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上的最新研究,循環腫瘤DNA與正常游離DNA在長度上存在差別,據此或可利用病人血液幫助開發檢測腫瘤DNA的液體活檢新技術。 液體活檢技術可以從血液中發現和診斷癌癥,還可以幫助監測癌癥復發,評估治療效果,但是這項技術仍然存在監測靈敏度的問題,大大限制了該技術的發展。美國猶他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相比于正常細胞的DNA片段,來源于腫瘤細胞的循環DNA長度更短。 文章作者Hunter Underhill表示:“根據不同來源的循環DNA片段長度不同,可以檢測到實體瘤的存在。” 研究人員在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小鼠模型中發現了上述現象。在研究中他們將人的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干細胞樣系導入小鼠腦部,隨后在血液中檢測到了人類ctDNA,他們對比了人類腫瘤來源ctDNA和小鼠正常游離DNA的差別,發現人類ctDNA的長度一般為134個堿基,而小鼠正常游離DNA長度一般為167個堿......閱讀全文
液體活檢臨床意義大,市場空間廣闊 檢測血液中的CTC和ctDNA對患者腫瘤進行診斷與監測的方法稱為液體活檢。該技術能夠解決臨床取樣的難點,滿足對患者高頻監測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檢成本低的優點。因此研發進展迅速。未來有望應用在腫瘤早期篩查、腫瘤患者動態監測、以及個性化用藥指導等領域,市場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1月18日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了一種名叫“CancerSEEK”的癌癥早期篩查新方法,只需要從檢測對象體內抽取一管血,便可檢測出8種癌癥。這一消息迅速“刷屏”,包括新浪醫藥在內的廣大媒體紛紛轉發。 首先得說,“CancerSEEK”作為液體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1月18日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了一種名叫“CancerSEEK”的癌癥早期篩查新方法,只需要從檢測對象體內抽取一管血,便可檢測出8種癌癥。這一消息迅速“刷屏”,包括新浪醫藥在內的廣大媒體紛紛轉發。 首先得說,“CancerSEEK”作為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1月18日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報道了一種名叫“CancerSEEK”的癌癥早期篩查新方法,只需要從檢測對象體內抽取一管血,便可檢測出8種癌癥。 這一消息迅速“刷屏”,包括新浪醫藥在內的廣大媒體紛紛轉發。 首先得說,“CancerSEEK”作為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診斷中的常規程序,但新一代測序等現代技術,已經使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跟蹤腫瘤的組織起源。許多腫瘤會脫落細胞,稱為外泌體(exosome)的囊泡,也有DNA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的痕跡。最近的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可以作為標記物,來監測疾病的進展,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員在癥狀出現之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診斷中的常規程序,但新一代測序等現代技術,已經使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跟蹤腫瘤的組織起源。許多腫瘤會脫落細胞,稱為外泌體(exosome)的囊泡,也有DNA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的痕跡。最近的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可以作為標記物,來監測疾病的進展,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員在癥狀出現之
2015年,液體活檢被《麻省理工大學科技評論》評選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據Piper Jaffray預測,2026年廣義液體活檢全球市場總容量約326億美元,包括癌癥領域286億美元、無創產前診斷(NIPT)20億美元、器官移植20億美元。在眾多應用場景中,液體活檢在癌癥領域的應用占據超過85%的
編者按: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記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
以新型生物芯片為代表的自動化智能型醫療技術從腫瘤診療研究走向早期診斷及動態監控等臨床應用,成為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組成。其中,液體活檢是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癌癥早篩、預后監測、用藥指導、患者分層等領域均表現出十足的潛力,出現了大批重要臨床結果。 2018年已近尾聲,縱覽一年液體活檢助力精準
癌癥的耐藥性是今天癌癥治療的一大難題。臨床中經常可以遇到腫瘤組織在靶向療法后明顯變小,但不久又重新惡化。腫瘤學家一直希望能夠快速對患者體內出現的癌癥耐藥性機制進行檢測,從而可以確定其它種對腫瘤仍然有效的藥物。 近日,來自于Broad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2015年液體活檢技術被MIT科技綜述雜志(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的
2015 年,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評出的2015年度的十大突破技術中,液體活檢技術赫然在列。2017年,這項技術又榮登《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所評選的十大新興技術之首。這項非侵入式的新型檢測技術,正在疾病篩檢等領域獲
循環DNA是一種無細胞狀態的胞外DNA,存在于血液、滑膜液和腦脊液等體液中,其主要是由單鏈或雙鏈DNA以及單鏈與雙鏈DNA的混合物組成,以DNA蛋白質復合物或游離DNA兩種形式存在。早在1947年Mandel和Metais就發現了循環核酸;30年后Leon等人的研究表明腫瘤患者外周血清DNA水平
