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面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發展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已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目標,利用太陽能來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有望成為解決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田興友領導的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高琛課題組合作,在金屬/半導體光催化納米材料結構設計合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獲得了性能顯著改善的光解水制氫催化劑。該成果以Au–Pt alloy nanoparticles site-selectively deposited on CaIn2S4 nanosteps as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為題發表在《材料化學雜志A》(J Mater Chem A)上(2016,4,12630-12637)。 該工作的創新點在于,研究人員在前期工作基礎上(J Phys Chem C, 2014, 118, ......閱讀全文
第一作者:謝關才;通訊作者: 宮建茹 通訊單位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論文DOI:10.1021/acs.nanolett.8b04768 研究背景 向自然學習并力爭超越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主要由于植物分子光吸收等原因的限制,自然界光合作用的效率較低。相比之下,半導體具有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制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雜志。 光解水技術可以將太陽能轉換存儲為化學能,被視為解決全球性能源與環境問題的理想方式之一。光解水材料的吸光范圍是太陽能轉換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然而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熊宇杰課題組設計出一類具有原子精度殼層結構的助催化劑,在降低貴金屬鉑助催化劑用量的同時,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氫性能,為開發低成本、高性能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徑。該成果在線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
太陽能被認為是21世紀最清潔的能源,而光解水制氫是一種可以直接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氫能的途徑,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技術。助催化劑可以促進光生電荷分離和提供反應活性位點的作用,已廣泛應用于光催化領域中。盡管貴金屬鉑材料早已證實是一類優異的光解水制氫助催化劑,然而其高成本促使人們一直在尋找降低鉑用量
阿夫納?羅斯柴爾德教授在接受采訪。 以色列理工學院太陽能燃料集優研究中心(I-CORE)的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光解制氫方法,這種基于納米材料技術的發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氫成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電池技術,則可能催生制氫光伏產業,實現光伏發電和光解水制氫兩個綠色能源生產方式的結合。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團隊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的一項成果,吸引了國內外業界的廣泛關注。他們提出并驗證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分解水規模化制氫策略——“氫農場”策略,并創造了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效率的新紀錄。 “氫農場”策略類似于農場種莊稼,即春天大面積播種后
太陽能和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有望緩解當前全球范圍的能源危機。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是一種可以直接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氫能的途徑,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技術。光催化制氫技術是基于半導體帶間躍遷的一種作用機制,其實際應用目前主要受限于催化劑成本和能量轉換性能。有機半導體材料通常由自然界豐富的碳、氫、氮
太陽能和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有望緩解當前全球范圍的能源危機。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是一種可以直接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氫能的途徑,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技術。光催化制氫技術是基于半導體帶間躍遷的一種作用機制,其實際應用目前主要受限于催化劑成本和能量轉換性能。有機半導體材料通常由自然界豐富的碳、氫、氮
氫氣兼具高燃燒值和無污染兩大優勢,是最理想的綠色清潔能源。利用取之不竭的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是一種最為理想的制氫技術,此技術的核心和瓶頸在于開發高效的可見光響應半導體光催化劑,長期以來面臨著巨大挑戰。 鑒于半導體光催化劑的發展現狀,結合材料科學和納米科技的發展前沿,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眾所周知,氫氣是一種非常清潔且可儲存運輸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備氫氣已成為一種備受關注的清潔新能源技術。半導體催化劑在光解水制氫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俘獲光能、降低反應勢壘、減少能耗、加快反應速度等。硅材料作為地球上豐度最高且應用最為廣泛的半導體材料,早已有報道預言可用于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繆春輝在導師葉長輝研究員的指導下,通過設計微納結構氧化鐵材料、對氧化鐵摻雜以及異質結結構等一系列手段,顯著提高了氧化鐵光解水效率。 在環境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很有必要,相對于太陽能核能等其他能源,氫能的來源和
