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能工程專家徐旭常院士逝世享年78歲
據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網站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因患癌癥醫治無效,于2011年3月18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徐旭常(1932.11.29-2011.3.18)熱能工程專家。江蘇省常州市人。1953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195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研究生班。清華大學教授。他多年來從事熱能工程、鍋爐、燃燒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術研究和教學工作。結合我國的能源工業的實際需要,研究改進了煤粉燃燒和流化床燃燒設備,發明創造了煤粉預燃室和帶火焰穩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燒器,分別獲得了國家發明獎三等獎和國家發明獎二等獎。近年來研究與煤燃燒有關的大氣污染的治理,承擔了國家科技攀登計劃研究項目“煤和石油的高效率低污染燃燒過程的基礎研究”,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礎研究”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聯合脫除的基礎研究”中煤粉燃燒有害產物的生成機理及其控制的研究。1996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閱讀全文
熱能工程專家徐旭常院士逝世 享年78歲
據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網站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因患癌癥醫治無效,于2011年3月18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徐旭常(1932.11.29-2011.3.18)熱能工程專家。江蘇省常州市人。1953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1956年畢業于清華大
記徐旭常院士:曲終人不散
江蘇省常州市人,生前長期從事熱能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中國專利局頒發的發明創造金獎,于1995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教學方面,開創國內《燃燒學》教學,對我國幾十年來的燃燒理論與技術教學有重要影響;主持或參與編寫的著作和教
蔡旭院士學術資料采集工程啟動
7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旭學術資料采集工程在中國農業大學啟動。
智能水下機器人專家徐玉如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潛器與水下智能機器人技術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玉如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2月17日上午11時53分不幸逝世,享年70歲。 徐玉如院士生于1942年7月,江蘇省泰興市人,漢族。1961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鄒競逝世
我國感光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鄒競,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6月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鄒競,1936年2月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畢業于蘇聯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獲工藝工程師學位。曾任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兼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
我國發光學科奠基人徐敘瑢院士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24.shtm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發光學家,北京交通大學徐敘瑢,因病于2022年7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歲。 徐敘瑢,1922年4月出生,山東臨沂人。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
著名精密機床設計及工藝專家徐性初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無黨派人士,我國精密機床設計及工藝專家,原機械工業部(局)科技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徐性初同志,于2022年1月1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徐性初,1934年1月7日出生于天津市,1951年至1955年就讀于大連工學院機械系,后一直在原機械工業部工作。1993年當選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哲榮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教授級高工王哲榮,因病于5月31日晚21時50分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86歲。 王哲榮,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陽縣人。1962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3—1984年承擔多項坦克裝甲車輛研制任務。1986年后,任國家四大重點裝備研制項目
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逝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今天上午去世,享年95歲。中國稀土之父 徐光憲 出生于1920年的徐光憲1944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化學系;1946年任交通大學化學系助教;
哀悼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敬熊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場理論和天線設計專家陳敬熊,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3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陳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鎮海縣,1947年6月畢業于上海大同大學電機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電信研究生畢業。曾擔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航天工業總公司第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