循環DNA是一種無細胞狀態的胞外DNA,存在于血液、滑膜液和腦脊液等體液中,其主要是由單鏈或雙鏈DNA以及單鏈與雙鏈DNA的混合物組成,以DNA蛋白質復合物或游離DNA兩種形式存在。早在1947年Mandel和Metais就發現了循環核酸;30年后Leon等人的研究表明腫瘤患者外周血清DNA水平
有這樣一個人,她號稱可以用一滴血檢測幾百項生理指標,被稱為女版喬布斯。 就在近日,她的百億驚天騙局被世人揭穿并最終宣告破產,她就是在朋友圈引起軒然大波的伊麗莎白,而這項技術便是液體活檢技術。 幸而這只是個別極端,我國東南大學團隊研制的癌癥檢測儀,已經可以僅憑一滴血就完成16項癌癥篩檢。那么
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2015年液體活檢技術被MIT科技綜述雜志(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孫佳姝課題組在基于腫瘤細胞外囊泡膜蛋白檢測的腫瘤液體活檢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Low-cost thermophoretic profiling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urface proteins for the e
少量體液、迅速檢測、價格低廉,易活生物希望借此可以顛覆癌癥檢測方式。多家投資機構測算,液體活檢的潛在市場可達數百億元。 2月14日,在2016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AAAS) ,易活生物CEO廖瑋、易活生物首席科學家David Wong宣布,借助公司開發的基因測序技術,只需少量體液就能迅速檢測
第十四屆全國大腸癌學術會議期間,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表示:“目前,ctDNA(循環腫瘤基因)這種檢測技術在臨床已經開始應用,常常用在檢測腫瘤治療藥物反應、監測腫瘤耐藥突變、評估手術效果等方面。” 無獨有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在第一屆海峽肺癌國際高峰論壇暨第六屆肺癌精準診
第十四屆全國大腸癌學術會議期間,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表示:“目前,ctDNA(循環腫瘤基因)這種檢測技術在臨床已經開始應用,常常用在檢測腫瘤治療藥物反應、監測腫瘤耐藥突變、評估手術效果等方面。” 無獨有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在第一屆海峽肺癌國際高峰論壇暨第六屆肺癌精準診療研
數字PCR簡介 數字PCR(Digtal PCR)是一種核酸定量精密檢測的新興技術手段,于20世紀由Vogelstein等提出。它是將稀釋后的核酸模板分配到大量不同的反應單元中,使每個反應單元中有一個或沒有核酸。利用PCR擴增的同時,加入可檢測熒光。待擴增結束時,使用統計學方法采集每個反應單元
作為體外診斷的一個分支,液體活檢是指一種非侵入式的血液測試,能監測腫瘤或轉移灶釋放到血液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和循環腫瘤DNA(ctDNA)碎片,是檢測腫瘤和癌癥、輔助治療的突破性技術,目前已逐步進入臨床,國內最新進展是藥監局批復格諾生物的肺癌CTC 試劑盒,帶動行業進入應用。 液體活檢的優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孫佳姝課題組在基于腫瘤細胞外囊泡膜蛋白檢測的腫瘤液體活檢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Low-cost thermophoretic profiling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urface proteins for the e
《ASCO年度報告:2015臨床腫瘤學進展》中,液體活檢技術被列為腫瘤治療領域下一個十年趨勢之一。ctDNA作為液體活檢的首選已逐漸從科研走向臨床。而歐盟批準將ctDNA檢測用于易瑞沙的伴隨診斷則更是標志著ctDNA臨床應用的大規模實現。 那么什么是ctDNA?它來自哪里?有什么特點?ctDN
液體活檢:強大的癌癥診療新手段,蘊含巨大的市場機遇 癌癥,已成為現代社會日益關注的新焦點。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以及環境等多種因素正推動癌癥高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范圍內1/6的人口死亡源自癌癥,大約有1/2的人會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引發各種各樣的癌癥。癌細胞是基因發生突變的細胞;為了研究
液體活檢:強大的癌癥診療新手段,蘊含巨大的市場機遇 癌癥,已成為現代社會日益關注的新焦點。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以及環境等多種因素正推動癌癥高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范圍內1/6的人口死亡源自癌癥,大約有1/2的人會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引發各種各樣的癌癥。癌細胞是基因發生突變的細胞;為了研究
自從在血液中循環的DNA被發現以來,那些來自惡性腫瘤的游離DNA(cell-free DNA,簡稱cfDNA)就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近年來,圍繞游離DNA的一些挑戰正逐漸被攻破,而這些研究成果也正逐步轉化為臨床應用。GEN網站近日介紹了這些進展。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Geoffrey
該技術僅需抽取人體外周血,通過捕獲這些微量ctDNA中的甲基化位點改變,即可精確檢測到肝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等高發癌癥的早期信號。 腫瘤在人體內如同器官一樣,不斷地有細胞生長和死亡。而在腫瘤細胞壞死或凋亡過程中會釋放自身DNA并進入血液循環。這些在人體內不斷流動的腫瘤DNA碎片,就是循環
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和企業的進入。目前,在行業上游儀器設備環節,國外企業競爭優勢顯著,而在國內的基因測序與應用終端領域華大基因競爭力強勁。但是,基因測序技術在終端應用領域還未實現完全推廣,未來發展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全景圖: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但尚未完全推廣 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