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課題組和王明偉課題組與美國、荷蘭、丹麥等國科學家合作,提出了G蛋白偶聯受體(GPCR)胞外段與跨膜區的動態變化模式,發現了該受體存在“開放”和“關閉”兩種分子構象,從而為其本身以及其他B型G蛋白偶聯受體的全長結構解析、功能研究和藥物發現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7月3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閱讀全文
《自然-通訊》于7月31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課題組和王明偉課題組與美國南加州大學Raymond C. Stevens、Scripps研究所Patrick Griffin和Bridget Carraghe、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Chris de Graaf和上海科技大學iHu
《自然-通訊》于7月31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蔣華良課題組和王明偉課題組與美國南加州大學Raymond C. Stevens、Scripps研究所Patrick Griffin和Bridget Carraghe、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Chris de Graaf和上海科技大學iHu
5月18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同時在線發表兩篇兩項G蛋白偶聯受體(GPCR)重大科研成果,分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學領銜,聯合復旦大學藥學院共同完成。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解析人源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全長蛋白的三維結構,揭示了該受體蛋白不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B型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結構與功能研究方面取得又一項重要進展:首次測定了胰高血糖素受體(Glucagon receptor, GCGR)全長蛋白與多肽配體復合物的三維結構,揭示了該受體對細胞信號分子的特
5月18日凌晨,《自然》期刊同時在線發表兩篇G蛋白偶聯受體(GPCR)重大科研成果,分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學領銜,聯合復旦大學藥學院共同完成。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解析人源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全長蛋白的三維結構,揭示了該受體蛋白不同結構域對其活化的調控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