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總體粗放,產業結構和布局仍不盡合理,污染物排放總量較高,土壤作為大部分污染物的最終受體,其環境質量受到顯著影響。當前,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切實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實施《土十條》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向污染宣戰的一項重大舉措,是系統開展污染治理的重要戰略部署,對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各......閱讀全文
水、氣、土之戰,是環保“十三五”的重頭戲,而作為“十三五”規劃落實的元年,在即將召開的2016年全國“兩會”上,有關環保問題的議案備受投資者關注。除此前已經推出的“大氣十條”、“水十條”外,最新消息稱,“土十條”預計也會在年內推出。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
還記得之前搞得沸沸揚揚的“鎘大米”事件么?我們吃的大米里竟然含有這種有毒物質,多么可怕啊! 長期攝入含鎘食品,可使腎臟發生慢性中毒,主要是損害腎小管和腎小球,導致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同時,由于個鎘離子取代了骨骼中的鈣離子,從而妨礙鈣在骨質上的正常沉積,也妨礙骨膠原的正常固化成熟,導致軟骨病
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土壤修復可分為場地修復、礦山修復和耕地修復。圖片來源于網絡 綜合中國產業信息網、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及多家券商的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信息,結合2017年化工產業十余省市90%的企業關停轉移現狀,和國家政策相關所提出的指標:到2020年現有位于城鎮內人口密集區域的危化品生產企業
4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發言中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和審議2015年度全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是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的一項
共治霧霾、清理“紅頂中介”、治理土壤污染、落實新環保法……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相關熱點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讓所有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陽光下 全社會共治霧霾 針對公眾關注的霧霾問題,陳吉寧說,霧霾是我們面臨的突出環境問題,必須
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能耗高企的問題突出,既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違背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了各項環保政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
當前,我國農田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都構成了一定威脅。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加嚴了對土壤相應的法律規定,特別是第三十二條提出要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農田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
2014年以來,國家在多地啟動了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同時地方性試點和項目近期明顯變多,項目建設進度有所提高。從行業情況來講,從業企業數量也從當初“從無到有”情形演變成了數量激增的階段。政府對土壤治理修復企業的監管逐步規范的同時,民間也衍生出相應的自律機制。目前土壤修復包括五大盈利模式。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4月17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向社會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如何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公報內容?與水體和大氣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哪些特點?此次為什么沒有給出土
17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向媒體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嚴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6.1% 南方污染重于北方,表層土壤鎘含量增加明顯 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這是昔日荒漠塞罕壩無比凄涼的景象;“藍天白云游,綠野無盡頭”,這是如今綠洲塞罕壩萬頃怡人的美景。河北塞罕壩林場幾代建設者們,艱苦奮斗、拼搏奉獻,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被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授予“地球衛士獎”。塞罕壩從荒原到林海的巨大變化,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
自2017年以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也在持續推進,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均出臺了相關政策標準,今天我們來回顧下,在土壤防治領域又有哪些指導條例。 從2016年“土十條”頒布,到去年年底《農業面源污染土壤治理》出臺,再到2017年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據中國環保在
近年來,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行業細分領域的生態環境檢測也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1、環保行業市場規模 受國家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公眾環保意識提高等多因素推動,中國環保行業快速增長,總產值從2012年的29,908.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45,531.7
所謂“環境治理,監測先行”,環境監測與檢測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成為打響環境污染治理的沖鋒號。與此同時,環境監測檢測行業“十三五”期間將延續前幾年的行業景氣度。根據預測,2020 年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900億元。 環境監測行業爆發式增長 三大板塊步入提質階段 近年來,環保行業迎來
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不過,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近日,我國首次開展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出爐,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總體并不樂觀,耕地土壤環境質量依然
為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各項指示精神,全面獲得影響生態環境的各項因素及情報,及時掌握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發展動態,推進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科學技術發展。按《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文件]及相關實施意見要求,在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社會各界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正面典型,生動展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取得的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以及重點地區污染狀況和成因的目標基本達成 “宏觀”是本次調查最基本的特點,在解讀和使用調查數據時,必須時刻牢記 典型地塊及其周邊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相對來說屬于微觀的點源調查,而平均每1.6平方公里一個點使得數據在說服力上仍顯不足 調查初衷并非單純了解土壤
(一)對土地的“奇妙幻想” 您能想象,在未來,您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吃的每一種糧食、喝的每一滴水,都可能是“毒藥”嗎? 時間軸到達2038年。 清晨,起床的你走到洗漱間準備洗漱,抬頭看看實時水費,價格居
據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透露,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有望2015年年內或2016年初出臺。 土壤污染現狀不容樂觀 據2014年4月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我國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部分地區土壤污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在會上介紹環境質量狀況時表示,環保部門貫徹落實“向污染宣戰”的具體行動,著力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并且將抓緊制定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我國環境質量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以下幾
環境保護一直是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2017年12月21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表示,堅決打
德國于1998年3月17日頒布了《聯邦土壤保護法》,1999年配套生效了《聯邦土壤保護和污染地塊條例》,建立了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和治理修復的統一方法和標準,是世界上較早頒布土壤保護法案的國家之一。經過長期發展和完善,德國在農用地土壤污染限值標準制定和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自1995年頒布土
“土十條”有望在下半年出臺,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國家也日益重視,在政策刺激下,土壤修復產業將步入“黃金時代”。我國存量土壤修復市場近萬億,未來一旦進入高速發展期,必將成為企業的掘金機遇。土壤修復產業將步入黃金時代 行業迎來重大掘金機遇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問題和大氣污染、水污染一樣
4月23日消息,天瑞儀器(300165)2017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7年經營成果單位: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79,202.76萬元,比去年同期上升84.02%;營業利潤為13,947.93萬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54.60%;利潤總額為14,098.85萬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近年來,土地“質”的問題逐漸凸顯,土壤污染問題成為當下社會的重大關切。2014年4月,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民以食為天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 這位負責人說,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2013年12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調查的范圍是除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外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