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產品中放射線和放射性同位素測試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引起日本核電站反應堆發生爆炸,全球各國都已在大氣中監測到此次爆炸的核污染物。 核電站管理方后續處理非常不力,反應堆核污染廢水發生泄漏至今,污染了當地及周邊的土壤、地下水和海域,已造成禽畜魚類體內輻射嚴重超標甚至部分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自4月4日晚間起,日本開始向太平洋排放1.15萬噸超標百倍的核污染廢水。而目前尚存數萬噸污染更嚴重的廢水有待處理,國際社會對日本的相關處理能力并不樂觀,日本是否還會采用同樣的低成本的廢水處理方式還需拭目以待。 核污染廢水對海產品的影響較之大氣核污染物對陸生動植物的影響更為直接嚴重得多。不僅嚴重影響排污口數十公里海域內的水生種群,還將通過洋流循環等影響全球水系。雖然這種作用將被逐步稀釋,但目前并不能預計這些核輻射廢水是否會造成海生動植物基因變異乃至污染整個食物鏈。 人體處于大劑量放射線照射的狀態下,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皮膚脫落、口......閱讀全文
海產品中放射線和放射性同位素測試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引起日本核電站反應堆發生爆炸,全球各國都已在大氣中監測到此次爆炸的核污染物。 核電站管理方后續處理非常不力,反應堆核污染廢水發生泄漏至今,污染了當地及周邊的土壤、地下水和海域,已造成禽畜魚類體內輻射嚴重超標甚至部分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自4
日本核污水襲來!中國各部門聯合,健全海洋輻射監測體系
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強行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研究表明,福島核污染水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無有效處理技術。有分析顯示,自排海之日起,相關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即可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大氣循環也可能將核污染水蒸發到云層,再化作雨水灑遍地球每個角
港媒:脆弱的海洋不應成為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的傾倒場
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 日本政府不顧多國及該地區漁業團體的強烈反對,堅持今年夏天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對此,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刊文稱,脆弱的海洋不應成為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的傾倒場。作者認為,即使是少量污染物也會在魚和人體內積累。更重要的是,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不應遭到破壞。 日本
日本福島縣首次發現核污染稻米放射性銫超標
日本福島縣政府10月24日發表消息說,對全縣今年新稻米的檢查后發現,須賀川市收割的稻米中,發現放射性銫的含量超過日本政府新頒發的食品安全標準10貝克勒爾,為每公斤110貝克勒爾。 福島縣政府稱,這是今年第一次發現超標的污染稻米,已經禁止其銷售流通。 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政府今年4月緊急設定
廣州將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主動開展應急監測
當地時間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此舉對海洋環境帶來的長期影響后果難測。盡管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在24日舉行的臨時記者會上表示,2023年度計劃排放約為3.12萬噸,但是福島積存的核污染水已超過130萬噸,預計未來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 如此
核污染水排海后-海鮮還能吃嗎?核輻射檢測儀熱賣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北京時間12時)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啟動排海。日本計劃今年排放31200噸,整個排海工作預計持續30年。 核污染水排放后,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海產品還能放心吃嗎?記者就此分別采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日本在反對聲中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新華社 發 對公海捕撈加強
日官員喝核污染凈化水-福島再現放射性物質
園田神情緊張 綜合外國媒體11月2日報道,為證明政府在凈化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性污染物方面所做的工作已經初見成效,日本政府官員日前在眾目睽睽之下喝了一杯經過凈化處理的核污染水,然而其緊張的神情和顫抖的雙手卻引發人們對水質更多的猜疑。此外,東京電力公司2日宣布,經檢測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
江蘇放射性監測范圍已擴大到土壤、飲用水、海產品
日本大地震后,核泄漏陰云始終籠罩。日本食品農產品污染超標的消息傳來,也令江蘇民眾有些擔憂,江蘇的飲用水、海產品會不會受到影響?記者昨日了解到,雖然目前全省輻射環境仍處于正常,但考慮到日本核輻射事故的不確定性,從3月25日開始,土壤、飲用水、海產品等都列入了輻射監測范圍
陳新軍:國家海洋監測和研究持續進行,不必過分擔心水產品安全
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顧多方反對,執意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工作。當天,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對海洋環境和漁業有何影響?它是否影響我們的食品安全?對此,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國家遠洋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新軍作出詳細解讀。 核污染水排海極
