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億元工業明膠流向8省變“作料”
餐桌上的香腸、涼皮、皮凍,竟來自臭氣熏天、蒼蠅遍布的黑窩點;工業明膠、工業大粒鹽化身“作料”。遼寧營口警方近日破獲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獲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端掉7個黑加工點。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7個黑加工點的背后,是價值近億元的工業明膠流向全國8省數百個市縣(區)鎮。“黑心食品”帶來的不僅是揪心,更有連串追問:有毒有害食品“暢銷”市場3年為何無人察覺,“強打”之下食品犯罪為何“冒頭”不斷? 工業明膠化身“作料” 黑窩點制作香腸、涼皮等半成品,重新包裝后銷往市場 在營口市老邊區一處不到300平方米的簡陋院落中,窗戶全部被塑料布封死,院內3口鋁鍋,工業明膠、亞硝酸鹽、工業大粒鹽裝在白色塑料袋,堆在一側。 “滿屋子綠豆蠅,臭味嗆得我辣眼睛,連吐好幾口酸水。”營口市公安局老邊分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錢瑞青告訴記者,他們經過偵查發現,每天凌晨,院內都會支起柴火燒制,鋁鍋內肉皮翻騰,臭氣熏天,香腸、涼皮等半成......閱讀全文
何為工業明膠?
工業明膠。資料圖 工業明膠是一種從動物的結締或表皮組織中的膠原部分水解出來的蛋白質。它具有許多優良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如形成可逆性凝膠、黏結性、表面活性 等,在食品工業中廣泛地用作膠凍、乳化劑、穩定劑、黏合劑和澄清劑等。 基本信息 工業明膠,一種精
8款阿膠產品均不含工業明膠 明膠阿膠難分辨
2012年,中央電視臺曝光了部分藥企使用工業明膠制作藥物膠囊的內幕,波及阿膠行業。今年央視“3?15晚會”再次曝光工業明膠問題,再次關發關注和爭議。在關于工業明膠的質疑中,阿膠產品也曾被波及。 那么,究竟阿膠中是否混入了重金屬“鉻”嚴重超標的工業明膠?今年3月底,《消費者報道》以
工業明膠替代食用明膠 專家支招買貴的避風險
4月9日,微博上瘋傳老酸奶、果凍類食品添加了工業明膠,不要食用。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微博)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范志紅稱,規避這類風險的最好辦法就是買大品牌中的中高檔產品,因為大品牌的企業不會為了這點小利冒太大風險。 范志紅稱,根據網上的信息,每公斤食用明膠為25元,合每克2.5分錢。酸
工業明膠“毒膠囊”吃壞了患者
牟取暴力的不法企業以工業明膠代替食用明膠為原料,生產藥用膠囊,并出售給制藥廠商,最終進入患者腸胃,危害身體健康,這起2012年初被曝光的“毒膠囊”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毒膠囊的毒緣自鉻超標,而鉻來自工業明膠,沿著這種加工鏈條,人們的目光開始聚焦在原料的源頭---含鉻皮革邊角廢料。含鉻皮革碎料由于其資
老酸奶被指添加工業明膠 企業稱是用食用明膠
相關企業紛紛澄清,老酸奶和果凍中所采用的都是食用明膠,對身體無礙 新聞背景 央視主持人趙普在9日11時4分,發出了這樣的微博:“轉發來自調查記者的短信。同志們:不要再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這條語焉不詳的信息被網民瘋轉。隨
王石川:工業明膠到底流向何處
違規用工業明膠冒充食品添加劑或藥用明膠,這早已不是新聞,但耳熟能詳的知名藥企也卷入其中,著實令公眾憤怒。4月15日,9家藥廠生產的13 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鉻超標被曝光,最高超標90倍。隨后,修正藥業、通化金馬官網被宣泄不滿的黑客攻擊。4月16日,9家藥企中唯一的上市公司通化金馬跌幅
食品中的工業明膠遭遇檢測難
消費者買老酸奶,沖的就是其營養價值,不過最近傳言說老酸奶,是由皮鞋下腳料制作而成的,您還敢喝嗎? “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昨天,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微博上曝出言論,幾小時內瀏覽量達到十三萬次,盡管這則微博昨夜被悄然刪除,不過還是引起軒然大波。記者來到蘇州的一家超市,只
工業明膠制老酸奶?公眾期待權威檢測
老酸奶、果凍和破皮鞋,本應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是,10日有幾條微博卻將三者聯系在一起。央視主持人趙普和經濟觀察報一記者先后發表微博稱,“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凍了,內幕很可怕”,“哪天你們扔了雙皮鞋,轉眼就進你們肚子了”。兩條微博迅速發酵,醞釀成微博上一場對于老酸奶和果凍可能使用工業明膠的質疑。
工業明膠基本用途及適用技術標準
工業明膠。資料圖 工業明膠是一種從動物的結締或表皮組織中的膠原部分水解出來的蛋白質。它具有許多優良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如形成可逆性凝膠、黏結性、表面活性等,在食品工業中廣泛地用作膠凍、乳化劑、穩定劑、黏合劑和澄清劑等。2012年4月,網傳老酸奶和果凍里
造假窩點用甲醛和工業明膠制造翅絲
本報9月12日訊 一翅絲造假窩點不顧市民死活,竟然用甲醛、工業明膠等有毒的工業化工原料生產“翅絲”。10日晚,質監人員根據市民舉報,一舉搗毀了這個黑心的造假窩點,現場查獲成品假翅絲1000余公斤。 9月10日下午,濟南市質監局稽查局接市民舉報稱,在槐蔭區小董莊一農家院內,一伙人正在使用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