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進藏區開啟迪慶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新篇章
根據云南省委“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活動指示精神,2016年4月15日,由迪慶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扶貧辦、云南業農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省農科院主辦的“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啟動儀式”在迪慶州香格里拉隆重舉行,開啟了迪慶藏區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新階段。 省委鐘勉副書記宣布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啟動儀式開幕。啟動儀式上開展了科技趕街、對口幫扶單位捐贈、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簽約、科技服務團團長授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農業科技進藏區行動座談會等活動。省委鐘勉副書記、省人大王淑芬副主任、省科技廳李紅民書記分別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三支科技服務團團長授旗。在科技趕街活動中,共有省農科院、省林科院、西南林業大學、省土壤肥料工作站、麗江伯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94家科研單位、高校院所及相關企業參展參會,展出適宜藏區的農資產品400余種、宣傳展板173塊,發放科普資料4112......閱讀全文
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項目在京簽約
8月16日,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在京舉行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簽約儀式。 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由科技部、農業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推動建設,致力于推進創新型國家和北京世界城市建設,圍繞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打造農業高端產業。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是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
胡春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在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賀信發表一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26日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調研農業科技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到農業農村發展的核心位置,進一步完善政策
天津市農業科技特派員為現代農業注入新動能
天津市科技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特派員制度建設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國家和天津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以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多層次農業科技特派員隊伍、引進新品種、研發新技術、推廣新模式、培育新農民,不斷將該項工作推深落實,充分發揮了科技服務“
河北省《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總體規劃》發布
河北省科技廳日前發布《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總體規劃》,提出實施“1516”科技示范工程,即打造1個農業硅谷創新高地,建設50個京津冀農業協同創新平臺,培育100個具有知名品牌的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壯大6個創新型農業產業;打造“一心兩區”的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即京南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
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打造種業科技創新高地
近日,由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領導小組聯合辦公室、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的2018年第七屆北京現代種業博覽會在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以下簡稱“北京農科城”)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召開。博覽會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打造種業科技創新高地”為主題,展示了全國200家蔬菜企業的2000多種蔬菜新
云南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展覽與技術培訓在馬來西亞舉行
2014年9月24-25日,為期2天的“云南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展覽與技術培訓”在馬來西亞古晉南市開辦。此項科技活動的舉行,是云南省科技廳為進一步推進云南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向東南亞國家的有效轉移和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與馬來西亞古晉南市政府合作舉辦的。馬來西亞古晉南市政府領導十分重視,親自參加指導,為本
農業科技進藏區開啟迪慶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新篇章
根據云南省委“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活動指示精神,2016年4月15日,由迪慶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扶貧辦、云南業農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省農科院主辦的“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啟動儀式”在迪慶州香格里拉隆重舉行,開啟了迪慶藏區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
河北省四大舉措促農業科技園區快速發展
近年來,河北省相繼針對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推出四大舉措,推動農業科技園區快速發展。 目前,河北省共有省級以上的農業科技園區107個。其中,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4個。2015年園區核心區面積達110萬畝,建成各類研發平臺156個;制定標準25項,獲得ZL65項,研發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101項,引
海南陵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批
近日,科技部下文公布了第七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名單,海南陵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榜上有名,成為海南省第三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基地和農村人才培養基地;是加快推進科技金融、農業信息、創新品牌等公共服務平臺。 陵水
“十二五”我國將建約120個農業科技園區
記者從2月27日舉行的科技部民生科技通氣會上獲悉,為發揮農業科技園區對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建約120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據了解,自2001年科技部、農業部等6部委聯合啟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試點工作以來,我國已分3批先后共建了65個農業科技園區。每個園
河北省新增3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近日,科技部新認定河北省3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分別為:河北石家莊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滄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定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自此,河北省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數量增至6家。新認定的石家莊、滄州、定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面積15.85萬畝、示范區面積1350萬畝,將輻射京、津、冀、晉、魯、豫等省
浙江省省長李強調研農業科技創新工作
浙江省長李強8月28日專題調研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資源共享,把科技論文寫在田間地頭,不斷增強現代農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李強首先來到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北京農科城服務引領全國現代農業創新發展貢獻率達70%
記者從31日召開的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經過5年發展,北京農科城在創新體制機制、突破關鍵技術、優化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融合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已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協同創新體系龍頭,服務引領全國現代農業創新發展。 據介紹,2010年8月,科技部、農業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啟動建