日福島核電站再爆隱憂“高輻射魚”超標2540倍
東京電力公司正計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20公里外的海域設置圍網,防止“高輻射魚”游到外海,并流入到海產品市場上威脅到民眾的健康與安全。 美國科學家此前曾警告說,由于輻射量維持高水平,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的魚類在10年內將不適宜食用。 本報訊 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近期
福島首輪核污染水排海結束,又預計第二輪?網友怒了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9月11日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首輪排海從當地時間8月24日下午1點03分啟動,到9月11日中午12點15分結束,首輪累計排放量為7788立方米”。 東電稱,預計第二輪排放的詳情在本月下旬公布。看到這個消息,網友怒了! “世界可以沒有日本,但不能沒有海
各方強烈反對:“核污染水排海是一種暴行”
8月27日,日本民眾在福島縣小名濱港附近舉行抗議集會,反對日本政府啟動核污染水排海。記者 岳林煒攝 連日來,日本政府無視公共利益、為一己之私單方面強行啟動核污染水排海,遭到日本國內及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批評。各方強烈敦促日本政府糾正錯誤決定,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以真誠態度同有關國家和利益攸關方善
日本核污排水,遭國際社會持續抵制
8月22日,日本政府舉行相關閣僚會議之后宣布,24日起日本將開始核污染水排海。數據顯示,目前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已經積存到了130萬噸,而且還在以每天100噸的速度增加。預計未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 排放核污染水,將引發難以估量的影響 來自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的教授,黃渤
緊急!韓國從日本進口糖果中發現致癌放射物-日本核污水進行第四輪排海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當地時間8日表示,對進口食品進行的放射性檢測中,在來自日本靜岡縣的糖果產品中檢測到了少量的放射性物質銫。報道稱,相關進口商原計劃進口約122公斤涉事糖果產品。但根據檢測結果,進口商取消了進口計劃。放射性銫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后,會在全身均勻分布,最容易引起造血組織損傷。
福島近海核污染趨重-新發現兩種放射性元素
3月18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03分)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的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福島第一核電站排水口附近海水中放射性碘的濃度24日再次超過百倍地高出法定值,且有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碲和釕被發現。日本文部科學省當天也稱,距福島核電站附近海域放射性碘超標,放射性銫也在大幅增加。 東京電力公司24日宣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給經濟復蘇添堵
日本政府強推核污染水排海是對民意的無視,也是對自身責任的推脫。海洋污染等環境問題既是事關人類健康的安全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日本強排核污染水入海不僅將嚴重打擊本國水產業等關聯行業,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隱憂。 如果說2011年由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核事故是“天災”的話,那么此次日本政府強推核污染水排海
打臉!超標2萬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020.shtm“福島核污水即使處理后,污染數值仍超標2萬倍”“福島核電站的多核素處理系統已發生多達8次故障”……6月15日和16日兩天,針對日本打算近日正式開始排放福島核污水入海一事,韓國政府連續發
國際觀察: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放存在重大風險
近日,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外的強烈反對,繼續強行推進核污染水排放計劃。日本核污染水對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長期影響尚不明確,大批量核污染水處理技術排放期內有效性和可靠性未經證實,日本政府單方面決定核污染水排放缺乏監管,導致福島核污染水排放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命健康構成重大風險,必須高度警惕。福島目前累積的核污
刪2加1,福島核污染水放射性元素檢測種類調整為29種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4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當天宣布,根據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建議,已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過程中的放射性元素檢測種類調整為29種,其中包含氚。此前,東電計劃對30種放射性元素進行檢測。本次修改中,刪除了兩種被認為影響較小的放射性元素鎘-113m和鋦-243,加入了對鐵-55的檢
日本教授:放射性物質不應釋放到環境中
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日本龍谷大學教授大島堅一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放射性物質不同于普通危險化學物質,采用化學處理難以將其去除;同時,關于放射性物質對海洋生態系統等的長期影響,人類還所知甚少。因此,放射性物質需要盡量在受控狀態下處理,不應釋放到環境中,這是最重要的。 這位環境經
專家:探討解禁福島食品要立足“核污染程度”
