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剖析胃癌個體化靶向治療的未來
2012年胃癌的死亡人數達到了723000人,這個事實清楚地表明,盡管臨床工作者不懈的努力著,胃癌仍是沉重額全球疾病負擔。在靶向藥物多次失敗的臨床試驗面前,人們終于不得不承認,胃癌是一種異質性非常強的腫瘤,由無數的遺傳和分子亞型構成,值得以更細致入微的態度來對待。 2016年6月3日,ASCO年會上消化道腫瘤的教育專場“HER2、VEGFR及更多靶點:上消化道癌癥基因組剖析和個性化治療的未來”中,研究者們更深入地剖析了胃癌過去的失敗,并介紹了新興的遺傳和分子信息,以便找到更好的解決目前胃癌治療難題的方法。 改變胃癌靶向治療的方向 轉移性胃癌的預后非常差,現有治療的平均生存期不到1年,且過去十年這個數字一直沒有突破。來自韓國三星醫療中心的Jeeyun Lee博士解釋到,胃癌沒有從在許多其他惡性腫瘤取得突破的靶向治療中受益。自2010年以來,已經有17個主要II期和III期胃癌相關靶向治療的臨床試驗,其中只有三項試驗得到了......閱讀全文
胃癌臨床靶向治療有了新思路
? ? ?由于胃癌的腫瘤異質性和化療藥物的耐藥等問題,進展期胃癌綜合治療效果欠佳,因而開發新型胃癌治療藥物意義重大。教授團隊從胃癌治療的臨床問題出發,通過胃癌治療靶點篩選、臨床大樣本驗證,分子機制深入挖掘、靶向天然藥物篩選和胃癌人源化模型建立,在胃癌發病和靶向藥物耐藥機制以及天然靶向藥物開發等領域取
治療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新藥Cyramza獲批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批準了一種治療晚期胃癌的分子靶向藥物ramucirumab(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拮抗劑)用于治療晚期胃癌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 ramucirumab是一種“抗血管生成藥物”,可以通過阻礙腫瘤新血管的形成來抑制腫瘤生長,用于氟嘧啶或鉑類藥物治療
ASCO:剖析胃癌個體化靶向治療的未來
2012年胃癌的死亡人數達到了723000人,這個事實清楚地表明,盡管臨床工作者不懈的努力著,胃癌仍是沉重額全球疾病負擔。在靶向藥物多次失敗的臨床試驗面前,人們終于不得不承認,胃癌是一種異質性非常強的腫瘤,由無數的遺傳和分子亞型構成,值得以更細致入微的態度來對待。 2016年6月3日,ASCO
蘭州大學:為胃癌臨床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目前,由于胃癌的腫瘤異質性和化療藥物的耐藥等問題,進展期胃癌綜合治療效果欠佳,因而開發新型胃癌治療藥物意義重大。近兩年,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焦作義團隊從胃癌治療的臨床問題出發,通過胃癌治療靶點篩選、臨床大樣本驗證,分子機制深入挖掘、靶向天然藥
胃癌治療
在中國,胃癌是常見癌種之一 。2020年3月,中國迎來首個胃癌免疫療法——百時美施貴寶(BMS)的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它被NMPA批準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患者。這一獲批突破了中國胃癌治療“后線缺藥”的僵局,對于重振晚期胃
BMC?Cancer:浙大教授發現可靶向治療胃癌的潛在新藥
最近,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構建人源化腫瘤異種移植模型進行了胃癌靶向藥物篩選,該研究為開發新的胃癌靶向治療藥物提供了重要信息。 該研究通訊作者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滕理送教授。 靶向治療為胃癌患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治療選擇。人源化腫瘤異種移植模型(PDX)保留了原
中國首個晚期胃癌靶向藥物上市
中國是世界上胃癌多發國,且近年來發病率明顯攀升。中國第一個能明顯降低HER2陽性晚期胃癌患者死亡風險、提高總生存期的靶向藥物13日正式上市。對此類胃癌患者而言,這意味著其死亡風險將降低35%,生存期或將超過1年。 有研究稱,中國、韓國和日本胃癌患者總數占全球患者總數的2/3。近年來,隨著環
胃癌的檢查治療
??? 檢查??? 1.X線鋇餐檢查??? 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的應用,目前仍為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氣鋇雙重造影,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作出診斷。早期胃癌的主要改變為黏膜相異常,進展期胃癌的形態與胃癌大體分型基本一致。??? 2.纖維胃鏡檢查??? 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可獲取
靶向治療是什么
許多新的用來治療癌癥的化療藥物,被稱為靶向治療。這類藥物作用在癌細胞的特定部位,以阻斷腫瘤細胞生長并擴散。他們主要起效于影響正常細胞轉化成為癌細胞并轉化成腫瘤。靶向治療的目標是在減少對正常健康細胞的傷害下,摧毀癌細胞。靶向治療可以用來治療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癥,包括肺癌、胰腺癌、頭、頸、肝、結腸直腸癌,
什么是靶向治療
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