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敢燒今后不用燒河北秸稈綜合利用率高達95%
秸稈綜合利用力度大一分, 污染防控壓力就減一分。河北省把綜合利用作為解決秸稈焚燒污染問題的根本舉措, 加快推進秸稈“五化”利用,讓農民群眾由不敢燒向不用燒轉變。 據統計,2015年,河北省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為6176萬噸, 可收集量為5960萬噸, 秸稈綜合利用量為5635萬噸, 綜合利用率達到95%, 比上年增長8.2個百分點。 飼料化和肥料化占大頭 在剛剛收獲的麥田里,望著一地粉碎的麥秸稈,定州市號頭莊回族鄉唐家莊村農民馬地震沒有像往年那樣著急忙慌地拉秸稈整地。“今年這些秸稈有了好去處。” 負責給村民免費收拾秸稈的馬二虎告訴記者:“打好捆的小麥秸稈在牛飼料里,可以代替羊草。羊草每噸1200多元,而打捆麥秸每噸僅500元。養牛場當然更喜歡這種物美價廉的‘壓縮餅干’了。” “河北秸稈綜合利用中,肥料化和飼料化利用率最高。”河北省農業廳廳長魏百剛介紹說:“在肥料化利用方面,去年,河北全省完成小麥和玉米還田面積560......閱讀全文
農業秸稈焚燒困擾大氣污染防控
“十一”假期過后,北方多地再受霧霾侵襲,此輪霧霾讓農業秸稈焚燒成為“眾矢之的”,也讓公眾再次聚焦這一政府管理難題。 每年秋季,隨著糧食收獲接近尾聲,各地農村進入秸稈焚燒高峰期。國家環保部通報稱,近兩周在20個省(區)共監測到疑似秸稈焚燒火點862個,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污染防控形勢嚴峻。 中
伊春嚴格管控秸稈露天焚燒
圖片來源于網絡 伊春市環保局近日下達《關于做好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全市禁止秸稈露天焚燒時間作出規定。 據了解,每年的9月15日至12月10日、3月10日至5月15日為全市禁止秸稈露天焚燒期。各地應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對露天焚燒行為,依紀依法予以處罰并
焚燒秸稈致河南5城市空氣中度污染
昨天早上,省會鄭州被“霧”籠罩,而且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味道。據氣象人員稱,這兩天鄭州的煙霧太大,面積也很大,應是焚燒秸稈導致的。 而昨天是長假結束日,返程高峰期。許多開車回城的市民反映,高速兩側有人焚燒秸稈,京港澳、連霍、洛寧、鄭少等高速公路能見度降低,車輛通行受到影響。 秸稈
江蘇南京焚燒秸稈致空氣重度污染
因焚燒秸稈而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最近在江蘇南京引起關注。從9日晚間開始,南京市民發現,天空開始“霧蒙蒙的”,并伴有秸稈焦糊氣味;10日白天,天空已被層層淡黃色“霧氣”籠罩。 南京市環保局網站9日發布的實時空氣質量信息顯示,當晚7時污染指數上升到272,達到中度重污染級別;
耕地污染重在防控
有報道稱,我國耕地土壤污染規模呈擴大之勢,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毒米、毒菜事件時常發生。耕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不僅會造成經濟效益的損失,更會發展成為難以恢復的生態危害。土壤污染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感覺滯后性和累積性。土壤一旦受到污染,不僅治理難度很大,而且成本很高。因此,必須強化污染防控。
讓秸稈變廢為寶 杜絕秸稈焚燒現象
“三夏”剛過,一些地方焚燒秸稈的黑煙又起,不僅污染環境,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通安全。禁止焚燒秸稈雖然已經喊了10多年,但年年禁、年年燒。一些村民們坦言,他們也不愿意燒秸稈,因為這會引起土壤板結。但是,麥收以后就要搶著插秧,眼看秸稈難以利用,又擔心誤了農時,只有一燒了之。 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
本輪污染與華北地區焚燒秸稈有關
昨天白天,本市持續空氣重度污染,空氣能見度很低。昨晚16時,城六區PM2.5濃度達到270微克/立方米,房山、門頭溝等西南部地區的污染狀況最為嚴重,PM2.5濃度為279微克/立方米。今天凌晨,本市刮起北風,擴散條件明顯轉好,今天白天本市的空氣質量恢復至二級良水平,明后兩天將持續一級優。這也意味
周邊露天焚燒秸稈致煙塵污染 成都緊急應對
四川省成都市上空今日出現大范圍的煙塵,城區能見度較差并伴有明顯煙味,經有關部門初步分析認為,此次煙塵污染系輸入性污染源所致。 根據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監測結果,今日凌晨1時起,成都市南面天府新區、雙流縣、新津縣國控點位顆粒物濃度開始持續快速上升,至早上6時,空氣質量已達到重度污染級別,7
秸稈焚燒之困怎解?
環境問題是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的一件大事。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保障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周邊省份全部加入到空氣保衛戰中。事實上,由于前些年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高速發展,曠日持久的霧霾天氣席卷全國多個城市,現在環境治理成了各級政府的一
石家莊秸稈“零焚燒”
每年夏收、秋收季節,秸稈焚燒就成為讓政府部門大傷腦筋的事,許多地方年年發禁令,年年燒不停。而據環境衛星監測,河北省石家莊市連續6年沒有秸稈焚燒著火點。 石家莊是我國北方主要糧食產區,農民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每年夏、秋兩季農作物約有1000萬畝,年產秸稈900多萬噸。近些年來,這里探索了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