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蜂蜜市場魚龍混雜,摻假造假的事件不斷被曝出。今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10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嚴厲打擊假劣蜂產品的建議”。時隔4個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在其官網正式作出回應: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和蜂蜜摻假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 1現行標準無法鑒蜂蜜真假 近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超市里銷售的蜂蜜品牌多達幾十個,蜂蜜種類繁多,有棗花蜜、洋槐蜜、枸杞蜜、紫云英蜜、荊條蜜、荊花蜜、椴樹蜜、益母草蜜、枇杷蜜等,規格大小不一,售價也是參差不齊,便宜的每500克在30元左右,貴的則要上百元。 此外,記者調查中發現,不少超市和網店銷售的蜂蜜產品標注含糊不清。雖然不少蜂蜜產品外包裝上都標示著“天然”、“純蜂蜜”等字樣,但記者仔細查看產品配料表卻發現,其中隱藏著葡萄糖、果葡糖漿等成分。 據了解,純正的蜂蜜產品配料表上只標注蜂蜜。專家指出,配料表上出現葡萄糖、果葡糖漿這些成分,即表明是后期添......閱讀全文
蜂蜜是營養豐富的日常滋補品,深受消費者喜愛。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對市場上的蜂蜜比較試驗結果。52件樣品中,有3件樣品不符合天然蜂蜜特性,各類蜂蜜品質差異明顯。 本次比較試驗通過超市、電商平臺等渠道購買了44個標稱品牌的52款蜂蜜,包括洋槐、椴樹、紫云英、枸杞、棗花、枇杷、麥盧卡、百花等多個品
近日有網友向千龍網記者反映,冬天購買的一罐品牌蜂蜜放置一段時間后出現顆粒,而網上“蜂蜜摻白糖粉”等說法,讓她擔心蜂蜜的純度。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表示,超市買的蜂蜜冬季時會部分結晶,認為這是因為“純度不夠,結晶的顆粒越大純度越低”。 結晶、顆粒大小是否能夠判斷蜂蜜純度?為此,記者采
摻雜糖分,捏造蜜種,冒充"土蜂蜜"…… 蜂蜜造假花樣百出 "冠有閣"的6種蜂蜜因"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足而被要求下架停售,我國香港消委會從55款蜂蜜樣本中檢出14款摻糖蜂蜜……近日曝光的蜂蜜摻假問題再度引發業界關注。記者在采訪中進一步發現,由于蜂蜜市場供不應求,消費者鑒別能力低,以及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蜂蜜品類,新西蘭麥盧卡蜂蜜一直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舉世聞名。正因為如此,一瓶標注上麥盧卡品牌標示的進口蜂蜜往往在售價上能夠比澳大利亞、法國、西班牙等國的高出一倍以上。 但那些自詡麥盧卡標示的蜂蜜是否都是貨真價實?答案可能并不樂觀。根據新西蘭一家蜂農協會的統計,新西蘭每年大約只出
關注食品安全是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年味越來越濃了,大家趕快跟本文學學如何挑選新鮮又安全的年貨吧。 大米的安全選購與食用 大米是我國人民的主食之一。大米按米質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三類。 新鮮大米的米粒有光澤,透明度好,有大米固有的清香味。手抓滑爽,米粒光潔,基本呈透明狀。陳大米的米粒光澤
日前,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架“古福”牌海米等9種不合格食品,對其采取停止銷售措施。其中,“古福”牌蝦米被檢測出亞硫酸鹽。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凡已購買上述不合格批次產品的消費者可憑購物小票和外包裝向銷售單位要求退貨。 全市下架食品名單 序號 樣品名稱 商標 規格
為警示消費者,保證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安全,湖南省食藥監局今天公布5月份全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在國家食藥監管總局轉移湖南省抽檢任務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的食品253批次,不合格食品1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飲料、蔬菜制品、水產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等六大類。 抽檢不合格的食品有湖南省婁底市臥
