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研究理事會(RCUK)第二屆雙年戰略會在倫敦舉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劉叢強院士與RCUK國際合作主管、英國經濟與社會研究理事會(ESRC)執行主任簡·艾略特(Jane Elliot)共同主持會議,來自兩家機構的二十多名代表參會。隨著雙方合作的全面開展,此次雙年戰略會為雙方機構提供了分享最佳合作模式、聚焦合作重點、展望合作未來的機遇。 會上,雙方代表回顧過去兩年合作成果,并就未來兩年雙邊優先合作領域設定、已有及新的合作方式的總結與探索、科學研究社會影響力的評估和項目主任交換計劃的執行情況等議題進行了研討,為未來雙方的全面深入合作作出規劃。在總結部分,劉叢強和艾略特強調了未來工作的幾個關鍵詞:跨學科、創新性、影響力和研究—人才—環境一體化,希望圍繞這些關鍵詞進一步推動兩家機構間日益深入的實質性合作。 來自中國駐英使館、英國商務、創新與技能部(BIS)、英國皇家學會、英國醫學科學院以......閱讀全文
關于發布“主要農作物產量性狀的遺傳網絡解析”重大研究計劃201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4〕14號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要農作物產量性狀的遺傳網絡解析”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工作安排,現公布本重大研究計劃2014年度項目指南,請依托單位及申請人按要求提出項目申請。 國家自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關于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4〕86號 為做好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申請和2014年應結題項目結題等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項目申請 (一)項目申請接收。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發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通告》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根據6月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優先發展領域,發布了“十三五”第一批26個重大項目指南。 6月,《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國科金發計〔2015〕35號 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次委務會議批準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 (2015年5月12日委務會議審議通過)
關于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金發計〔2015〕35號 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次委務會議批準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通過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
關于發布“空間信息網絡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201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4〕12號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空間信息網絡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的總體工作安排,現公布本重大研究計劃2014年度項目指南,請依托單位及申請人按要求提出項目申請。 國家自然科
最近,基因檢測行業風起云涌,熱點頻出,如精準醫療、人工智能、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審批和國家發改委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建設申報等。轉化醫學網再次專訪博奧檢驗總裁張治位博士,請他談談對這些熱點問題的看法。 轉化醫學網:張博士,您好!從今年年初提出“精準醫療”這個概念后,基因檢測行業如火如荼,能否
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習近平 今年7月,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
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習近平 今年7月,改革開放后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和綜合性研究,充分發揮支撐與引領作用,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研究制定了“十三五”第三批36個重大項目指南,包含“新型稀土有機配合物的成鍵及反應性”、“共價與非共價鍵協同的可控超分子聚合體系”、“腫瘤標志物的精準測量及其分子機制”、“污水處理過程智能優化運行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面向靶病灶精準診療的生物熱物理
【導語】談起生物分析化學和分子診斷,不得不提起南京大學鞠熀先教授。鞠熀先教授從事生物分子檢測方法學的研究工作20余年,曾主持包括國家973計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在內的國家與省部級項目30余項,并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分
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基金委化學科學部2019年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工作的幾點嘗試和思考 付雪峰,黃艷,崔琳, 陳擁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北京 100085 摘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資助基礎研究的主渠道,基金項目的同行評審環節對于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工作至關重要。本文總結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選名單,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55位學者當選TWAS院士,其中11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此外,2018年TWAS九個科學獎項獲獎者中有2位來自中國大陸。 2018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1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
許振超 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 許振超,男,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1月出生,山東榮成人,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高級經理,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兼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職,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
將于2019年3月27日-28日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與第十七屆CISILE科儀展同期舉辦! 將有哪些業內大咖出席會議? 議題有哪些?日程怎么安排? 企業的參與情況如何? 本文帶給你最全最新的大會資訊演講嘉賓介紹魏復盛中國工程院院士 魏復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簡陽,環
將于2019年3月27日-28日 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與第十七屆CISILE科儀展同期舉辦! 將有哪些業內大咖出席會議? 議題有哪些?日程怎么安排? 企業的參與情況如何? 本文帶給你最全最新的大會資訊演講嘉賓介紹魏復盛中國工程院院士 魏復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簡陽,環
2010年8月的一天,北京中關村,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院長辦公室里,郭雷院士站在朝南的窗戶前,指著遠處對《科學時報》記者說: “在中國科學院的基礎園區內,距這幢大樓的南面大約500米處,有一幢正在建造的大樓,那將是新成立的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于近日發布了《關于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基金委在2014年將對資助格局進行較大調整。對此,科研人員紛紛表示,基金委的此次調整有著多項創新,能夠起到進一步引導科研的作用。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關于發布“十二五”第二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 重大項目面向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科學問題,匯集創新力量,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和學科交叉研究,充分發揮導向和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我國基礎研究源頭創新能力。 重大項目采取統一規劃、分批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以進一步引導和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以進一步引導和激
1978年,我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走上一條蓬勃發展的道路。伴隨40年來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我國科技體制改革40年的發展,為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進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事業取得巨大的發展,解決了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批科技難題,研制成功“兩彈一星”,發展了原子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管理辦法 (2013年12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務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和加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以下簡稱創新群體項目)管理,依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
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各種形式的醫學學術會上,精準醫學都成為必不可少的“座上賓”。 什么是精準醫學? ——在生命科學和醫學實踐所處的重要轉折點上應運而生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