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受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委托,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會同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承擔2016年度生物領域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評估工作。根據《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年度評估工作的通知》(國科基函〔2016〕9號)的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估材料準備 1.請依據《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國科發基〔2014〕124號),組織你單位的參評實驗室(見附件1)準備評估材料。本次評估周期及各項數據采集時間為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評估材料中不得出現《國家科學技術保密規定》中列舉的屬于國家科學技術涉密范圍的內容。 2.評估材料包括評估期內的年度報告、五年工作總結報告和國際學術影響力和競爭力評分表。其中,年度報告由國家重點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不需要由實驗室提供);五年工作總結報告由實驗室根據評估期內每年提交的年度報告編寫(格式見附件......閱讀全文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年度評估工作的通知 江蘇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教育部科學技術司、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技教育司、國家林業局科學技術司、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訓練管理部院校局:
各有關單位: 受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委托,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會同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承擔2016年度生物領域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評估工作。根據《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年度評估工作的通知》(國科基函〔2016〕9號)的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0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健康科技智庫在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全球科研機構產出評價暨2018π指數系列報告”。該系列報告主要包括π指數年度報告、2012-2016年π 指數趨勢分析報告、生物與醫學領域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π 指數分析報告以及新研制的201
5月11日,2016年度生物領域和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通氣會在京召開,會議通報了評估工作準備情況并就評估指標體系、分組等事項征求7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意見。生物中心黃晶主任、科技部基礎司郭志偉副司長、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輪值主席饒子和院士、生物中心肖詩鷹副主任和黃瑛副主任
2020年3月初的一天,武漢戰“疫”正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帶來了一種治療新冠肺炎的新型干細胞藥物。 干細胞藥物,即便對很多專業醫學人士來說,也是個新鮮事物。“干細胞是什么?”“有用嗎?用了會有什么后果?”“做可以,你們要承擔所有責任!”這支來自干細胞與生殖生物
自1月22日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已先后公布了16個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其中與生物醫學相關的共7個。具體如下: 備注:血管穩態與重構的調控機制重大研究計劃擬資助總直接費用并未在指南中直接標出,是根據信息計算所得 何為“重大研究計劃”? 據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
關于公示2016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高等學校: 依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6年9月至12月,我司組織實施了教育部
關于開展2016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綜合評議工作的通知 有關高等學校: 2016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農林、生命醫藥領域評估的會議初評和現場考察階段已結束。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教技〔2015〕3號)有關
政府對基因產業的支持,是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的一個利好因素。以2015年科技部首次召開“國家精準醫療戰略專家會議”為標志,中國在戰略層面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政府到2030年前擬投入600億元發展精準醫療。而基因檢測是實現精準醫療的基礎路徑。并且在之后的有關生物產業、科技創新的“十三五”規劃中,政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2016年度項目指南 一、設立宗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河南省人民政府自2016年至2020年共同設立第二期聯合基金(以下簡稱NSFC-河南聯合基金),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科技資源投入基礎研究,吸引和凝聚全國各地優秀科
中樞和外周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淋巴結、脾臟等)的免疫學特性,與人體重要疾病高發組織器官(如肝臟、腸道、肺等)的免疫學特性存在較大區別。這些組織器官由于具有獨特的結構、生理功能和組織微環境,含有獨特的細胞亞群和功能分子,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區域免疫特性,而且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與所在區域的眾多疾
5月22日,科技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納米科技”重點專項 與生物醫學領域相關。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
10年前,施一公在清華的實驗室剛剛啟動,開始第一個科學實驗。如今,他的實驗團隊于2015年發表的RNA剪接體結構已經登上了國際經典生物化學教科書的封面。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說:“2006年當我決定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職位全職回國時,有很多人疑惑不解。今日回頭看,再沒有人會懷
關于公布2016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參加現場考察實驗室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直屬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發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通告》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根據6月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優先發展領域,發布了“十三五”第一批26個重大項目指南。 6月,《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關于發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16〕53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中國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響與應對機制”聯合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及通告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
病原室的“大家庭”。病原室供圖 位于北京奧運村中科院生命科學園區的《致微》雕塑是為了紀念中國科學院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在全人類抗擊流感事業中做出的卓越貢獻。雕塑是一個被打開的藝術化處理的流感病毒,動態體現著“格物致知,匠心惟微”的精神。 病原室供圖 病原室團隊獲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對該項目的科學目標、核心科學問題、研究方向等進行規定。《指南》指出要充分發揮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特點以及學科交叉的優勢,引領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研究,為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的機制
華南理工大學校訓石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三會”吹響了把我國建設成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穿行于64載風雨鐫刻的時光隧道,以科教興國為己任的華南理工大學(下稱“華南理工”),始終著眼于國家和區域創新發展戰略需求,始終著眼于重大科技前沿問題,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勇立潮頭,揚帆致遠,打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在基礎研究、疾病防控、新藥創制等醫學與健康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科技創新對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逐步顯現。但是,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仍不夠強,重要專利藥物市場被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獲得了2018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基金獎。譚蔚泓院士 據悉,何梁何利基金是在中央領導同志親切關懷下,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共同捐資4億元
關于發布器官衰老與器官退行性變化的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6〕68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器官衰老與器官退行性變化的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報。 附件:“器官衰老與器官退行性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2016年度項目指南 一、設立宗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廣東省人民政府自2016年至2020年共同設立第三期聯合基金(以下簡稱NSFC-廣東聯合基金),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科技資源投入基礎研究,吸引和凝聚全國各地優秀科
系統生物學是以一種新角度從生物動力學系統出發進行研究的,其具有信息學科特點。在醫藥方面,它以生物網絡角度來分析疾病的原因。系統生物學使我們獲得了以前未知的信息。事實上,系統生物學和人類基因組計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新型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孕育了系統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的誕生又進一步
9月6日,貴州百靈發布了關于簽訂《技術轉讓合同》的公告。公告指出,公司與成都恩多施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多施”)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受讓恩多施一項基因治療項目(EDS01,重組人內皮抑素腺病毒注射劑)相關技術,技術轉讓費為5000萬元。 從官網了解到,成都恩多施生物工程技術有限
血管穩態與重構的調控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通過對血管穩態與重構的機制中涉及的代謝、氧化應激、炎癥、生物活性物質、遺傳和表觀遺傳調控等問題的研究,深入探討血管穩態維持及血管重構的分子機制,揭示血管重構的本質,產生新的用于重大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干預策略和防治模式
5月26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最新一批(共14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征求意見稿)。其中,與包括:“數字診療裝備研發”、“精準醫學研究”、“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和“生物安全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實施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一詞,源于蛋白質(protein)與基因組學(genomics)兩個詞的組合,意指“一種基因組所表達的全套蛋白質”,即包括一種細胞乃至一種生物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 1994年澳大利亞的Marc Wikins首次提出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1997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詳情如下。 附1:申報相關要求和規定 附2:“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