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擬南芥中,氣態的植物激素乙烯參與了根系生長和發育的調控作用。眾所周知,受乙烯抑制的根系生長,涉及到生長素,部分是通過WEAK ETHYLENE INSENSITIVE2/ANTHRANILATE SYNTHASE α1 (WEI2/ASA1)的作用介導的,WEI2/ASA1編碼色氨酸生物合成中一個限速酶,而生長素就來源于生物合成。然而,乙烯通過ASA1降低根系生長的分子機制,仍不明確。 1月8日,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題為“Arabidopsis ERF1 Mediates Cross-Talk between Ethylene and Auxin Biosynthesis during Primary Root Elongation by Regulating ASA1 Expression”的研究成果。該研究表明,在擬南芥中,ERF1——乙烯信號通路中的一個下游......閱讀全文
基因組中表觀遺傳變化是能遺傳的,近期來自Salk生物學研究所等處的一組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野生植物表觀基因組學全范圍內的研究分析,從中發現了這種修飾與遺傳信息相互作用的共同模式。這一成果公布在3月7日Nature雜志在線版上。 文章通訊作者是Salk研究所的著名教授Joseph R. E
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在超市買的黃瓜只是雌性——育種者精心培育出只產雌花的黃瓜植株上結的果。但是農民們很早就知道,“雌性特征”是農業成功的影響因素——雌花比例越高,種子和果實的產量就越大,最近科學家們揭開了植物性別決定的分子基礎。 2015年11月6日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一點是,我們在超市里購買的黃瓜是純粹的“女性”——它們由精心雜交培育的、只生產雌花的植株生長而來。長久以來,農民們都知道“女性”因素對于農作物成功的重要性:雌花比例越高,種子和果實的產量越大。最近,科學家揭示了植物性別決定的分子基礎。 在《科學》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以色列巴伊
隨著人口的增加, 對糧食的需求量越來越多, 而耕地面積卻由于諸多原因在日益減少。鹽脅迫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進而影響作物產量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植物激素乙烯作為一種重要的逆境脅迫激素,參與了多種生物和非生物的脅迫反應。 郭紅衛課題組一直致力于研究乙烯在植物生長和逆境脅迫中的作用機制。他們最新的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黃榮峰科研團隊揭示了植物激素乙烯與環境信號光相互作用調控植物下胚軸生長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于12月12日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版(PLoSGenetics)》雜志上。 據黃榮峰介紹,外界環境和植物激素相互作用,能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衰老。萬物生長靠
白粉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能侵染包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在世界范圍內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科學家以擬南芥為模式植物,對植物抗白粉病的機理的研究有了一定的進展,已發現包括EDR2在內的調控白粉病抗性的多個關鍵基因。擬南芥edr2突變體表現對白粉病增強的抗性和白粉菌誘導的細胞死亡,同時edr2
11月4日,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神經精神調控重點實驗室王立平研究組在Biomaterial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用于提高光電極/神經界面性能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苯磺酸-聚乙烯醇/丙烯酸網際互穿聚合物復合材料》的研究文章。文章報道了通過微加工技術開
我國科學家成功繪制出高質量的木本棉基因組圖譜,并對棉屬進化機制及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進行了分析。對四倍體棉種及其它多倍體物種的形成過程的揭示,為研究棉花纖維質量和抗病蟲災害等重要農藝性狀奠定了遺傳學基礎。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棉花屬共包括4
我國科學家成功繪制出高質量的木本棉基因組圖譜,并對棉屬進化機制及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進行了分析。對四倍體棉種及其它多倍體物種的形成過程的揭示,為研究棉花纖維質量和抗病蟲災害等重要農藝性狀奠定了遺傳學基礎。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棉花屬共包括4
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擬南芥研究,發現了生物直接調控化學反應以快速協調器官生長的機制,顛覆了機體各部分如何協調生長的傳統觀點,為增加農作物產量和開發代謝疾病新療法帶來了重要啟示。 代謝是驅動機體內所有基礎生命過程(生長、繁殖、消化、感知等)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由酶控制著。迄今為止,人們
光提供了植物生長所需要的能量,同時作為核心環境信號因子調控著植物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此前,通過篩選與光受體相互作用的因子,人們鑒定到光信號通路的核心轉錄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 3 (PIF3)。 在暗中,PIF3穩定存在,利于植物在土壤等暗環境中的生長
2014年7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五年影響因子9.44)在線發表了蘭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Arabidopsis DELLA Protein Degradation Is Controlled by a Type-One Protein Phosphatase
摘要:農作物基因組學研究的發展,對于有效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進行物種的遺傳改良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已經實現對重要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組的測序或重測序,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控制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的克隆和鑒定。本文綜述了2017年度主要農作物基因組
2014年7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五年影響因子9.44)在線發表了蘭州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Arabidopsis DELLA Protein Degradation Is Controlled by a Type-One Protein Phosphatase
經過公開征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共收到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合作研究項目申請89項。經初步審查并與以方核對名單,確定有效申請85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