“相比空氣和海洋的核污染,我最擔憂的是土壤核污染。一旦受長壽命放射核污染土地生產的食物通過食物鏈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擴散,后果將十分嚴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彭光雄介紹,核污染進入人體并殘留的話會直接輻射人體肝臟、腸胃等重要器官。“一旦食用就變成一種內照射,是十分有害的。” 今年1月初,
罔顧民意“逆流”而行-三問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每年的6月8日是聯合國確立的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海洋星球:潮流之變”,旨在告訴公眾,人類活動對于海洋的影響,推動全人類共同守護海洋。然而,日本政府卻“逆潮流”而行,罔顧國際社會的抗議與不滿,執意強推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近期,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向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內部注入海水,而整個
日本公司曝大丑聞,這是輻射檢測儀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東京電力公司再被曝丑聞。日本媒體近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在外界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用難以檢測出放射性物質的儀器檢測核污染水,從而宣傳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東電用特殊儀器檢測污染水應付視察近日,日本當地媒體東京新聞的一篇報道再次使東電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報道稱,東電在外界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使用了難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威脅南美洲漁業資源
日本政府不久前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智利南方大學法學系環境法專家弗拉迪米爾·列斯科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這一決定可能直接或間接威脅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等南美太平洋沿岸國家的漁業資源。他呼吁日本承擔起預防污染的國際責任。 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稱其采用的“多核素去除設
日本強推排污入海-專家:核污染水未達排放標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55.shtm 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計劃,福島核污染水將于今年春夏之際開始向海洋排放。目前用于排海的部分設施已啟動運行。核污染水曾與熔化的核反應堆堆芯充分接觸,含有多種放射性核元素。將這種核污染水
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部分設備已啟動,中國外交部回應
“我們敦促日方從客觀和科學角度出發,以安全且符合國際義務、國際安全標準和國際良好實踐的方式處理核污染水,包括充分研究論證排海以外的其他處置方案。”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相關的部分設備已于17日啟用,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作出上述回應。據日本共同社日前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的部
加拿大三文魚檢測出放射性元素-專家稱源自福島核污染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海洋學專家近日表示,他們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魚身上,首次檢測到銫-134放射性元素,證明日本福島核污染已經擴散到北美地區。這是在歐美媒體近期陸續報道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出現遭到核污染魚類后,加拿大專家首次證實這一消息。央視駐多倫多記者前往維多利亞大學采訪了這位專家——杰伊·卡倫
多方反對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福島居民:惶惶度日
日本福島縣磐城市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僅有50多公里,這里曾是福島縣著名的港口和觀光城市,然而福島核事故以及后續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給這一切都蒙上了陰影。 織田千代常年居住在磐城市,和許許多多當地居民一樣,自從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后,她就加入了抗議的行列。兩年多來,每月
日本第三批核污水排海結束-累計超2.3萬噸核污水流入大海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當地時間20日中午宣布,福島核電站第三批約7800噸核污水排放完畢,此次排放從2日開始,排放量同前兩次相同,約為7800噸。這也意味著,已有超過2.3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 與此同時,福島核電站問題不斷,包括工作人員可能被核污水輻射等安全問題,持續引發日本國內外廣泛擔憂。 此前
國際社會持續反對日本推進福島核污染水排海
“極其自私的算計”(深度觀察) 盡管遭到廣泛譴責和質疑,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仍在推進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準備工作。日本國內及國際社會持續發出反對和批駁的聲音,認為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給全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危害。各方敦促日本方面撤銷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