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研究院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水質生物轉化中心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研究獲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能夠集旁路污泥減量、惰性物質分離、化學磷回收、強化氮磷去除于一體的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污泥過程減量技術存在的問題。 活性污泥工藝因其能對污染物有效地去除而被廣泛運用于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它已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污水處理方式,但是該工藝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副產物剩余污泥。 為此,該團隊研發出一種集旁路污泥減量、惰性物質分離、化學磷回收、強化氮磷去除于一體的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通過旁路污泥強化水解酸化系統,實現對污泥的破解及促進碳源化轉化,破解后的污泥則被作為內碳源回流至生物除磷脫氮系統去除。同時,通過惰性物質分離和側流化學磷回收系統,對污泥減量工藝惰性物質進行排除,解決生物除磷與剩余污泥排放的矛盾,而對化學結晶產物的回收利用,又強化整個系統對磷的去除能力。 目前,該工......閱讀全文
污泥處置不可單純追求低價 穩定減量是首要目標
資源化企業利用自身在產業鏈整合中的能力,通過資源化的后端價值實現來減輕前端的處理費價格需求,對其相應技術推廣顯得尤為重要。 ●資源化并不是要把污泥本身當作重要的資源和財富,如果對此存在誤解會進一步帶來污泥處理資金投入更加不足的尖銳矛盾 ●將寶貴的有機質作為能源消耗掉,其實根本上是受困于產業鏈
重慶研究院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水質生物轉化中心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研究獲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能夠集旁路污泥減量、惰性物質分離、化學磷回收、強化氮磷去除于一體的嵌入式旁路污泥減量污水處理工藝,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污泥過程減量技術存在的問題。 活性污泥工藝因其能對污染物有效地去除而被
COD消減量是什么
???? 有機污染物排放量一般以COD計算,就是說COD消減量可以理解成有機污染物消減量。消減量一般是以噸記,指的是處理后減少的量,減排后減少的量。比如某工廠年排放有機污染物(COD),1000萬噸,經采用先進技術后排量減少至600萬噸,那么這一年消減量就是400萬噸,若第二年繼續技術革新,排量減少
多元水務擁有各種污泥濃縮脫水系統和物料分離系統
多元水務向您提供各種成套的污泥濃縮脫水系統和物料分離系統,可根據您的需要定制不同的解決方案。以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為例:●整個污泥脫水系統由臥式螺旋卸料沉降離心機、絮凝劑制備與投加系統、絮凝劑投加泵、電磁流量計、污泥切割機污泥進泥泵、水平螺旋輸送機、傾斜螺旋輸送機、電動刀閘閥、污泥料倉等組成(見污泥脫
河南啟動煤炭消費減量計劃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煤炭消費減量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力爭2020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15%左右,累計削減3800萬噸。 2018年以來,河南鋼鐵、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上升趨勢明顯,電力需求持續增長,發電煤炭投入量同比大幅增加,一些地方
繼續探討農村垃圾分類減量辦法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日顯重要,而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是其中重要一環,農村垃圾分類不能以城市的分類方法和標準來“一刀切”,得根據實際情況,多使用落地生根的好辦法。 一是要千方百計,普及農村垃圾分類知識。我們要拓寬垃圾分類宣教渠道,在日常開會、座談交流、宣傳發動等基礎上利用村組微信群、公眾號、村村響、
北京:垃圾減量難在哪兒?
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棗營北里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王鳳琴正在垃圾桶站旁指導居民正確分類 作為垃圾分類的試點地區之一,不久前,北京市朝陽區團結湖城管分隊開始向餐飲企業等社會單位發放分類垃圾桶。據悉,雖然垃圾分類并沒有強制要求,但如果社會單位的垃圾不分
污泥分析
一個污水處理設備工作的如何,不能僅通過眼睛來觀察,而需要借助分析化學的手段來確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研究者們找到了一個方法,借此可以有效地研究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和荷爾蒙活性物質(EDC)。 自從污泥處理條例(Abf-Kl?rV)頒布以來,廢水沉積物開始被嚴格控制。在德國廢水沉積物必須經過相
干貨 | 活性污泥系統運行中最常見的問題(1)
1、如何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污泥控制:如果曝氣池進水量和有機物濃度波動較小,可以只用曝氣池混合液污泥量來計算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 曝氣池混合液污泥量 / (泥齡x回流污泥濃度) 二沉池出水污泥量當進水量有波動時,要將二沉池的泥量也算在內。污泥濃度控制:曝氣池內混合液污泥濃度一般都
干貨 | 活性污泥系統運行中最常見的問題 (2)
回流污泥量的調整方法有哪些?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調節回流比。這種方式可避免出現因二沉池泥位過高而造成的去你流失現象,出水水質較穩定,缺點是回流污泥濃度不穩定。首先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泥位(水面到泥面距離),即選一個合適的泥層厚度(泥面到池底的距離),一般應控制在0.3~0.9m。且不超過泥位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