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落實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江蘇省將不低于20%的國土面積通過劃定生態紅線的方式嚴格保護起來,并設立數十億元的生態補償資金對生態紅線保護區域給予補償,為生態紅線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供了資金支持。筆者認為,充分發揮生態補償資金的使用績效,要在“四化”上下功夫。 使用范圍具體化,用對資金。《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考核暫行辦法》明確要求,補償資金應全部用于生態紅線區域內的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各地在使用生態補償資金時必須圍繞這3方面進行。筆者認為,應結合生態紅線保護區域的管控級別和類別,對“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的內涵細化、具體化,進而制定適合本地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補償資金的使用細則和操作流程。在這方面揚州市邗江區做了有益的嘗試,根據區域內重要濕地和風景名勝區共4個保護區域的保護工作重點,制定《揚州市邗江區生態紅線補......閱讀全文
蘇州市自2010年在江蘇省率先實施生態補償機制以來,市、區兩級財政已累計撥付生態補償資金32727萬元,用以支持生態敏感地區“不開發”。 從2013年起,蘇州市決定在生態補償方面擴面提質,進一步擴大生態補償范圍,提高生態補償標準。 惠及范圍有多大? 財政累計撥付資金32727萬
近年來,我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總體來看,生態保護補償的范圍仍然偏小、標準偏低,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行動的成效。 為解決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我國生態補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各個層面都制定了一些涉及生態補償的相關制度和措施,目前已探索建立了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草原生態補償制度、水資源和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制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
陜西南部漢丹江流域(以下簡稱“陜南地區”)包括漢中、安康和商洛3市,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的主要水源地。這一區域注入丹江口水庫的水量占水庫來水總量70%左右,生態功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十二五”以來,陜南地區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取得明顯成效,切實保障了南水北調水源安全。 為
——2019年12月2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劉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財政生態環保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 一、近年來財政生態環保資金投入和使用的基本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習
美麗的三江源(資料圖片) 陳昌智(右二)率民建中央調研組在青海考察。 何曉軍攝 青海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水資源涵養地和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該如何進行,錢從哪里來,補償的標準怎么定,錢發下去又
浙江省紹興市湯浦水庫水源保護區總面積460平方公里,保護區范圍內涉及柯橋區、嵊州市6個鄉鎮,92個行政村(居委會),11.5萬余人口。全年供水量達到3億立方米,惠及紹虞平原200余萬人民,是紹興最大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為做好湯浦水庫水源環境保護工作,紹興市于2000年頒布了《紹興市湯浦水庫水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修改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的通知》,將《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的生態補償資金系數從20萬元/(微克/立方米)提高為40萬元/(微克/立方米)。 從2016年1月1日起,當空氣質量改善時,省里向各市發放的補償資金將翻倍
要想獲得補償,必須達到考核分值 山東出臺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 本報記者周雁凌 季英德濟南報道 山東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山東省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通知,確定對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償,有效期至2018年9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近年來,雖然我國流域生態補償已經形成了國家推動和地方自發實踐并行的省、市、縣多層次的補償模式,但是除了國家推動的新安江流域、汀江-韓江流域、九洲江流域、東江流域、引灤入津等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以及陜西與甘肅自發建立的跨省渭河流
為加快改善全省空氣質量,打好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山東省財政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全力支持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山東省財政籌集資金125.8億元,集中投向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比上年增長46.6億元,增幅達58.7%. 一、加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財政部下達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共計190億,其中云南、四川、河北、安徽及湖北五省預算金額占據前五,為支持重點省份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地下水環境保護及污染修復、良好水體(湖泊)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重點流域水質達標斷面個數有所增加,飲用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2018年,中央財政緊緊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幾場標志性戰役,著力在增投入、轉方式、建機制上下功夫,不斷加大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財政支持力度。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是支持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京津冀及周邊等主戰場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采暖,擴大試點城市范圍,安排138億元,將“2+2
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11年8月25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謝旭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 今
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劉昆日前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透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調整支出結構,向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傾斜,累計投入1.16萬億元,年均增長15.7%,高于同期中央財政支出9.5%的增幅。圖片源自網絡 劉昆指出,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使命,財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的九洲江沿岸。 粵桂兩省環保廳近日簽署兩省區跨界河流水污染聯防聯治協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標志著粵桂兩省區建立了流域上下游水環境聯防聯治管理、跨行政區交界斷面水質達標管理、水環境安全保障和預警、省區污染事故應急協調處理等合作機制。 兩省就建立水源保
2012年1月,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啟動了“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歷時三年完成,近期發布《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調查評估報告》。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項目組有關專家,請專家對調查評估報告進行解讀,詳解調查評估項目的意義和作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為此,必須按照系統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圖片來源于網絡 自2016年國家開展重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
12月7日,記者從四川省環保廳處獲悉,省政府日前召開的第10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川省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省水環境質量將得到階段性改善。到2030年,力爭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 讓老百姓“頭疼”的黑臭河,將逐步消除。20
吉林省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如何走出生態困境,破解生態難題,成為白城市的首要問題。 白城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吉林全省西部生態經濟區建設定位,從環保機制、生態布局、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等方面入手,以環保作為引領,全面優化地區生態格局。 對環保工作通盤謀
日前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句富有詩意的表述背后,意味著規模巨大的生態治理產業。受制于地方債收緊,工程回款仍是壓制園林類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認的是,在生態文明和城鎮化的雙重政策激勵下,未來5-10年生態治理產業蘊含的萬億市場規模,將成為
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方案》要求,遼寧省將用3年時間,到2020年完成全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工作。 遼寧省政府在近日召開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推進會上提出,2017年11月底前,14個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市與縣的協調對接和落圖落地工作,上報生態保
第五章 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 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建筑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建立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包括源頭減量、分類處理、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等在內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 第六十一條 國家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