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科學網站報道,目前,新加坡科學家在研究“微型大腦”領域獲得重大突破!他們在實驗室培育出微型版人類中腦,將有助于研究人員研制治療和控制帕金森氏綜合癥(PD)和人體衰老相關的大腦疾病新方案。 如圖所示,這是培養皿中的中腦類器官,黑色部分是神經黑色素,是人類中腦的主要標志。 這些微型中腦是科學家在實驗室培育出的三維微型組織,它具有人類大腦特定部分的一些性能。據悉,這是首次在類器官模型中探測到神經黑色素。同時,這項研究將揭曉活躍多巴胺神經細胞的功能性。 人類中腦是“信息高速公路”,控制著人類聽覺、眼球運動、視力和身體運動,它包含著產生多巴胺的特殊多巴胺能神經元。科學家指出,多巴胺能神經元對于管控功能、運動控制、動機、強化和獎勵行為具有顯著作用,高水平多巴胺將刺激肌肉活動和沖動行為,然而低水平多巴胺將導致反應遲鈍和帕金森氏綜合癥等失調混亂癥。同時,導致帕金森氏綜合癥的低水平多巴胺將顯著減少神經黑色素,導致患者出現退變性癥狀......閱讀全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探針技術進行多種疾病的研究,分享給大家! 【1】J Biomed Optics:新型探針有助于黑色素瘤的早期檢測 doi:10.1117/1.JBO.23.12.125004 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膚癌,每年全球有超過130,000人被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脂質分子介導的新壓力應答通路,這個通路可以用來治療亨廷頓舞蹈病。他們在Cell雜志上發表研究表明,一點多余的脂肪有助于降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比如亨廷頓舞蹈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癥。 亨廷頓舞蹈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癥都是大腦中異常蛋白累積引起的。在亨廷
阿茲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兩種最為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不過,兩者的病理特征、影響的大腦部位和臨床癥狀有很大的區別。在阿茲海默病患者腦內,由β淀粉樣蛋白形成的斑塊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經纏結導致了位于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的神經細胞死亡,使患者的認知和記憶功能衰退。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由α-synucle
阿茲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兩種最為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不過,兩者的病理特征、影響的大腦部位和臨床癥狀有很大的區別。在阿茲海默病患者腦內,由β淀粉樣蛋白形成的斑塊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經纏結導致了位于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的神經細胞死亡,使患者的認知和記憶功能衰退。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由α-synucle
阿茲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兩種最為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不過,兩者的病理特征、影響的大腦部位和臨床癥狀有很大的區別。在阿茲海默病患者腦內,由β淀粉樣蛋白形成的斑塊和tau蛋白形成的神經纏結導致了位于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的神經細胞死亡,使患者的認知和記憶功能衰退。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由α-synuclein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很多教科書中的理論知識及日常生活中的傳統觀點僅限于目前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然而隨著時間推進,科學研究在不斷在發展的同時,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會層出不窮,很多教科書中的觀點也會被覆蓋更新,很多傳統認知也會被替換。那么2018年都有哪些打破教科書或挑戰傳統認知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對201
由胚胎干細胞分化而來的神經群,在培養基中聚集成球狀。圖片來源:Brivanlou Lab/Rockefeller University 胚胎干細胞(ES)為生命的早期發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類似于天文學家們回顧宇宙大爆炸,生物學家們也傾向于在這類細胞中尋找生命起源的秘密。科學家們將
《生物技術-2007——第21版全球生物產業研究報告》(Biotech 2007——21st annual report on the industry)詳細地描繪了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全景圖,對目前的熱點領域和焦點問題進行了詳實的分析和闡述,是生物技術從業人士和機構審
如今,醫療成了蓋茨最看好的投資領域。 2017年,蓋茨個人及蓋茨基金會總共進行了22筆投資,其中有14筆來自醫療領域,占總投資事件的64%,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 在2018年1月9日的J.P 摩根大會上,蓋茨再次揭秘了其基金會的運作模式。 從微軟退休后,他一直專注于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性癡呆癥(AD)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人的健康,是最“昂貴”的疾病,甚至有學者認為,它比癌癥更可怕。 龐大的患者群隨之帶來的是巨大的用藥市場,巨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眾多藥企布局,包括諾華、強生、百健、禮來、輝瑞、羅氏、默沙東等等。據有關統計顯示,僅1998—2015年間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