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空氣和海洋的核污染,我最擔憂的是土壤核污染。一旦受長壽命放射核污染土地生產的食物通過食物鏈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擴散,后果將十分嚴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彭光雄介紹,核污染進入人體并殘留的話會直接輻射人體肝臟、腸胃等重要器官。“一旦食用就變成一種內照射,是十分有害的。” 今年1月初,探討福島進口食品解禁的相關新聞報道甚囂塵上,符合什么樣的標準中國才可能考慮探討解禁呢?為此,記者致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不過截至發稿均未收到回復。目前官方沒有公布相關消息。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我國國家質檢總局即發布進口禁令,至今禁止進口涉及福島及周邊10個地區生產的食品。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自2017年3月1日起實施,對食物中放射性物質檢驗的總則及多種放射性物質限制濃度進行了規定。 彭光雄表示,農副產品檢驗結果達到食品安全標準就沒問題。土壤抽檢......閱讀全文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在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后,在福島的中國人急劇減少,雖然全體在日中國人人口從2012年起開始恢復,但是福島要恢復到震前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在福島的中國人在2008年達到高峰,達5768人,但在2011年下降至3710人,2012年更下降到3527人。盡管 3.11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東京電力公司27日透露,福島核電站高濃度核污水泄漏很可能從7月9日前后開始。東電列舉證據稱,附近作業員遭受的輻射量從7月 9日前后開始上升。這是東電首次就地上儲罐污水泄漏提出具體的開始時間。發現泄漏是在8月19日,這意味著約有1個半月東電沒有察覺。 距離發現泄漏的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海洋學專家近日表示,他們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魚身上,首次檢測到銫-134放射性元素,證明日本福島核污染已經擴散到北美地區。這是在歐美媒體近期陸續報道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出現遭到核污染魚類后,加拿大專家首次證實這一消息。央視駐多倫多記者前往維多利亞大學采訪了這位專家——杰伊·卡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海洋學專家近日表示,他們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魚身上,首次檢測到銫-134放射性元素,證明日本福島核污染已經擴散到北美地區。這是在歐美媒體近期陸續報道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出現遭到核污染魚類后,加拿大專家首次證實這一消息。央視駐多倫多記者前往維多利亞大學采訪了這位專家——杰伊·卡倫
7年多過去了,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還在繼續。 據日本共同社近日報道,有關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向日本政府的小委員會匯報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經凈化后、所含放射性物質測定結果資料,發現有錯誤的問題,東京電力公司10月18日透露,對當初稱約有260處的訂正數進行詳查,結果發現實際有12
法國電視3臺日前播出了一部名為《福島:是否會造成全球污染?》的紀錄片,揭露了日本政府掩蓋核污染事實真相,每天向太平洋排放數百噸核污染廢水,以及歐美市場發現遭到核污染的海鮮等情況。 紀錄片披露,日本政府要求檢測儀器供應商修改儀器參數,使之“不那么靈敏”,導致對核輻射的檢測結果至少比正常值低2
近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第5號和第6號核反應堆實施廢爐。至此,該核電站的6座核反應堆全部予以報廢,這意味著福島第一核電站將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東京電力公司預計整個廢爐時間需要40年,需花費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 歷時兩月東電同意廢爐 福島縣第一核電
福島核泄漏噩夢在兩年后的今天仍在繼續。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21日上調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泄漏事故等級,至國際核能事故分級表3級,這意味著出現了重大異常情況。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此表示高度關注,日本鄰國要求日方給予解釋。分析人士稱,環境、食物、旅游等都可能因核污水受到影響。 東電19日稱
四年前的日本大地震,您可曾淡忘?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使得許多國家和地區對日貨、特別對來自核泄漏污染縣區的食品和農產品采取了禁止進口措施。近日,臺灣爆出有人將日本核污染區食品違規輸入臺灣并銷售,引起社會普遍關注。隨后,浙江溫州也發現了類似問題。羊城晚報記者提醒消費者,購買日本進口食品要仔細查看
本文導讀: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國專家反復強調,飄到美國的輻射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將很有限。 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
2011年3月,一場9級地震引發的海嘯襲擊了福島第一核電站,這場災難導致六座核反應堆中有三座出現事故。不出所料的是,2011年的這場核事故 向周圍地區擴散了大量的輻射物。為了測定核事故帶來的持續影響,2014年,科學家們進行了蝴蝶實驗,發現福島核電站周邊污染嚴重,動植物飽受摧殘。 2014年,
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就氣象條件與核輻射污染擴散問題、氣象服務在核事故以及環境應急響應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新華網和中國氣象局網站專門采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他們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專家咨詢組專家孫軍,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核應急工作專家組
1986年4月26日,位于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發生爆炸,造成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核災難。盡管30年過去了,但這場災難猶如一場難以熄滅的大火,仍帶給人們無盡的傷痛和反思。 渡盡劫波傷猶在。核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甲狀腺、血液系統和淋巴系統的病變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泄漏問題持續惡化,日本已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作了正式官方通報。 IAEA方面5日對外公開了日本方面所作的正式官方通報文件,同時附有日本政府提交的有關處理核污水的對策簡報,引發外界關注。 目前,日本核污水問題不但遠未得到根本控制,反而呈現進一
