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跨國研究團隊日前宣布,成功利用生物DNA片段實現了金納米粒子的生長調控。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通過單一步驟對納米尺度的金屬材料進行可自定義精確結構設計和制備,有望創造大量具有先進功能及充滿結構藝術性的新型納米材料。 該研究將生物DNA應用于沒有生命的無機化學領域,通過對反應邊界條件的控制,令DNA控制金原子沿特定方向結晶和生長。通過調整DNA分子的數量和形態,最終能獲得具有不同形貌和結構的金納米顆粒:一些特定數量的直線型DNA調控合成出具有特定分枝數量的星狀納米顆粒;一些原核細胞質粒DNA調控合成出水母形態的金納米顆粒;另一些原核細胞中的質粒DNA則調控合成出金納米花,花瓣長度小于100納米,花莖直徑5納米。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小、也最有價值的金花。 定義金屬納米材料的結構意味著可以定義材料的屬性。由此,人們獲得了一種靈活的技術能力,能按照特定需求設計和制備金屬納米材料。在醫學領域,不同分枝結構的星狀......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DNA納米生物技術用于核酸遞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在納米尺度自下而上構建高度有序且具有奇異光學性質的等離子體結構,一直是納米光子學領域的重要目標。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結構精確可控的“DNA折紙術”(DNA origami) 構建了一系列精巧的二維等離子體納米結構。通過巧妙地將納米金粒子來橋連DNA折紙結構,可以像“七
在納米尺度自下而上構建高度有序且具有奇異光學性質的等離子體結構,一直是納米光子學領域的重要目標。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結構精確可控的“DNA折紙術”(DNA origami) 構建了一系列精巧的二維等離子體納米結構。通過巧妙地將納米金粒子來橋連DNA折紙結構,可以像“七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DNA納米生物技術用于核酸遞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藥物輸送系統是國際腫瘤研究的熱點之一,腫瘤靶向性藥物輸送體系的研究和應用更是癌癥治療研究領域中備受關注的部分。 近期分別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腫瘤靶向性藥物輸送體系方面獲得的新進展,并分別獲得了《美國國家腫瘤研究所雜志》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生物化學新聞專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7日,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和中國化學會(CCS)主辦的2017 年國際分析科學大會(ICAS 2017)光譜分析分會場的報告繼續進行。分析測試百科網注意到,本屆光譜分析分會場的報告從數量上來說,主體為拉曼及相關技術。光譜分析分會場主持人,韓國漢
2012年10月27-29日,第十一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在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化學會主辦,青島科技大學、臨沂大學承辦。此屆參會人員達1600余人,征集論文1500余篇,是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 大會上,汪爾康院士、俞汝勤院士、陳洪淵院士、姚守拙院士等專家學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共同主辦,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屬組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金屬組學的最新進展及未來展望。 9月11日上午,香港大學孫紅
經過多年的投入,納米技術已步入成熟。如今納米醫用材料正逐步出現在臨床與醫學實踐中。從商業角度來說,這一悉心培育的研究成果使生物醫學納米技術市場產值突破700億美元。而從實際應用來看,這意味著疾病靶向及治療的方法可能會發生變革。 &nb
導語經過十年的投入,納米技術已步入成熟。如今納米醫用材料正逐步出現在臨床與醫學實踐中。從商業角度來說,到2015年底,這一悉心培育的研究成果有望使生物醫學納米技術市場產值突破700億美元。而從實際應用來看,這意味著疾病靶向及治療的方法可能會發生變革。 納米級的膠體金在多重治療與生物科技應用
根據科技部官方網站的最新消息,由浙江大學教授湯谷平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平淵聯合研究的涂有納米粒子的細菌可以有效傳遞口服DNA疫苗,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摧毀癌細胞,這是首次將納米涂層用于口服DNA疫苗的體內細菌傳遞,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國際納米科學技術領域權威期刊Na
來自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項研究中指出,DNA鏈制成的納米結構可以用于封裝小分子藥物,并在特定的刺激下釋放藥物,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日的Nature Chemistry雜志上。 這項研究將有助于生物納米結構在藥物遞送方面的應用,也將為設計以DNA為基礎的納米材料開辟新的道路。
1000個科研組跟蹤納米新材料 目前在國內至少有1000個科研組在做納米新材料研究,幾乎國內設立材料專業的院校都或多或少涉及納米新材料研究 2013年科技盛宴——諾貝爾物理獎最大熱門是物理碳納米管和拓撲絕緣體。 納米材料再次被推向科技“之巔”,而在此之前,國內碳納米管已經實現商
在DNA模塊里鑄造納米顆粒,與日本農民在立方體玻璃箱里種西瓜如出一轍 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近日用金銀等材料鑄造出無機納米顆粒。這項重大突破或可對激光技術、顯微術、太陽能電池、電子器件、環境監測、環境試驗、疾病監測等領域產生促進作用。該研究相關論文9日刊登在美國《科學》雜志上。 D
