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印發,明確提出將公布環保“黃牌”“紅牌”水污染企業名單、重點排污單位信息及抽查排污單位達標排放情況。 《方案》提出,2016年,漢江、丹江、嘉陵江等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要達到100%。渭河、延河、無定河等黃河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37.5%以上,劣Ⅴ類斷面比例小于9.38%。各設區市、韓城市及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標。全省地下水水質極差比例控制在15%以內。瀛湖、石泉水庫和千湖水質達到Ⅱ類,黑河水庫水質達到Ⅲ類,渼陂湖、紅堿淖和鹵陽湖主要指標不低于2015年水質指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陜西省將編制實施35個水污染防治專項方案和11個優先控制單元水體達標方案,并持續實施渭河及漢江丹江流域行動方案,積極推動污染企業退城入園(區),堅決取締“10+3”污染企業。各市、縣(區)自2016年起逐步建立水環境網格化......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財政部下達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共計190億,其中云南、四川、河北、安徽及湖北五省預算金額占據前五,為支持重點省份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地下水環境保護及污染修復、良好水體(湖泊)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重點流域水質達標斷面個數有所增加,飲用
進入2015年以來,各省區市陸續召開了地方兩會,從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環境污染治理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焦點。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臺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大氣污染防治成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以迅猛態勢席卷
《陜西省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印發,明確提出將公布環保“黃牌”“紅牌”水污染企業名單、重點排污單位信息及抽查排污單位達標排放情況。 《方案》提出,2016年,漢江、丹江、嘉陵江等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要達到100%。渭河、延河、無定河等黃
張德江委員長在報告中指出 通過完善法律制度加強環境監管 本報盤點發現—— 28省份今年提環保立法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選輝 實習生 賈立平 王晶 邱冬勇)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上午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未來一年的立法規劃引起了廣泛關注。 張德江表示,要通過完善法律
陜西省近日印發了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以飲用水源水質保護和城鄉水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通過深化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強化排污企業源頭防控,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完善管理考核機制,確保全省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方案提出,漢江、丹江、嘉陵江等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
目前,我國水污染程度較深、治理難度較大,涉及水污染的突發事件頻發。專家建議,應盡快由權威機構對水污染狀況進調查、建立協調機構改變水污染治理多頭管理的現狀,從制度上扭轉G D P政績觀,并從源頭抓起不斷前移防污治污關口,不斷加大水污染治理投入力度。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山東大學
“30多年前那條清澈見底的延河又回來了。”很多走在延河邊的延安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延河全長286.9公里,其中,在陜西省延安市境內248.5公里,是延安名副其實的“母親河”。 曾經的延河爛泥遍布,不時發出陣陣惡臭,如今卻是鳥語花香,清澈逶迤。 延河巨變是對延安市周密部署打贏水污染防治攻
1月14日上午,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召開地方標準新聞發布會,發布《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關中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4項地方標準。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敬喜、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總檢驗師劉蓬勃出席會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51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 業 工作單位 提名、遴選渠道 1 曹秀痕(女) 49 制漿造紙工程 中國人民銀行印
陜西省位于我國中西部,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屬極度缺水地區。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漢江都在陜西省。在保障我國水環境質量方面,陜西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雖然陜西省水環境總體向好,但是部分區域環保欠賬太多,水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陜西省水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
昨日,《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提交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審議。此次修改稿在關于渭河流域規劃管理、水污染防治、水資源管理、防洪及生態保護等方面新增了諸多條款,增強了條例針對性。 嚴格規劃審批 制止亂建水工程 為加強對渭河流域管理,修改稿規定,省政府對渭
關于印發《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環發[2012]58號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肅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人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這是詩人李白北觀渭河時的感慨。李白如果“穿越”到1200多年后的今天,看到渭河時不知該做何感想。 20世紀80年代以來,渭河受到嚴重污染,至今仍未恢復生態功能。過去十年,陜西重拳治渭,關停、搬遷企業無數。如今,工業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城市生活污水又對渭河構成新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環保廳了解到,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已經圓滿收官,三年行動方案確定的主要目標如期實現,渭河干流水質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據了解,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渭河干流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大幅度下降,2014年,干流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較2011年下降32.9%,氨氮下降45.2%。干流水質目