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泄露事件受到我國公眾的高度關注,“核恐慌”一度在國內部分地區蔓延。作為我國從事甲狀腺臨床和研究的專業學會,我們發表下述聲明,澄清核輻射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一、 我國環境尚未受到日本核泄露的影響 根據3月17日16時我
日本政府的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日前公布估算結果稱,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約有超過300噸污水流向大海。 分析認為,地下水是在核電站廠區內遭受污染并流出的。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正在考慮采取盡快抽取護岸附近的地下水以減少污水流出量的方法。據悉,截至明年9月,污水抽取量將達到約4萬噸。日本經濟產業省
8月1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試驗性地抽取福島第一核電站廠房地下核污染水,凈化后直接排放入海。此舉能否有效減少核污染水?會不會污染周邊海域?這些問題就連制定計劃的專家們也沒有把握。就核污水處置,日本《朝日新聞》認為,目前還看不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希望。 應對措施均未見成效 福島核事故發
近期,對于全球核能產業來說,似乎有些波瀾不驚,核工業的發展在各國既定的規劃軌道上或快或慢地推進,即使終歸“幾家歡樂幾家愁”,但也是屬于業界一貫以來的固有場景。然而,在常態的發展模式中,仍然有一些新的動向值得關注。 “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日本核電 日本的核能態勢是當前核能界繞不過的話
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與美國萊斯大學聯合研發出核污染水的廉價凈化技術,相關的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Carbon》科學雜志上。 該工藝采用的原材料有兩種:一種是被稱之為“C-seal F”的碳材料,現主要作為石油開采業中鉆井液添加劑來使用;第二種為自然界中的天然次石墨,兩種材料均成本低廉。采用氧化
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與美國萊斯大學聯合研發出核污染水的廉價凈化技術,相關的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國《Carbon》科學雜志上。 該工藝采用的原材料有兩種:一種是被稱之為“C-seal F”的碳材料,現主要作為石油開采業中鉆井液添加劑來使用;第二種為自然界中的天然次石墨,兩種材料均成本低廉。采用氧化
為向從日本歸來人員,提供核污染檢測,今天上午,解放軍307醫院核污染檢測中心正式啟用。截止到今天上午11時30分,約15名從日本返回北京的人員申請檢測核污染。 “第一批來檢測的是來自某電臺的記者,他們昨天晚上8點下了飛機就直接過來了。”解放軍307醫院劉素剛院長介紹。據了解,這兩名記者曾到
8月6日,在日本福島縣大熊,記者們參觀一處用來提取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樣本的水井。 兩年前,日本大地震中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兩年后,再爆出核電站內放射性污水日入海300噸。此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表進一步消息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設置的空氣測量儀測量出一定數值以上的放射性
福島核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很有一股“長期抗戰”的架勢。放射物質泄漏的源頭,至今還未確定;“搶險”作業一直沒有大的進展;核泄漏的程度和范圍越來越大……形勢發展的前景,很是不妙。 目前,不僅福島周邊十幾個都縣的大氣、土壤、海水和自來水受到了立體式侵害,就連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冰島、法國等國,
全是謊言”――針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日在阿根廷為東京申奧夸下海口:“福島核電站的污水已被全部阻擋在港灣0.3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完全不是問題”,日本J-cast新聞網10日如此評論。9日,負責運營福島核電站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召開記者會表示,即便設置了防護欄,也不能阻隔被核泄漏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泄漏問題,沒有影響到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但卻讓國內的漁民叫苦不迭。原因是,韓國從上月的6號,也就是整整一個月前就開始,宣布全面禁止進口日本8個縣的50種水產品。 按照韓國政府的公告,在福島縣等8個縣的水產品,無論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質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核安全事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發展,事關環境安全,事關公眾利益。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方針政策,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多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業績。日本福島
“福島核污染水外泄事件已經使日本處于‘國家非常事態’。日本政府應該宣布撤回此前‘福島事故已經平息’的發言,并在此基礎上宣布進入‘非常事態’”。日本眾議院議員、共產黨政策副委員長笠井亮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這樣憂心忡忡地表示。福島核污水事件被曝光,不僅吸引了周邊鄰國的關注
日前,由于國家能源委會議釋放出核電松動的信息,相關媒體圍繞核電存廢、內陸核電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其中,國研中心王亦楠老師的《內陸核電不適合我國國情》(附于文后)的文章觀點最為鮮明,引起了諸多共鳴和爭論。現針對王老師文中提出的幾點理由,稍談一點個人認識,以與商榷。 第一,關于核電安全技術
縱覽近期國際核能產業的相關消息,不難發現,日本是繞不過去的新聞熱點。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對于日本國內核電業來說,“利好的正向信息”占了大多數。 福島民眾“向常態生活回歸” 在這些信息中,有兩條小消息從側面反映了福島核事故的消極影響正在減弱。第一條是,日本福島縣農業部門官員5月22日證實
日本9級地震、海嘯及隨之引發的核泄漏,使民眾對核輻射的關注度大幅提升。解放軍307醫院核污染檢測中心的專家們今天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本核泄漏事件對中國影響甚微。民眾應科學客觀地了解核輻射相關知識,無須過度檢測及防治。 隨著從日本返回中國的人員增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