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綜述:全球Argo海洋觀測多領域拓展
《自然》雜志1月27日在線發表了由18個國家27位作者共同署名的綜述文章《全球Argo海洋觀測十五年》,文章全面回顧了國際Argo計劃實施15年來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來Argo海洋觀測及其資料應用研究的廣闊前景。 Argo是“實時地轉海洋學觀測陣”的英文縮寫。目前全世界大洋上廣泛分布的數千個探測浮標,共同組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實時海洋觀測系統,即全球Argo海洋觀測網。 經過15年努力,科學家已經建立起一個由3000個受衛星跟蹤的自動探測浮標(簡稱“Argo剖面浮標”)組成的全球Argo海洋觀測網,能夠廣泛收集全球無冰覆蓋的深海大洋上從海面到2000米深層的海水溫度和鹽度資料,并免費提供給世界各國科學家研究和應用。 無條件開放的Argo數據極大激發了各國科學家探索和研究海洋內部狀態,深入了解海洋如何影響全球氣候以及改進天氣預報,發展海洋模式,提高天氣、氣候和海洋預測預報準確度的熱情,并在海洋、氣象、漁業、交通等眾多領域......閱讀全文
《自然》綜述:全球Argo海洋觀測多領域拓展
《自然》雜志1月27日在線發表了由18個國家27位作者共同署名的綜述文章《全球Argo海洋觀測十五年》,文章全面回顧了國際Argo計劃實施15年來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來Argo海洋觀測及其資料應用研究的廣闊前景。 Argo是“實時地轉海洋學觀測陣”的英文縮寫。目前全世界大洋上廣泛分布的數千個
國際Argo指導組年會召開
3月13日,由國際Argo(即全球海洋觀測網計劃)指導組主辦的第20次國際Argo指導組年會在杭州召開,重點規劃國際Argo未來發展計劃——Argo 2020愿景。 AST聯合主席、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教授Susan Wijffels表示,Argo 2020是維持全球Argo海洋觀測網
我國發布更新第二款全球海洋Argo網格數據集
近日,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自然資源部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聯合研制的全球海洋Argo網格數據集(簡稱GDCSM_Argo)在國際Argo官方網站正式發布,這是我國在國際上公開發布并定期更新的第二款全球海洋Argo網格數據集。該數據集可廣泛應用于海洋、氣象、漁業海洋學等領域的基礎研究,
中國大洋觀測網填補深海觀測空白
國家海洋局日前在杭州召開“中國Argo剖面浮標大洋觀測網”建設運行技術評估會,旨在加快促進科研項目成果的轉化,推動正在運行的Argo大洋觀測網納入海洋觀測預報體系。 據介紹,Argo是“地轉海洋學實時觀測陣”的英文縮寫。10年來,由美國、澳大利亞等 30多個沿海國家布放的約8500個A
我國首個全球實時海洋觀測網正式建成
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科學”號上的科考隊員將中船重工七一〇所研制的HM2000型剖面浮標緩緩放入海面。這是我國新一代海洋實時觀測系統(Argo)計劃自2002年實施以來布放的第400個剖面浮標,也是我國布放的第30個國產北斗剖面浮標。 至此,我國正式建成首個全球實時海洋觀測網。這些浮標主
全球海洋監測網數據監測為全球氣候把脈
法國研制的新型浮標“Deep Arvor” Argo全球海洋監測網示意圖 近年來,全球圍繞氣候變化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科學家仍難以準確預測各種極端天氣,對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和升溫幅度也存有較大爭議。這一方面是囿于地球氣候異常復雜,難以預測;另一方面,氣候研究仍缺乏系統詳實的氣象數據資料。
大氣所發現海洋觀測系統變化導致全球海洋熱含量“突變”
溫室氣體導致地球系統能量增加,表現為全球變暖,然而地球系統增加的能量中有超過90%儲存在海洋中,全球海洋熱含量變化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的 “指針”。估計全球海洋熱含量的變化是氣候變化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然而,海洋觀測系統在不斷變化:在上世紀(1966-2001年),海洋主要是基于船舶的觀測系統;
杜巖團隊揭示Argo軌跡反演大洋千米層流場的誤差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杜巖團隊,研究揭示Argo浮標軌跡反演大洋千米層流場時的誤差。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物理海洋學雜志》。博士王天宇為第一作者,杜巖為通訊作者。 由于走航ADCP、潛標觀測成本高,觀測樣本較少,目前對大洋深層環流的刻畫尚不清晰。Argo浮標具
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建成一套新的全球海洋監測系統
海洋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的傳感器,他們計劃將其部署在一個全球監測系統中,以便更好地觀察全球海洋發生的變化。 德國亥姆霍茲市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的Karen Wiltshire表示:“在某些方面,我們對于海洋的了解還不如對火星的了解多,盡管前者支配著從區域氣候到經濟的一切事物。”
研究揭示海洋上層鹽度季節變化的時空結構
海洋鹽度是海水的核心物理參數之一,鹽度的分布與變化可以作為全球水循環過程(降水及蒸發)和一些重要變率的指示因子,常被稱為天然的“雨量計”。鹽度變化也能通過調整海水狀態和海洋環流等過程,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系統產生影響。過去,由于海洋鹽度觀測資料較為稀疏,關于全球尺度的鹽度季節變化研究相對滯后。A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