光熱催化是在光催化的基礎上同時加熱,或在熱催化的基礎上同時進行光照以達到共同催化目的的一種新型催化手段,是當前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文章介紹了光熱協同催化在能源合成領域的應用,包括光熱催化CO加直、光熱催化CO還原、光熱分解水制氫等。研究發現,光催化與熱催化耦合確實能夠高效驅動反應的進行,明顯改善
熱催化是在光催化的基礎上同時加熱,或在熱催化的基礎上同時進行光照以達到共同催化目的的一種新型催化手段,是當前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文章介紹了光熱協同催化在能源合成領域的應用,包括光熱催化CO加直、光熱催化CO還原、光熱分解水制氫等。研究發現,光催化與熱催化耦合確實能夠高效驅動反應的進行,明顯改善了單一
氫能是一種非常清潔且可儲存運輸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制備氫氣已成為一種備受關注的清潔新能源技術。無機半導體材料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光催化活性物質,通常高光催化活性的半導體都具有寬帶隙,使其只能吸收紫外光等短波太陽光,而紫外光只占太陽光全譜的5%左右,造成了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困難。因此,非常有必
中國科技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熊宇杰課題組,通過與羅毅研究團隊的江俊和張群在材料設計與合成、理論模擬和先進表征中的 “三位一體化”合作,在光解水制氫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半導體-金屬復合結構中的半導體表面晶面,首次實現了半導體的內稟性電荷空間分布和半
目前全球面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嚴峻挑戰,發展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已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目標,利用太陽能來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有望成為解決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近日,應用技術研究所田興友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琛教授課題組合作,在金屬/半導體光催化納米材料結構設計合成研究領域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杰教授課題組,通過與羅毅研究團隊的江俊教授和張群副教授在材料設計與合成、理論模擬和先進表征中的“三位一體化”合作,在光解水制氫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半導體-金屬復合結構中的半導體表面晶面,首次實現了半導體的內稟性電荷空間分布和半導體-金屬間肖特基勢壘驅動的電荷
光電化學制氫原理典型的光電化學分解太陽池由光陽極和陰極構成。光陽極通常為光半導體材料,受光激發可以產生電子空穴對,光陽極和對極(陰極)組成光電化學池,在電解質存在下光陽極吸光后在半導體帶上產生的電子通過外電路流向陰極,水中的氫離子從陰極上接受電子產生氫氣。 半導體光陽極是影響制氫效率zui
固體催化是化學工業的基石,也是實現能源轉化、環境凈化和清潔合成的核心技術。創制先進催化材料是開啟解決能源、環境問題之門的金鑰匙。 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忠奎,帶領“先進催化材料”研究組,在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遼寧省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等的資
太陽能被認為是21世紀最清潔的能源,而光催化是一種可以直接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途徑,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技術。無機半導體材料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光催化活性物質,通常高光催化活性的半導體都具有寬帶隙,因而只能有效地吸收紫外光。由于紫外光只占太陽光全譜的5%左右,因此非常有必要發展能夠廣譜吸光并
前不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發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共同征集資助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的指南。期間共收到預申請簡表102份。 經初步審查,雙方確定74項通過預申請評審。基金委提示通過預申請簡表評審的申請人(請登錄基金委網站查詢)按照項目申請指南要求,于2011年11月15
記者3月20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高琛教授課題組最近利用光催化材料,研制出新一代空氣凈化器。這種凈化器不僅能夠有效濾除PM2.5,而且還可以去除室內裝修材料釋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揮發性有害氣體,空氣凈化能力比普通市售產品高2倍到3倍。 光催化材料,是一種在光照條件下能夠發生氧
2020年度市科委第二季度項目(課題)驗收公開清單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與金磚國家、埃及、日本、智利的國際合作項目初審結果,其中金磚國家146項、埃及82項、日本35項,智利25項通過初審,具體如下。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中華人民共和國
氫是一種有著很大應用潛力的新能源。西班牙海梅一世大學光伏和光電設備集團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有機裝置,僅僅用陽光就能用水生產氫。這些設備中使用的有機材料比現用的無機材料成本低,更高效也更具靈活性,但是當與水介質接觸時,它們的穩定性還存在些問題。一項發表在物理化學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提到,這些設備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琳瑯滿目的儀器設備,嚴肅認真的研究人員穿梭忙碌。這是分析測試百科小編對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第一印象。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于2005年4月成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材料、信息、
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專業(學科)評審工作已結束,共評審推薦省科學技術獎342項,其中,特等1項,一等51項,二等102項,三等188項。根據《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現將專業(學科)評審推薦的一、二、三等獎項目在安徽省科學技術廳網站上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后將提交省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