Neomehi項目是由MTT芬蘭農業食品研究中心和芬蘭食品安全局Evira聯合開展的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研究應用在春油菜和春蕪菁油菜的新煙堿類農藥對蜜蜂種群的影響。 根據首次試驗結果,研究員認為新煙堿類農藥可能不會對蜜蜂造成急性危害。研究結果表明種子處理與蜜蜂種群屬地破壞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汽車尾氣會干擾蜜蜂對花香的記憶,影響蜜蜂授粉和產蜜。 據報道, Ryan James Leonard博士實驗發現,如果花香混合了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蜜蜂找到花朵的可能性就會下降。 在實驗過程中,先將蜜蜂套住,并讓它們暴露在不同的氣味之下,用蜜蜂
市場上蜂蜜名堂豐富,花樣多多,各種花蜜層出不窮。在今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宋心仿等10余名全國人大代表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建議,針對蜂蜜和蜂膠造假現狀應有有效切實的鑒別方法。時隔4個月,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網正式作出回應: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
近期,個別地區發生了食用未經加工處理的生鮮蜂蜜導致多人中毒死亡的情況,相關部門正在繼續檢測和調查生鮮蜂蜜中毒致死的原因。為預防食用生鮮蜂蜜中毒,保障公眾食品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以下消費提示: 蜂蜜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
近期,個別地區發生了食用未經加工處理的生鮮蜂蜜導致多人中毒死亡的情況,相關部門正在繼續檢測和調查生鮮蜂蜜中毒致死的原因。為預防食用生鮮蜂蜜中毒,保障公眾食品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以下消費提示: 蜂蜜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
5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顯示,抽檢的55批次蜂產品中,由廣州市寶生園有限公司生產的“寶生園”牌山花蜂蜜檢出違禁獸藥氯霉素。 氯霉素曾經是一種使用廣泛的農業抗生素,后因發現其對人體造血系統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早在2002年已被我國禁用,但十余年來,我國蜂蜜行業仍不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不僅蜜蜂的飛行與植物的生長對溫濕度的依賴性與適應性極其敏感和重要,而且蜜蜂與植物之間的適應性也是極為默契。使用溫濕度監測儀記錄分析與其生長關系,對養蜂產業有較大的作用。蜜蜂依靠群體力量來應對不良天氣的影響,高溫時通過采水、扇風降低巢溫;低溫時,通過結團與耗蜜來提高溫度。 溫濕度監
事實上,有關蜂蜜摻假的各類信息早已屢見不鮮,甚至在互聯網上還有關于“如何制作假蜂蜜”的教程與指導視頻。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何多年來蜂蜜產品的摻假情況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業內人士指出,現有的國家標準不夠完善以及監管的缺失應為假蜂蜜“屢打不絕”的主要原因。 舊標準曾規定不得摻雜 某全國
近年來,市場上蜂蜜的種類越來越多,蜂產品的專賣店開遍了大街小巷。據了解,2009年,中國蜂蜜產量18萬噸,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在國內銷售的。本報聯合三九健康網的調查也顯示,92.25%的民眾有購買蜂蜜的習慣。可這幾年,質檢部門、工商部門查獲的摻了糖漿的假蜂蜜被不斷曝光;日前,更有人在網上發
1、感官檢驗 配制的假果汁又稱為“顏色水”或“三精水”,口感較差。 2、糖精的定性檢驗 原理 糖精溶解于酸性乙醚中,蒸去乙醚,殘渣用少量水溶解,可直接嘗味;另外糖精與間苯二酚作用,產生特殊的顏色反應。 試劑 200g/L中性醋酸鉛溶液 100g/L硫酸銅溶液 100g/L磷酸二鈉
從本月20日起,再次“升級”的蜂蜜新國標將正式實施,除了增加污染物限量、農殘限量等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規定,新國標還針對市面上有些蜂蜜蔗糖含量過高作出“限甜”的規定。 目前,衛生部官網可以查詢到即將正式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該標準與2003年出臺的《蜂蜜衛生標準》相
