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環保部發文,啟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據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專項行動主要開展清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等方面工作。 環保部規劃,到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長江經濟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任務。 長江經濟帶涵蓋地級及以上城市數量過百,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排查整治任務,并不容易。 環保部強調,將采取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方式,并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巡查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各地排查整治工作的督查。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將成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和載體。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頻告急 環保部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被監測的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總量為171.90億噸,服務人口3.26億,達標水量為167.19億噸,占取水總量的97.3%。898個集中......閱讀全文
2016年11月24日至12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重慶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2017年4月12日,督察組向重慶市反饋了督察意見。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嚴肅對待、誠懇接受、不折不扣、堅決整改,成立了由張國清市長任組長、相關市領導任副組長、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重慶市落實中央環
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國務院即將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 在12月27日召開的2014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以下簡稱“峰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透露,“水十條”有望近期對外公布。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峰會上透露,目前“水十條”已基本編制完成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
“當前,我國飲用水安全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日前舉行的城鄉污水處理與安全供水新聞發布會上說。 “尤其在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后,飲用水水質安全被空前關注。”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
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18聚焦攻堅·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12月15日舉辦。論壇圍繞“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就生態環保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議題,交流了經驗,并就相關問題提出了意見
“剛開始的時候大伙以為是修路的瀝青,都沒怎么在意,想不到是種害人的東西。”在廣西武宣縣祿新鎮地有村的一處廢棄磚廠,村民黃海壽指著堆放在這里的一桶桶強酸性廢渣,既憤怒,又無奈。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通報,2016年以來,廣西多地頻發危險廢物、生活垃圾跨省非法轉移處置事件,涉嫌非法轉移的
1月12日至13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總結2019年工作進展,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中國經濟周刊第2期封面 自來水安全嗎? 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哪些環節影響水的品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
盡管早在供暖季到來之前,權威監測部門曾發布預警說,今年冬天大氣污染形勢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其嚴峻程度將遠遠大于去年。但,實際情況卻是霧霾“爽約”了。 1月6日,生態環境部通報說,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下降9.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年后,4000余家自來水廠,每天供應6000萬噸自來水,覆蓋全國4億多縣級以上城市居民,水質安全,重若泰山,關系國計民生。 然而如今,自
我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查正在席卷全國。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了解,截至6月初,273個督查組繼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第一輪督查(以下簡稱“水源地專項督查”)。據悉,各督查組已對212個地級市報送的1586個水源地4481個問題清單開展了現場核查,并通過123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4月20日~21日赴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考察調研,深入了解水環境治理情況,并出席全國水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陳吉寧強調,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認真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9年12月2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劉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財政生態環保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 一、近年來財政生態環保資金投入和使用的基本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習
今年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在全國31個省份展開,截至目前,涉及276個地市的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即將清零。圖為12月初拍攝的位于湖南省祁東縣洪橋鎮的紅旗水庫渡口。 近年來,中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地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不清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該如何保護與修復長江經濟帶?2月12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秋瑾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堅持全流域“一盤棋”的思路,根據上中下游不同生態功能,統籌開展水生態功能分區;關注流域風險物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的目標,也是群眾的迫切需要。 五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生態環境質量正在逐步改善。 更多藍天解決群眾“呼吸之憂” 家住天津市東麗區躍進路福陽西里的劉先生,2016年度過了首個不用燒煤采暖的冬天,他家小區附近的一組地熱井成了供暖新熱源。 地熱
近日,由生態環境部與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組成的2018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督查組公開通報了濟南市、煙臺市、西安市等19個地市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督查情況。 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已經完成了現場督查的相關工作,針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飲用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環保部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地方各級水利、環保部門要配合發展改革、衛生計生等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部署,結合《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落實,提升供水工程水質檢測設施
重慶市連續9年將飲用水水源保護列入為民辦實事的“八大民心工程”重點推進,解決了一批影響群眾飲水安全的突出環境問題。重慶主城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連續6年全部達到水域功能標準,未發生一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城鄉統
在住建部相關人士宣稱“城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由2009年58 .2%提高到2011年83%”不久,順著水箱和蓄水池、市政供水管道、自來水廠,環保部決定逆流而上,打響一場飲用水源地“保衛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面 對近三億農村居民飲用水不安全,約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
“《關于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獲高票通過!出席大會的代表666人,648人贊成!”近日,湖北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據悉,由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作出此類決定,在長江經濟帶區域尚屬首次。 湖北省
如何評價我國水和土壤環境現狀?在治理水及土壤污染過程中又面臨哪些挑戰?環保部最新污染治理思路又是什么?環保部今天全文公開的該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上的報告給出了答案。 趙英民在環保部分管“水氣土”三司。在他看來,我國水環境形勢在總體改善的同時部分水體惡化。他認為,土壤環境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先后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荊州市、湖南岳陽市以及三峽壩區等地考察,實地了解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他在調研中指出,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
柳州多舉措抓好水環境治理 今年1月~9月,廣西柳州市列入《廣西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4個地表水斷面中,除漁村斷面6、7月總磷超標外,其他斷面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水質要求,優良比例為94%;市縣兩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 11月的柳州雖已步入冬季,但滿
在今年5月召開的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河北省委、省政府對打好碧水保衛戰提出了明確要求。全省不斷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力度,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擺在碧水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之首,多措并舉,全力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注重頂層設計,不斷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制度體系
圖片來源于網絡 飲用水水源保護事關飲水安全。截至10月10日,今年需要完成整治的1586個水源地的6251個環境問題中,已完成整治4640個,完成比例為74%,余下1611個問題正在整改過程中。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11日在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第三次視頻會上通報了這一情況。
核心提示: 水污染在今年春節之后終于“攤上大事兒”,由于爆料的人越來越多,參與調查的媒體越來越多,水污染的狀況更清晰地“浮上了水面”。 目前地下水正面臨著多種污染源的滲透,形勢已非常嚴峻,引發公眾對飲水安全的擔憂。有媒體稱部分企業利用滲井排污已近20年,多地現癌癥村
記者近日從云南省環保廳獲悉,自2016年以來,我省扎實開展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地級城市)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截至2017年12月25日,專項行動中排查出的11個水源地的18個環境問題,已按照國家要求時限完成整改并銷號。 為確保專項行動有序推進,我省針對金沙江沿線7個州(市)開展了水源地、
生態環境部30日公布,2018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成效顯著,除9個問題因冬季施工難度大或實際工程量大等因素仍在整治外,其他624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任務完成率99.9%,有力提升了涉及5.5億居民的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水平。 據悉,2018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主要任務是,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