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1-31 14:41 原文鏈接: 鄒志剛等11位大陸學者當選2018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選名單,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55位學者當選TWAS院士,其中11名為中國大陸科學家。此外,2018年TWAS九個科學獎項獲獎者中有2位來自中國大陸。

      2018年新當選TWAS院士的11位中國大陸科學家分別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龔旗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琪,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陳十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謝心澄,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郭正堂,中科院院士、江西農業大學黃路生,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鄒志剛,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劉云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周向宇。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張旭

      1985年9月-1987年4月 第四軍醫大學神經生物學教研室助教

      1987年5月-1988年1月 瑞典Stockholm 大學超微結構研究室訪問學者

      1988年2月-1990年9月 第四軍醫大學神經生物學教研室助教

      1990年10月-1994年7月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神經科學系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4年8月-1994年11月 第四軍醫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師

      1994年12月-1997年11月 第四軍醫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1997年12月-1999年11月 第四軍醫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11月-2010年7月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課題組長,研究員,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2010年7月-今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課題組長,研究員

      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龔旗煌

      1983年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后留在本系開始研究生階段學習,

      1988年中英聯合培養博士生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

      1989年獲北京大學物理學博士,

      1989-1991年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1994-1995年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前沿科學研究員。

      1995年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

      1999年,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物理系首批“長江特聘教授”。曾受聘為中央電視臺“激光”節目科學顧問和擔任中國北京博士后聯誼會理事長。

      2012年3月任北京大學發展規劃部副部長。

      2013年12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現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2017年7月,根據北京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龔旗煌已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物理學、天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基金委信息學部咨詢委員會委員、信息學部和數理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兼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基礎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兼任亞洲強激光聯絡網(Asian Intense Laser Network)共主席、美國光學學會國際委員會委員和英國物理學會 Fellow。擔任國際刊物Optics Letters 的Topic Editor和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的 Advisor Editor,擔任《Chinese Physics B》、《Chinese Optics Letters》、《物理學報》、《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和《量子電子學》雜志副主編、《光電子激光》、《物理》和《中國科學》等編委。[5]

      此外,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周琪

      1987年——1996年在東北農業大學攻讀本碩博;

      1996年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

      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獲副研究員任職資格;

      1999-2002年期間,法國國家農業研究中心分子發育生物學部博士后,任項目負責人;

      2016年6月12日,當選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

      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導。 國際轉基因協會終身榮譽會員;國際干細胞組織(ISCF)中國代表。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6年6月12日,農業部向社會公示了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名單,周琪為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成員。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陳十一

      1956年10月生。

      1981年12月 浙江大學力學系 理學學士

      1984年7月 北京大學力學系 碩士學位

      1987年獲北京大學力學系博士學位(師從周培源先生)

      1987年至1990年在美國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后研究。

      1990年至1997年任美國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湍流與格子氣研究研究組主任。

      1997年至1999年任美國Los Alamos 國家實驗室非線性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9年至2002年任Johns Hopkins 大學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

      2001年至今任北京大學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主任。

      2002年至2005年任Johns Hopkins大學機械工程系系主任,曾任講席教授。

      2005年6月至2013年7月任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3年11月至今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兼)。

      2013年12月19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5年1月21日起任南方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

      韓布興, 男,1985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碩士,1988年中科院化學所博士,1988-1989中科院化學所助研,1989年至1991年在加拿大薩斯克徹溫大學化工系作博士后,1991-1993年中科院化學所副研究員,1993 年后任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4年后任中科院化學所化學熱力學與熱化學研究室主任,主要以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科學為背景,開展超臨界流體化學熱力學和膠體界面化學熱力學研究。建立了綜合配套的超臨界流體化學實驗室,包括8套儀器和裝置。主持和參與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計劃攀登”B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部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原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獲國家ZL3項。發表論文120余篇。1996年被評為中科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中國科技大學兼教授,河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青海省人民政府技術顧問,江蘇東臺市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顧問。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謝心澄

      謝心澄,1988年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獲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1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馬里蘭大學做博士后。1991年至2004年在美國Oklahome State University任助教授、副教授、教授。2004年至今任校董事會教授。2005年應聘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凝聚態理論與材料計算研究室主任。2009年出任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主任。2010年成為中央“千人計劃”特聘專家。2011年出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郭正堂

      郭正堂,男,1964年4月生。山西省應縣大西頭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研究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3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199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所工作。

      1993年任副研究員,

      1996年任研究員,

      199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2-2006年期間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2014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中科院院士、江西農業大學黃路生

      1980——1984年,在江西農業大學就讀本科,1984年就讀研究生,1987年獲生化遺傳學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92年和1995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

      1988年赴意大利留學就讀于意大利都靈大學。

      1996年、1999年、2000年分別赴法國國家農業科學院、德國哥廷根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及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攻讀博士學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從事博士后工作。

      1991-1995年,在莫斯科大學及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學習期間獲中國自1949年建國以來畜牧學專業第1位前蘇聯及俄聯邦生物學專業科學博士(Dr. Sc.,正博士)學位,同年回到江西農業大學工作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7年憑借“遺傳標記在豬育種中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以第一主持人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9年3月被批準為德國哥廷根大學農學院動物遺傳學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

