靶點新基與Vividion達逾億美元合作 藥明康德:今日,位于美國圣地亞哥的Vividi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與Celgene(新基)公司達成戰略研發合作協議。這一多年合作關系將著重利用Vividion的藥物開發平臺來開發靶向癌癥、炎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創新
“2019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于9月26-27日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由萬怡醫學主辦,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生物產業行業協會、美國駐華使領館商務處、張江生命健康產業(孵化)聯盟、上海雋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百華協會、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同寫意、新藥創始人俱樂部、上海股權投資協
2011年4月13日,化學與藥物結構分析領域內享有極高聲譽的國際性學術會議——CPSA年會,會前專題研討會在上海淳大萬麗酒店成功召開。來自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生物制藥領域的著名學者,全球知名制藥廠家和CRO企業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此次會議由3個專場
4月26日,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出席研究所新科研大樓啟用儀式。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中國駐法國大使孔泉、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陪同訪問。 上海巴斯德所新科研大樓位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岳陽路園
幾千年來,人類從未停止追逐“長生不老”的夢想。隨著生物學的發展,我們對“長生不老”這四個字有了全新的認識,并認清了科學的邊界所在。一方面講,生命總有盡頭。我們或許能再把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個幾十年,但永生是一個奢望;另一方面,衰和老未必等價。只要我們的身體機能不衰退,即便年齡增長,又有何妨? 對
2013年3月29日,第三屆中國仿制藥峰會在上海世紀皇冠假日酒店完美落幕。最后一天的峰會邀請了國內外各地知名專家和藥企代表演講,并有100多位仿制藥相關領域的專家、客戶參加互動,提供最新市場動態和更多的合作機會,峰會現場氣氛熱烈,好評如潮。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對此次峰
大公司 01 帕金森病口服新藥遞交上市申請獲快速通道資格 藥明康德:Sunovion公司宣布已向美國FDA提交了阿撲嗎啡舌下膜(APL-130277)的新藥申請(NDA),用于治療帕金森病(PD)患者的運動波動(OFF事件)。FDA同時授予其快速通道資格。 阿撲嗎啡舌下膜是多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自問世以來,得到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極大關注。因其在基因組編輯上的便捷性和實用性,許多研發人員正在積極應用這一重磅技術,助力創新靶點的發現。2019年1月,在癌癥領域知名的《Leukemia》期刊上,由上海科技大學、哈佛大學和藥明康德主導的研究團隊就為我們帶來了絕
少量體液、迅速檢測、價格低廉,易活生物希望借此可以顛覆癌癥檢測方式。多家投資機構測算,液體活檢的潛在市場可達數百億元。 2月14日,在2016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AAAS) ,易活生物CEO廖瑋、易活生物首席科學家David Wong宣布,借助公司開發的基因測序技術,只需少量體液就能迅速檢測
-------聚焦基因檢測 探索臨床應用 加速產業化進程 論壇概況 2016(第四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將匯聚300+行業高層參加,醫院、檢驗所、生產企業、原料及設備供應商、投資咨詢機構、政府直接監管機構、科研院校等相關機構參與,從下游應用出發,將重點聚焦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轉化及產業模式
6年前,中國成為DNA測序的全球領導者,而這多數歸功于華大基因(BGI)公司的貢獻,位于深圳的華大基因公司已經購買了128臺全球最快的測序機器,而公司解析DNA的能力已經超過全球50%,BGI組成了一支非常年輕的生物信息學家團隊,并且同全球的研究者進行合作,如今已經發布了從古人類到大熊貓等各個物
6年前,中國成為DNA測序的全球領導者,而這多數歸功于華大基因(BGI)公司的貢獻,位于深圳的華大基因公司已經購買了128臺全球最快的測序機器,而公司解析DNA的能力已經超過全球50%,BGI組成了一支非常年輕的生物信息學家團隊,并且同全球的研究者進行合作,如今已經發布了從古人類到大熊貓等各個物
2001年是一個遙遠的年份。那一年,維基百科剛剛上線,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od,微軟的操作系統也僅停留在Windows XP。但如果論對未來的影響,這些成果或許都比不上人類基因組草圖的公布。在短短的15年里,基因/基因組測序從昂貴的科研項目,迅速成為了可靠且價格合適的工具。它推動了靶向藥物與
3月22日,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刊登了一項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在小鼠模型中,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會促進腫瘤的生長!而玉米糖漿正是可樂等含糖飲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高果糖玉米糖漿加強小鼠腸道腫瘤的生長,這個標題也蠻直接的……(圖片來
1、AI多方面改善腫瘤療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方法有潛力影響癌癥療法的多個方面,包括藥物的發現、臨床開發,以及最終的臨床應用(圖表1)。目前,這些過程既昂貴又耗時漫長(平均約20億美元,10年),而且因為常規有限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局限性,對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