李家洋院士:農業發展須更加依靠科技
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年工作會議1月9日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分析了農業科技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提出我國步入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長足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已由“一五”時期不足20%提高
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5月25日,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交流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共同簽署《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共建協議書,標志著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該中心旨在圍繞區域農業和主導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速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安徽省建成第一個農業科技孵化器
近日,安徽省第一個農業科技孵化器在蕪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成運行,此舉標志著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孵化器建有實驗檢測、標準化試驗基地、生產經營廠地、大學生創業園、入駐企業農產品展示廳等公共服務平臺以及辦公生活區等配套設施,分區規劃入駐企業生產經營用地1200畝(其中農用地1000畝)、水
內蒙古3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七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內蒙古通遼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農業科技園區3家園區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高度重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通過支持引導,目前已在全區創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8家、自治區級農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科研要合理布局
中國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建設戰略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強調,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建設應正確把握農業科技創新方向,緊扣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要求。 “中國農業科學院要合理布局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韓長賦強調,要著眼長遠發展,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京津冀成立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成立
7日,由中國農業大學牽頭,聯合北京農林科學院、北京農學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天津農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首農集團、大北農集團等單位,以中國農業大學涿州基地為載體,發起成立了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為國家農業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打造“中國農業硅谷”。 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
河北省出臺農業科技成果“后補助”辦法
為發揮財政農業科技資金引導作用,河北省財政廳、科技廳近期出臺《河北省現代農業科技獎勵性后補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采取獎勵性后補助方式,鼓勵和支持研發及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規明確:只有拿出創新成果才能“事后領獎金”。 獎勵性后補助是指單位根據市場需求及自身發展需要通過政府資助或自籌資金
解讀一號文件:科研農業兩股繩-這樣緊緊擰一起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靠科技引領和支撐。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廣泛應用,為破解農業價格“天花板”、資源“緊箍咒”雙重束縛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6%。農業科技是農業第一生產力,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科技潛力巨大。一號文件指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把
楊凌農高會助力加快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16屆楊凌農高會。張行勇攝 第27屆楊凌農高會的參會人員在中國科學院展位了解最新農業成果。張行勇攝 9月9日,從第二十九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楊凌農高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科技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有機番茄健康種植創新與推廣成效顯著
近日,由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星火計劃課題“有機番茄健康種植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通過對袋式栽培技術、有機營養液控制技術以及病蟲害無害化控制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研究,建立了一套溫室有機番茄健康種植技術體系,番茄種植、銷售,以及輻射推廣成效顯著,順利通過了驗收。 該課題在集成
科技部農村中心赴“新三板”開展調研
為貫徹科技部關于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金融工作的總體部署,落實部領導調動更多投資機構參加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的指示,2014年10月10日,農村中心賈敬敦主任帶隊赴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新三板”)開展調研。 調研座談會上,“新三板”市場發展部總監孟浩首先介紹了
北京農科城打造特色產業鏈-圍繞需求探索現代農業
“惠及千家萬戶的科技是最酷的科技。”今年3月22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調研指導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建設時有感而發,對北京農科城給予褒獎。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協議,希望北京農科城成為推動改革和創新先行先試的示范區。3年之后,北京農科城已將一家家跨國公司
檢測儀器要把質量關-助力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的迅猛發展,海南也借著這股農業春風開始大力打造“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模式,一時間,互聯網農業小鎮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位于陵水縣英州種業小鎮的陵水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也在進行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近日,記者對該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參觀,見證了現代農業種植的產出高效、機械智能的便捷可靠
南京首個農業科技特別社區揭牌
近日,南京首個農業科技特別社區——白馬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揭牌。按照規劃,2012年底,該區將建設成引領農業現代化的世界知名的農業硅谷。 據了解,特區規劃總面積40平方公里,分四大板塊,其中創新核心區15平方公里,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5平方公里,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10平方公里,綜合配套服務區
“稻村”走上現代農業新路
奔騰的飲馬河西岸,廣闊的稻田已泛起淡黃色。得益于飲馬河水的灌溉,吉林長春市九臺區紅光村水稻種植遠近聞名,素有“稻村”之譽。 過去,這里以種稻聞名,卻沒有實現靠種稻致富。種地效益較低,紅光村曾有近八成村民選擇外出務工。如今,紅光村水稻種出了品牌,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萬
青島打造都市現代農業“樣板”
近日,國家首家農業公園落戶何處終于落定。農業部與山東青島平度市政府、茶山集團就全國首家農業公園項目正式簽約。 不同于傳統的農家樂,農業公園是一種把田園生活體驗融入農耕文化、科研文化、鄉土文化的全新旅游模式。據悉,公園坐落在毗鄰茶山風景區的平度市店子鎮,占地30萬平方公里,總投資5
劉延東:以科技創新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21日在出席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時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瞄準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需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要求,將楊凌示范區建設成為支撐和引領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推動我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