      2000年及2003年分別被批準為華中農業大學和江西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

      2002年2月——2004年2月,在英國劍橋大學病理學系PI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2年,任Research Fellow(研究員)。

      2004年獲江西唯一的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總理基金)資助,2004年憑借“豬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的分離、克隆及應用研究”項目以第一主持人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十五期間江西省高校和江西省農業領域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勵。

      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做洪堡學者。

      2008年8月起任江西農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2011年6月21日獲得江西省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

      2011年12月9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7年3月任江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2012年主持完成的《仔豬斷奶前腹瀉抗病基因育種技術的創建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同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江西省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鄒志剛

      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昆山創新研究院院長,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中日(MOSTJST)科技重點合作交流項目中方代表,南京大學環境材料與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兼任日本北海道大學客座教授,日本國家材料研究所(NIMS)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及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在Nature、Phys. Rev. Lett.、 JACS、 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申請中國發明ZL60多項,其中30項已獲授權;此外還獲得2項日本ZL和1項美國ZL。

      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日合作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中日JST-MOST)、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項目及江蘇省高技術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2012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同時也和企業界有廣泛的合作,包括康寧、索尼、中電光伏等國內外的知名企業。此外還擔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材料學會, 中國功能材料學會等國內一級學會的常務理事。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劉云圻

      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49年2月生于江蘇省靖江市,籍貫江蘇靖江。1975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化學系,1991年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

      長期從事分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總結發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設計思想和提出了性能調控的新方法。證實了擴展p體系是實現高遷移率的重要途徑,合成了具有優異光電性能的新型p共軛分子材料。首次提出了液態銅催化劑生長石墨烯的概念,獲得了高質量單晶石墨烯;制備了第一個氮摻雜的石墨烯,實現了對石墨烯電學性能的調控;開拓了在介電層上直接生長石墨烯的新方法。揭示了界面對器件性能的影響規律,開發了新的溶液法加工技術,實現了器件的多功能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等。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周向宇

      數學家1965年3月生于湖南省郴州市,籍貫湖南洞口縣。1985年畢業于湘潭大學數學系,1988年、1990年先后獲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碩士、博士學位。1998年獲俄羅斯科學院Steklov數學所科學博士學位。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主要從事多復變與復幾何的研究。解決了在蘇聯《數學百科全書》被列為未解決問題的擴充未來光管猜想,該工作被寫入史料性著作《二十世紀的數學大事》、《數學的發展:1950-2000》;與學生合作解決了一個關于解析延拓最優估計的重要問題;證明了關于全純包單葉性問題的Sergeev猜想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TWAS獎頒發給在科學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發展中國家科學家。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彥隨與肯尼亞科學家共同獲得2018年TWAS社會科學獎。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大兵獲得2018年TWAS農業科學獎。

      迄今,中國大陸共有TWAS院士226名,其中獲獎科學家61名。此外,挪威科學家Nils Christian Stenseth是本國首位當選TWAS院士的科學家,TWAS院士來源國增加到97個。

    相關文章

    8名領導中有5名院士,帶你認識這家“高知”機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新增一位院士副主任。7月31日,人社部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包括任命吳驪珠(女)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公開資料顯示,吳驪珠,女,1968年出生于甘肅天水,......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驪珠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7月31日,人社部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包括任命吳驪珠(女)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公開資料顯示,吳驪珠,女,1968年出生于甘肅天水,有機光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

    大模型訓練遇“算力荒”,“超智融合”來幫忙

    論及當下計算技術的發展方向和趨勢,“超智融合”當仁不讓——在今年6月發布的2024年全球“最節能超算”榜單(Green500)上,位列榜單前三的超算都采用了“超智融合”的技術理念。超智融合,顧名思義,......

    七旬院士張洪程:甘為稻農走斷鞋

    “張院士,您的鞋頭咋斷裂了?”“啥?嘿嘿,我說咋感覺腳底漏風。”三伏炎炎赤日天,夏苗垂首如煙燃。年過七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張洪程教授卻步履不停。7月23日,在泗洪現代農業產業園,張洪程沿著七公......

    樊嘉:中國超八成肝癌與乙肝有關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賀賢土院士:混合驅動方案為核聚變能研究打開一扇新大門

    燃料取之不盡的核聚變能是人類未來的理想能源。目前,要在地球上實現可控核聚變能,主要有磁約束和慣性約束兩大路線。日前,我國激光驅動慣性約束聚變領域的領軍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賀賢土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焊接領域專家林尚揚逝世

    據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焊接領域著名專家、中國機械總院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林尚揚同志,因病......

    張存浩院士逝世,享年96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杰出盟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黨組書記、第二屆和第三屆主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原所長,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

    李德生院士:科學面前沒有權威

    “做科學研究工作務必勤奮、誠信、求真務實。”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2022年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生舉行的百歲壽辰紀念活動上,期頤之年的李德生再次囑咐后輩們。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李德生看來,......

    院士增選、院士義務和權利等內容有變化,新修訂《中國工程院章程》公布

    (2024年6月25日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修訂通過)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由院士組成,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致力于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第二條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