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5年3月,商務部、外交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設計了“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綱領。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不僅有經濟訴求、國際視野,還要有綠色維度,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相得益彰。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題,“綠色GDP”、“綠色經濟”、“綠色化”等新詞紛紛出現,給發展設定了新的目標和價值關懷。2012年,我國提出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與一系列重要舉措。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在不同空間展開,我們要考慮沿線地區或國家生態承載能力,平衡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在國內進行經濟建......閱讀全文
與人參、鹿茸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滋補品的冬蟲夏草,位列三大補品之首,具有雙向調節免疫系統、補肺腎益精氣、抗腫瘤、抗疲勞等多種功效。但是,受全球大氣候以及曾經過度采挖破壞生態環境的影響,對生長環境極其苛刻的冬蟲夏草產量逐年下滑20%,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消費需求。所以,對包括致力于研發冬蟲夏
日前,全國海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在會上提及:河北唐山積極推廣藻礁生態系統建設模式。擔綱這一建設模式的主體單位則是唐山海洋牧場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山海洋牧場)。 一直以來,唐山海洋牧場把恢復海洋生態、再造海底森林的生態意識貫穿于所有經營活動始終。2015年,農業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些理念在國與國之間是非常新穎的,正是這樣重大創新的理論推動著‘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9月19日,在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在“建設‘一帶一路’創新之路”分論壇開門見山地闡釋了“
2015年,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為仍處頹勢的全球礦業猶如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一帶一路”戰略會給全球礦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不出所料地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很多專家分析認為,“一帶一路”戰略向縱深推進,必將進一步拓展沿線各國礦業合作的空間,將各國在資源、
“京劇、長城、大熊貓象征著古老華夏,‘一帶一路’、移動支付、共享單車代表著青春的中國,空氣污染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呼吸之痛。”出現在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中的環保元素,引發了學生、學校、家長乃至社會對環境保護的熱議。 大熊貓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共享單車代表了綠色出行方式,空氣污染則是人們的心肺之
全年認定登記技術合同74965項,同比增長3.7%,成交額達3940.8億元,同比增長14.1%,占全國總量的34.6%; 流向其他省區市的技術合同達38928項。其中流向津冀技術合同3848項,同比增長4.1%;成交額154.7億元,同比增長38.7%。北京技術50%以上輻射其他省區市,流向
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書賢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調查技術與裝備等進行調研。 孫書賢先后深入北海分局所屬北海標準計量中心、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北海海洋技術保障中心實驗室了解情況。他表示,國家海洋局高度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4月29日,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下稱:曼谷中心)與甘肅省張掖市潤田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戰略協議,計劃在張掖開展農牧業科技項目合作,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牧業發展引導示范基地,在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的同時,將模式逐步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曼谷中心是中科院第一個以促進國內
2019年7月27日,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論壇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致論壇的賀信并發表主旨演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為論壇致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蒙古國前總統彭薩勒瑪·奧奇爾巴特,聯合
為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近日,環境保護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系統闡述了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要求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創新、協
為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生態環境部日前下發《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 《意見》指出,要
9月14日,“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智慧環保高峰論壇”在宜興國際環保展示中心開幕。中國-東盟環境保護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致辭,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大家相聚在美麗的太湖之濱,共同探討物聯網時代下中國智慧環保發展路徑。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東盟環境保護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簡稱土壤所)成立已有63個年頭,從這里走出了三代從事土壤科學研究的工作者。他們將土壤所打造成我國現代土壤科學的發源地和研究中心、我國唯一專門從事土壤科學綜合研究的機構。 日前,土壤所所長沈仁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打趣地說:“雖然我們搞土壤研究的人看上去總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23日發布消息稱,2014年中國石油管道投產里程達到6196公里,這標志著中國油氣骨干管網保障格局基本形成。 據了解,中國石油管道在中國管道運輸領域占主導地位,其承擔著中國境內外大部分油、氣田油氣外輸管道的建設組織及運營管理任務。 中國石油在消息中對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進行了要求和部署,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處置的全過程做出了具體規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通知》印發的背景意義、《通知》的整體思路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圖片來源于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生態文明建設顯著成效,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最新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 2018年,
為應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施的各種困難與風險,提升我國在工程管理理念、技術、方法和工程管理創新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能力,圍繞國家戰略目標,開展交通、運輸、能源、資源設施、通信設施建設等工程管理領域等研究,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8月20日上午,由中國工程院、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
11月7日,2016“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開幕。記者韓霽 攝 科技創新如何成為引領“一帶一路”建設和共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11月7日在京開幕的2016“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吸引了來自世界37個國家的350多名科技界人士,大家圍繞“一帶一路”科技合作中共同關心的話題——科
9月11日,2015中國-阿拉伯國家環境保護合作論壇(以下簡稱中阿環保合作論壇)在寧夏銀川開幕。據悉,中阿環保合作論壇依托于中阿博覽會,不僅是中阿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是中阿博覽會在節能環保領域的首度嘗試。 阿拉伯地區作為兩條絲綢之路西端的交匯點,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和重要的合作伙
版納植物園“十三五”的目標是在總體上達到國際一流植物園水平,為我國熱帶及東南亞周邊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保護、平臺、人才。 在我國未來的外交戰略重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背
還有兩天,就是世界標準日(10月14日)了,2019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是視頻標準創造全球舞臺。對于質量人來說,標準無疑是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標準日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紀念日,1969年9月ISO理事會決定把10月14日定為世界標準日,并于1970年10月14日舉行了第一屆世界范圍
10月23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5年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討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出席會議并強調,各級環保部門要認清新形勢新任務,切實落實陳吉寧部長的系列指示要求,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圍繞重點問題加強環境政策法制建設,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之路。 潘岳介紹說,陳吉寧
近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5年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研討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出席會議并強調,潘岳強調,“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進展還遠不能應對新常態下更為復雜的環境形勢。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近期環境政策法制工作亟須研究解決9個重點問題。 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對環境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巡視員胥樹凡日前表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迅速,未來將面臨更大空間,產業結構將深刻調整。 他舉例說,以2011年為數據基準年,當年全國環境保護相關產業從業單位23820個,從業人員319 .5萬人,營業收入30752.5億元,營業利潤2777.2億元,出口合同額333.8億美元。
9月30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以下簡稱“絲路環境專項”)啟動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副院長、專項領導小組組長張亞平,科學技術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余健等出席會議。張亞平主持會議。 啟動會上,專項負責人姚檀棟院士對專項基本情況
9月30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以下簡稱“絲路環境專項”)啟動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副院長、專項領導小組組長張亞平,科學技術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余健等出席會議。張亞平主持會議。 啟動會上,專項負責人姚檀棟院士對專項基本情
累計生產牧草良種36590萬公斤,用于青藏高原及北方退化草地治理267萬公頃,治理黑土灘35萬公頃,天然草地補播改良112萬公頃,退牧還草草帶更新733萬公頃…… 今年1月,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區草地生態恢復及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和應用”成果獲國家科
“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工程,將山東省煤炭行業高水平成套技術輸出到‘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國際合作共贏。”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礦業工程一級博士點學科帶頭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入選者、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院長譚云亮向記者表示:為切實執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該校在創
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工程,將山東省煤炭行業高水平成套技術輸出到‘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國際合作共贏。”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礦業工程一級博士點學科帶頭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入選者、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院長譚云亮向記者表示:為切實執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該校在創建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