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與上海深化院市合作共推量子信息和成果轉化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院市合作座談會暨簽約儀式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會議旨在深化中科院與上海市的院市合作,將量子信息國家實驗研發平臺作為雙方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推動量子信息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上海市副市長周波等相關領導出席座談會與簽約儀式。 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首先向與會代表就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意義、國家布局、研究現狀和產業轉化前景等內容做了介紹。 在隨后的交流中,中科大校長萬立駿與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分別就中科大及上海市推動量子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轉化工作開展情況做了交流探討。 楊雄表示,上海將全力以赴支持量子信息技術進一步的研究和產業化發展。他指出,上海市與中科院在多年的合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提高水......閱讀全文
中科院與上海深化院市合作共推量子信息和成果轉化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院市合作座談會暨簽約儀式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會議旨在深化中科院與上海市的院市合作,將量子信息國家實驗研發平臺作為雙方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推動量子信息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
中國科學院搭建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把望遠鏡發射到太陽和地球連線遠端、距離地球約140萬公里的觀測點,將地球本身作為太陽與望遠鏡之間的遮擋物,高精度觀測太陽日冕這一長期困擾天文學界的難題就有望得到解決。 這并非科幻電影的情節,在17日至19日深圳舉行的第一屆“率先杯”未來技術創新大賽決賽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研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量子信息勿過分炒作
“有人宣傳說量子什么技術馬上可以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不對的,量子技術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早。”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顛覆性創新技術主題論壇”上就量子計算機相關主題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近幾年量子信息“炒作太過分”。 “量子世界確實神奇
騰訊量子實驗室張勝譽:量子技術成果轉化難在哪?
“量子技術成果轉化難嗎?很難,需要的時間很長,不確定性很大。”1月12日,騰訊量子實驗室負責人張勝譽在2020騰訊青少年科學小會上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如是說道。張勝譽 在他看來,量子計算門檻高、目標宏大、意義深遠,因此難度也不是一般地大。 張勝譽于2017年從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職的崗位上
從離子學到量子離子學的生物信息轉化技術
傳統的神經記錄技術是基于從離子學到電子學的生物信息轉換,雖被廣泛研究,但其在神經科學和腦科學領域進展很小。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江雷將生物孔道中離子和分子以單鏈的量子方式快速傳輸定義為“量子限域超流體”(Sci. China. Mater., 2018, 61
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級研討班舉辦
5月10日至13日,中國科學院所級領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級研討班在蘇州舉辦。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秘書長鄧麥村、院地合作局副局長孫殿義、國科控股副總經理索繼栓,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馬明龍等領導出席了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鄧麥村主持。 鄧麥村首先介
中國科學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加大授權力度”的先行者
在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中國科學院迅速響應并下發文件,旨在推動政策盡快落地。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印發《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關于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對財政部此前發布的《關于進一
促進成果轉化法檢查:成果轉化積極性顯著提高
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自2015年8月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進行修訂以來,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數量大幅增長。報告指出,修訂后的法律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注入了新
醫藥成果轉化需“精準”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總體態勢良好,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技術創新成果顯著、企業實力顯著增強。然而,巨大的市場需求并未帶來我國醫療產業的超前發展,業內共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研與產業協同創新局面尚未形成,導致了創新資源和生產要素長期割裂,嚴重
江雷團隊提出從離子學到量子離子學的生物信息轉化技術
傳統的神經記錄技術是基于從離子學到電子學的生物信息轉換,雖被廣泛研究,但其在神經科學和腦科學領域進展很小。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江雷將生物孔道中離子和分子以單鏈的量子方式快速傳輸定義為“量子限域超流體”(Sci. China. Mater., 2018,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