2009年9月1日,1500名來自世界各地重要的納米技術專家聚集北京,參加論劍中國納米科學技術會議。“我國很早就重視納米技術和納米安全性。納米技術的發展,一開始就研究盡量減少潛在污染的方法,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與會的趙宇亮如是說。謙和與儒雅——這是采訪中趙宇亮給記者留下的印象。 趙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2013年8月4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主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協辦的“第一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美麗的大連舉行。會議期間來自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姚守拙院士、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9月14-18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和中國質譜學會網承辦的2020年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2020 CMSS)正式召開。16日,會議以元素分析與金屬組學、離子化及成像技術為主題,邀請了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呂弋、東北大學教授
核酸藥物的納米載運體系示意圖 近期,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的樊春海與黃慶課題組合作發展了兩種新型的納米載運體系。他們將具有免疫刺激效用的CpG寡核苷酸藥物偶聯到納米結構上,可以有效被哺乳動物免疫細胞攝取,并刺激后者產生免疫反應而釋放細胞因子。相關論文已于近日發表于納
材料設計領域通常遵守所謂的“愛迪生法”,其實這是指一個不斷嘗試錯誤,直至找到正確答案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系統的理論方法。有人認為,愛迪生利用當時的理論并付諸于嘗試法,是因為當時沒有合適的理論。而更好的方案應該是一種先驗的方法,即提前把想要的材料屬性、相應的結構設計確定下來。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美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由中國化學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主辦,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分析化學年會于2018年6月17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本屆學術會議6月15日開幕,持續三天,5個論壇,14個主題學術分會吸引了廣大專家學者近三千人的研討和交流,盛世壯觀。會議現場 閉幕式上由南
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光譜》雜志官網近日報道,芬蘭科研人員研究發現,DNA(脫氧核糖核酸)支架無需低溫環境,就能夠自組裝成固定模型,并將納米顆粒融合到功能性結構中,集成單電子器件。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納米通訊》雜志上。 DNA支架技術是納米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DNA分子除具有基因的
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光譜》雜志官網近日報道,芬蘭科研人員研究發現,DNA(脫氧核糖核酸)支架無需低溫環境,就能夠自組裝成固定模型,并將納米顆粒融合到功能性結構中,集成單電子器件。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納米通訊》雜志上。 DNA支架技術是納米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DNA分子除具有基因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1月1日,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在四川成都世外桃源酒店繼續召開。在第一天大會報告后,組委會安排了精彩的分會報道,光譜生物技術及應用分會場報告精彩紛呈,學者們綜合利用了分子光譜和原子光譜等多種手段,對生命體系進行高靈敏度、高選擇性
11月23日,應中國科學院光化學轉換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邀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研究員來理化所進行學術交流,并作了題為Organizing Nano-objects with DNA Origami: on the way from structures to functio
在納米材料領域,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納米尺度上采用一種獨特的三明治結構,開發出一種多壁碳納米管材料,其整體厚度還不到人類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卻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國家直線加速器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層復合材料的超導機制,并發現一種潛在的工藝能使石
我國科學家最近發現,銀納米粒子的形狀、顏色和光學性質都可以通過一種簡易、廉價、省時的方法進行控制。只要調節納米粒子的沉浸溶液的PH值,銀納米棱柱(nanoprisms)就可以變成納米圓盤(nanodiscs),同時提高粒子的光散射特性。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的《納米技術》雜志上。 進行該項研究
【導語】談起生物分析化學和分子診斷,不得不提起南京大學鞠熀先教授。鞠熀先教授從事生物分子檢測方法學的研究工作20余年,曾主持包括國家973計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在內的國家與省部級項目30余項,并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0月31日,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勝利召開,上午場大會報告后,下午場分別由東北大學王建華教授,廈門大學杭緯教授,湖南大學張曉兵教授,廣西師范大學趙書林教授等繼續帶來精彩報告。東北大學 王建華教授 &n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8年光譜年會開幕式暨40周年慶典在青島舉辦(相關報道:慶祝中國光譜40年 構建中國光譜新時代)。在第一天的大會報告之后(相關報道:古人學問無遺力 今有分子光譜百家鳴),組委會也安排了精彩分會報告。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為您帶來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