蜂蜜是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蜜蜂從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約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多種轉化的作用下,經過15天左右反復醞釀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豐富到一定的數值時,同時把花蜜中的多糖轉變成人體可直接吸收的單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
蜜蜂是自然界非常重要的授粉者。數量眾多的有花植物的授粉,例如很多蘭花的授粉,其首要昆蟲都是蜜蜂。當蜜蜂的授粉行為受到影響時,相應地,這些植物的正常傳粉和雌花受孕都受到很大影響。近期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報道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煙堿類農藥吡蟲啉,會影響亞洲蜜蜂通過嗅覺找到花粉
蜂蜜是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經過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氣味清香濃郁,味道純真甜美。也是日常養生的食物之一。但是不法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產量,往往會添加很多非法和違法添加劑。勾兌售賣假冒劣質蜂蜜。 蜂蜜的安全隱患眾多,我們日常也是很難鑒別出真假。這就需要運用到冠宇儀器蜂
杭州市一些超市銷售的摻假洋槐蜜桶里裝著的液體就是“果糖”制造“果糖”的劣質米 蜂蜜,是秋冬進補的佳品,目前正是蜂蜜銷售的旺季。而今年以來,由于氣候原因造成全國蜂蜜嚴重減產。蜂蜜收購價格一路飆升,特別是減產80%左右的洋槐蜂蜜,收購價每噸高達2.6萬元左右,幾乎比去年翻了一番。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在1月8日《蜂蜜》國家標準修訂研討會后,蜂蜜標準修訂草案的第一稿,已于近期發給全國蜂產品標準化工作組成員征求意見。 據悉,與GB 18796-2005版標準比較,修訂草案第一稿主要有以下改動: 將蜂蜜的定義改
關于14批次月餅和2批次蜂產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5年 第66號)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抽檢月餅、保健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豆類及豆制品、乳制品和蜂產品等7類食品共1184批次樣品。合格樣品1168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其中,月餅360批次,不合格樣品14批次
【簡 介】 蜂蜜含有多種糖 , 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 , 果糖和葡萄糖是蜂蜜的主要甜味成分和重要質量特性指標。蜜蜂采集的花蜜、蜜露或甘露 , 蜜蜂并不是簡單地直接利用 , 而是有一個加工釀造過程 , 才能變為成熟的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還原糖 ) 指標偏低 , 說明了蜂農為了產量 , 急于
化學分析: 新近發展的LC-IRMS ( 液相色譜- 同位素質譜聯用)分析方法是正式的AOAC ( 分析家協會正式分析方法) 中編號為NO.998.12( 蜂蜜中C-4 植物糖含量的測定,1999)分析方法的進一步發展,經過幾年的研究,APPLICA 公司成功地完善了AOAC 方法中峰蜜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1月13日,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解讀食品安全熱點。 解讀專家:龐國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專家觀點: 第一部食品法的誕生,在1848年化學家約翰?米歇爾經過12年暗
蜂蜜產品被曝八成白糖勾兌 行業亂象由來已久 監管亟須加強 當勾兌、造假等字眼頻繁出現在食品行業,消費者的神經不得不高度敏感。近期一家企業老總曝光蜂蜜行業潛規則稱,全國年銷售蜂蜜50萬噸,其中有40萬噸是白糖加工,這再度引發了人們對蜂蜜質量的質疑和憂慮。
“企業在收購蜂蜜時是否會進行檢測應該是每個企業自己決定的,當然,檢測是需要成本的”。 據中國蜂產品協會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大部分大中型蜂蜜企業都配有檢測設備,不過小企業確實沒有錢購買設備,也就可能不會檢測。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訂之后,企業如果不自檢而被國家抽檢出問題,后果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