①李家洋(左二)院士指導實驗。 ②國內首個專業性植物激素分析平臺。 ③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編者按:我國是農業大國,植物激素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將為實現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提質、增產、高效、抗逆等奠定基礎。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
年僅51歲!山東農大副校長郝玉金教授因病逝世,短短數日,已有至少3位頂尖中青年學者英年早逝 短短數日,已有至少3位,在各自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頂尖中青年學者,因病或工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華科大周軍教授,42歲;東南大學胡伍生教授,56歲) 今日(3月16日),山東農大官網發布訃告:山東農
假單胞菌屬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細菌病害,該屬內的銅綠假單胞菌作為機會致病菌,可以侵染動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單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細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020年1月10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 以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5月15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和郎曌博研究組題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
染色體畸變通常在大多數血液腫瘤和各種實體瘤中檢測到,在臨床病理上,經常與判定腫瘤的直接形態和免疫表型特征有關。染色體畸變的檢測為逐條診斷和腫瘤遺傳分類奠定了基礎。尤其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許多主要的染色體畸變與疾病的臨床分期有關。另外,在腫瘤預后過程中,還將發生其他染色體的畸變。因此,細胞遺傳學結果對
3 立項基礎 我國在植物激素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知識積累和堅實的工作基礎。20世紀早期老一輩科學家做出了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工作,奠定了中國植物激素研究與國際同步發
1、江蘇省擬立項杰青50人 2、黑龍江省擬立項杰青20人,優青150人 2020年度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序號項目名稱申報單位1蛋白激酶PK1調控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分子機制解析與育種利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2高強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控形控性和接頭耐蝕抗疲勞基礎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和郎曌博研究組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d inhibition of r
植物激素調控著植物生長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達幾十億美元,2015年我國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農田面積超過2億畝。 然而,作為糧食大國,在十年前,我國卻并不是植物激素研究大國。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基金委)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機理”,目標
近日,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公布2013年博士點基金與香港研資局合作項目課題。該項目是根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與香港研究資助的協議,為促進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院校和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香港)資助院校的學者及博士研究生的合作和交流,進一步加強兩地科學研究建設和人才培養,雙方共同設立“高等學
陸地棉產量高、適應性強;海島棉產量低,纖維品質較優。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想解析陸地棉和海島棉在產量、適應性和品質方面差異的原因,并試圖培育出綜合二者高產、纖維優良、適應性強的棉花新品種,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近日,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張天真團隊在《自然—遺傳學》發表研究論文,報道了高質量
假單胞菌屬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細菌病害,該屬內的銅綠假單胞菌作為機會致病菌,可以侵染動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單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細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020年1月10日,著名期刊The EMBO Journal 在線發表了劉俊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Tyrosi
假單胞菌屬是一類非常重要的細菌病害,該屬內的銅綠假單胞菌作為機會致病菌,可以侵染動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單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細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2020年1月10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 以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⑸棉花基因組研究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纖維和油料作物,也是研究多倍體進化和作物馴化的重要模式植物。南京農業大學張天真等課題組通過將栽培棉與野生棉對比,繪制出了棉花表觀遺傳基因的“甲基化基因圖譜”,對野生棉和栽培棉之間超過1200萬個的差異甲基化胞嘧啶進行分析,鑒定出519個表觀等位基因(epiallele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以色列科學基金會(ISF)在共同征集“2013年度中以NSFC-ISF合作研究項目”期間共受理有效申請85項,在 NSFC和ISF各自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的基礎上,經雙方協商,確定以下12個項目獲得批準,執行期限為3年(20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