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正在進行最后完善,最快將于今年年底前由國務院審議通過草案。 接受采訪的專家稱,明年上半年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意味著每年數百億元規模的環境保護稅開征可期。 開征環境稅已研究多年。記者了解到,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或將明確,征稅對象分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征稅標準與現行的排污費收費標準基本持平。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去年下半年相關部門提高了排污費的征收標準,總體看,我認為環境稅的稅收標準基本把排污費平移過來,稅率水平是比較適中的。” // 發改委、財政部和環保部聯合印發的通知規定,2015年6月底前,各省(區、市)要將廢氣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至不低于每污染當量1.2元,污水排污費征收標準不低于每污......閱讀全文
9月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參加審議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認為,本次提請審議的《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啟動了以稅治污的進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提交人大審議,本身就標志著我們在加強法治建設上的一個進步,體現了稅收法定的原則。制定這部
我國或將有第19個稅種——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8月29日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立法法》對“稅收法定”作出明確規定之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首部單行
2016 年12 月19 日至25 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召開。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并且通過了該法律。剛剛通過的環境保護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本法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稅確定要來了! 由“費”改“稅” 在絕大多數
隨著明年1月開征時點的日益臨近,環保稅開征已經進入倒計時。《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為了保障這一全新稅種順利開征,目前稅務部門正與環保部門密切配合,緊鑼密鼓做好開征準備工作,包括交接排污企業信息、稅源摸底和信息共享平臺征管系統開發等。環保稅法實施條例也即將上報國務院審議。 作為我國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環保稅法》規定,各省份根據本地區污染物減排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應稅污染物項目數。 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正式實施,與之同步實施的是《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環保稅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立法法》對“稅收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改革轉型期,環境治理也邁入了全面整治攻堅期。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就曾指出,2016年是確定“十三五”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工作任務艱巨。 那么,2016年已然結束,為了確保“十三五”期間環保工作順利進行,有效改善我國環境質量,國家各部門
環境保護稅的立法工作進一步提速。新華社日前報道,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財政部會同環保部、國稅總局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已形成環境保護稅法草案稿并報送國務院。這是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稅立法的最新動向。 一名參與環保稅法草案討論的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環保稅法的征收主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29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 根據草案,環保稅的納稅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稅污染物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對草案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單行稅法,也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曾走過6年立法之路、歷經兩次審議的環保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環保稅法全文共5章、28條,分別為總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稅收減免、征收管理、附則的《環保稅法》。 q
今天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初次審議《環境保護稅法(草案)》。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對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提出明確要求和作出明確規定之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第一部稅收法律草案。制定環境保護稅法將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現行排污費制度
在確定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后,環境保護稅將在今年4月迎來第一個征收期。從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到4月第一次申報征管,“費改稅”也為企業留足時間過渡。圖片來源于網絡 由于環境保護稅將全部作為地方收入,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納稅人需要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主管地稅機關申報繳納。 記者獲悉,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施行。實施好這部稅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對于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保稅,是不是為了地方籌集財政收入?相關準
于今年1月1日開征的環保稅將在將在4月1日至15日迎來首個征期。 目前,地方環保、稅務部門完成了33萬戶原排污費繳費單位的檔案資料交接工作,地方稅務部門根據移交的檔案資料,對納稅人信息進行比對、核實,建立稅源基礎數據庫,針對企業的培訓工作也在進行。 環保稅的目的在于“環保”不在“稅” “開
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征收環境保護稅,這是一個新稅種,不少納稅人關注自己具體是否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如何征收?圖片來源于網絡 1、我國為什么要開征環境保護稅 從國際角度看,環境保護稅是一種典型的綠色稅收。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們將更為關注人與環境的和諧發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表示,4月1日環境保護稅將迎來首個征期,目前各地稅務機關已根據環保部門移交的污染源基本信息和排污費歷史數據,識別認定環保稅納稅人26萬多戶,正抓緊做好納稅人基礎信息采集等工作。圖片來源于網絡 開征環境保護稅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受到各方
《環境保護稅法》是我國2015年3月確立“稅收法定”原則后制定的第一部單行稅法,顯示了政府希望更多運用對接市場機制的手段解決環境問題的決心。讓高污染、高排放企業“死亡”的同時,讓清潔生產企業得到重生。這就是積極推進環境稅改革的關鍵所在。 醞釀和討論已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
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7日在“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記者會上提及“環保稅立法”時稱,不少清潔生產技術、治理手段的紅利沒有釋放出來,是由于環保政策沒有跟經濟政策和發展政策實現深度融合。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環保行業面臨投資資金、監管力度雙重不足,嚴峻的
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記者了解到,包括北京、河北、新疆、廣西、四川、遼寧、吉林、安徽、福建等地已經陸續公布了當地
地方環保稅稅額標準陸續公布 突出“誰污染、誰治理”原則 強化排污者責任 備受關注的環保稅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各省應當確定本地區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按規定發布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等,并向社會公布。 近日,記者了解到,包括北京、河北、
2018年到來,邁入新時代的中國開啟新的征程。 繼中國共產黨去年完成換屆之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將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今年是十九大后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新的歷史坐標,中國發展走向舉世矚目。 此外,包括監察體制改革、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嫦娥四號奔月等在內,2018年一系列關
2018年到來,邁入新時代的中國開啟新的征程。繼中國共產黨去年完成換屆之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將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今年是十九大后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新的歷史坐標,中國發展走向舉世矚目。此外,包括監察體制改革、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嫦娥四號奔月等在內,2018年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環保稅由此成為我國的第十八個稅種。 也有人表示疑惑:在環保稅設立之前,我國就是18個稅種呀!現在新設了一個環保稅,咋還是18個稅種? 這是因為2017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一項決定,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標志著
破解污染圍城,并非僅僅是遏制污染,更為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政策規制引導企業,在算經濟賬時候也能夠選擇清潔生產。也就是說,發揮環保稅作為稅收的“杠桿”調節作用。 曾歷經九年醞釀、兩次審議及多次修改的《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征收范圍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圖片
《環境保護稅法》已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環保稅的開征對加快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約束問題和促進經濟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中央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公開消息稱,《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
12月20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環境保護稅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以下簡稱草案二次審議稿),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分人大代表對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征收范圍夠不夠? 環境保護稅征收范圍偏窄 羅亮權委員認為,環境保護稅的構成要素仍然存在不足,環境保護稅的征
十九大后首個依法開征的新稅種——環境保護稅,將在2018年1月1日起依法開征,而首筆稅收入庫將會在2018年的4月。《環境保護稅法》是中國第一部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明年元旦起施行。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的人大常委會已相繼審議通過本地區的環保稅方案,在法定幅度內確定了稅額方案。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組織人員到北京海淀區進行環境保護稅相關工作調研,聽取了北京市地稅局、環保局、財政局、發改委關于環境保護費改稅情況的匯報,并就推動環境保護稅改革和相關征管工作進行了探討,為下一步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提供了有益參考。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動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充分發揮稅收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脫貧攻堅、教育脫貧、生態環境保護三個補“短板”的規劃。 會議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人民群眾迫切期盼。會議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確定了以下任務:一是強化源頭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將現行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轉移,向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類污染物排放生產企業征收環保稅。1979年確立的環保排污費制度即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環保稅即將征收,將對企業有何影響?企業如何應對? 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