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15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和縣城具有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城區實現污水全部收集和處理,地級市85%,縣級市70%),縣城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70%,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30%;直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今日向媒體通報,環境保護部近日會同發展改革委、監察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部門分別重點流域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22省區市”)水污染防治“十一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實施情況進行了考核。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近年來,陜西省環保系統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緊緊圍繞服務科學發展、提升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三大任務,突破難點、抓住重點、創造亮點、應對熱點,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半年來的
十一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2019年12月25日印發,自2020年3月24日起實施。 《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 91.1-2019);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安裝技術規范》(HJ 353-2019);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等)驗收技術規范
陜西省河長制啟動暨無定河綜合治理動員大會近日在西安渭河河畔和榆林綏德無定河防洪工程施工現場以視頻會議形式同步舉行。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任總河長,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副省長馮新柱任副總河長。8位省領導擔任省級河長。 胡和平在講話中指出,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
10月23日,陜西省科技廳組織召開了陜西省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成果發布會,5家單位共向社會發布了8項環保產業重大技術創新成果。 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5家陜西省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單位,對近期取得的環保科技成果進行發布。其中
綠色生態長廊,正在渭河沿岸興起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李白當年登臨終南山,北望渭河清波,感慨不已。在近現代厚重的陜西文學里,渭河被描述為波瀾壯闊、秀色宜人。她每年向黃河注入百億立方米的水量,養育著母親河。但近年來,少有人愿意歌頌渭河,環境污染讓她的水質日漸污濁、沿河臟
回望2014年的環境監管執法,密、嚴、實的特點盡顯。密,是指環境督查活動密集;嚴,是指監管執法力度提升;實,則是指監管執法實效。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反復強調指出,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我們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常態。 新常態下,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一
記者從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支持實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等十大類項目,總投
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廳局主要負責同志研究討論2018年環保重點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環境報記者鄧佳攝 過去的一年,曬藍天白云的多了,在家鄉美景前留影的笑臉更燦爛了……藍天背后是滴滴汗水,幸福背后是滿滿付出。 嶄新的2018年開啟了環境保護事業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嚴守生態紅線,實行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全面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0.5%、1.5%、1.5%和6%。”2015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又一次對全省環境保護工作予以極大的關注,提出要重點通過實施“治污降霾·保衛藍天”、“深入推進大生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28日向媒體通報,環境保護部近日會同發展改革委、監察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部門分別對淮河、海河、遼河、松花江、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黃河中上游、太湖、巢湖、滇池等重點流域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22省區市”)水污染防治“十一五”專項規
記者從29日召開的陜西省水利工作會議上獲悉:陜西省決定用鐵腕手段對渭河進行污染防治,動員沿河兩岸的市縣政府和群眾,通力合作,用3年時間使河水變清。 據介紹,渭河陜西段全線綜合整治工程已于今年2月17日開工建設,目前施工進度超過預期。8月27日開工的南山支流防洪蓄水工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由中國化學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主辦,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于2018年6月15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學術會議由陳洪淵院士和楊秀榮院士擔任大會主席,旨在促進分析化學及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來自全國分析化學工作者、相關領域專家和學者們齊聚一
衛生填埋、焚燒、堆肥是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幾種常見方法。其中,衛生填埋是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指出,2015年填埋處置占我國垃圾處理方式的66%,在廣大西部省份這一比例高達90%以上,后期垃圾焚燒產生的爐渣也要進入填埋場。所以,生活垃圾填埋場是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今日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主持會議。 徐紹史在講話中指出,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目標形勢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