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稱福島核事故與切爾諾貝利不同
總部設在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12日說,盡管日本方面已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評價提高到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相同的最高級7級,但這兩起事故有著顯著區別。 負責核安全事務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丹尼斯?弗洛里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正在運行的機組發生了強烈爆炸,持續數日的大火和煙塵將大量放射性物質推至高空以及周邊大范圍環境。相比之下,福島核電站的各個機組在大地震發生時停閉,雖然此后也發生了爆炸,但是地點在包容堆芯的壓力容器外。 弗洛里還說,目前國際原子能機構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整體形勢評價仍然沒有改變,即形勢仍然非常嚴峻,但也出現了一些功能恢復的初步跡象,比如接通電力以及部分儀器儀表重新啟用等。 此前,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說,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總量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10%左右。該機構表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規模和死者數目等方面來看,“與切爾諾貝......閱讀全文
國際原子能機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已恢復供電
據法新社15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14日宣布,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已恢復供電。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先科曾于13日在社交媒體宣布,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電力供應已經恢復。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福島核事故與切爾諾貝利不同
總部設在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12日說,盡管日本方面已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評價提高到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相同的最高級7級,但這兩起事故有著顯著區別。 負責核安全事務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丹尼斯?弗洛里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正在運行的
國際原子能機構確定日本核事故超越切爾諾貝利
據臺灣《聯合報》22日報道,該報在日本獲悉的消息說,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即將把日本福島的核電站災害,提升到人類史上未曾有過的“第八級”,超越過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災害。 據稱,IAEA的秘書長天野之彌認為,日本核電站的災害,所噴出的輻射線量超越切爾諾貝利好幾倍,如果光是以切爾諾貝
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日核危機危害或趕切爾諾貝利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前副總干事、哈佛大學資深研究員海諾寧(Olli Heinonen)曾任職IAEA副總干事5年,現為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美國東部時間3月17日下午(北京時間3月18日凌晨),日本核危機升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前副總干事、
環保部:福島核泄量目前不及切爾諾貝利10%
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由原先確定的5級提升至最高的7級。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雖然已與切爾諾貝利事故“平級”,但從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規模和死者數目等方面來看,“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完全不同”。 中國環保部從放射性排
核泄漏事故初步確定為4級-造成局部性危害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
數據顯示福島核電站泄漏量遠超7級標準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關于福島第一核電站釋放到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量,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估算為37萬太貝克(TBq),而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則估算為63萬TBq。兩項數據均遠高于劃定為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INES)7級標準的數萬TBq。 東京電力公司原子能及選址總部部長代理松本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所在地區輻射水平不會造成威脅
當地時間2月2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稱,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所在地區輻射水平低,不會造成威脅。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輻射測量值在當天早些時候出現了升高。烏克蘭監管機構表示,輻射值升高可能是由于重型軍用車輛攪動了被1986年事故污染的土壤。 國際原子能機構評估認為,監管機構
日本福島核泄漏放射量達到6級“重大事故”水平
福島核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很有一股“長期抗戰”的架勢。放射物質泄漏的源頭,至今還未確定;“搶險”作業一直沒有大的進展;核泄漏的程度和范圍越來越大……形勢發展的前景,很是不妙。 目前,不僅福島周邊十幾個都縣的大氣、土壤、海水和自來水受到了立體式侵害,就連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冰島、法國等國,
研究稱福島核泄漏事故釀史上最嚴重海洋污染
3月2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發現冒出黑煙,工作人員已迅速撤離現場。 綜合報道,法國核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IRSN)10月27日稱,因日本福島核事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射性元素銫總量達到27.1千兆貝克,釀成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海洋污染。 但該
福島核電站原子爐內壁或熔穿-發射性數值超7級
據日本媒體6月7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1日向日本政府遞交了一份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第1至第3核反應堆原子爐內的燃料棒,不僅已經熔穿了爐底,同時也可能熔穿了多處的爐壁,使得熔解的燃料棒沉積在原子爐的外殼與壓力容器(內壁)之間。此外,3·11日本大地震發生
俄羅斯稱吸取切爾諾貝利教訓--核電出口安全是賣點
25年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已經成為俄羅斯揮之不去的印記。1986年4月,當人們竭力阻止放射性鈾進入土壤的時候,前蘇聯物理學家里奧尼德?波爾沙夫(Leonid?A.?Bolshov)提出利用臨時堆芯收集器封閉熔融堆芯殘余,但最后卻沒有派上用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殘余物質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將新裝防護罩
1986年4月,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核反應堆由于操作失誤發生爆炸,導致放射性煙塵擴散,整個歐洲籠罩在核污染的陰影中。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日報道,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27周年之際,多國工程師致力于新建巨型防護罩,減少核輻射污染。 據了解,新防護罩耗資1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49
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報告認為核電站安全得到顯著加強
維也納消息:總部設在奧地利的國際原子能機構15日發表報告認為,核電國家2012年在加強核安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絕大多數核電國家2012年開展了核電站“壓力測試”,并額外采取了安全保護措施,包括核電站一旦發生停電事故后的應對等。在過去一年,相關國家的能力加強項目、企業資源規劃項目等得到建立或加強
日核電站污水泄漏持續惡化-通報國際原子能機構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泄漏問題持續惡化,日本已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作了正式官方通報。 IAEA方面5日對外公開了日本方面所作的正式官方通報文件,同時附有日本政府提交的有關處理核污水的對策簡報,引發外界關注。 目前,日本核污水問題不但遠未得到根本控制,反而呈現進一
日本將福島核泄漏事故等級提高為5級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3月18日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從4級提高為5級。這是日本迄今最為嚴重的核泄漏事故。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官員18日在記者會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2號和3號機組的核泄漏等級為5級,4號機組的核泄漏等級為3級。 本月12日,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
日本經驗教訓會使未來核能更安全
在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前,世界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核電站大事故:第一次是1979年3月美國三里島核電站2號機組事故;第二次是1986年4月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事故。 “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后,核能界吸取了很多經驗教訓,對核產業作了許多改進。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后,世界再一次吸取教訓,尤
環保部:福島核事故升級對我國環境影響很小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日前,日本福島核事故被提高到最高級別,環保部就此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問,日本福島核事故被提高到最高級別意味著什么?我國需要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核事件和放射
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稱核電站“扎堆退休”或致安全隱患
國際原子能機構一份報告草案說,各國核電站將在今后10年至20年間“扎堆退休”,可能給核安全和環境保護帶來嚴峻挑戰。 國際原子能機構本月初開始就“2010年核安全評估報告”草案征求各成員國意見。路透社3月24日援引報告內容報道,全球范圍441個正在運行的核反應堆中,不少建于上世紀七八十
日本七級核危機對我國有何影響?
圖為核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日本大地震后,福島核電站一直險情不斷,有關核輻射的陰云不僅沒有散去,而且更加濃重。截至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由原先確定的5級提升至最高的7級。至此,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與切爾諾
專家稱日本核電站“封堆”可能使狀況惡化
專家稱日本核電站“封堆”可能使狀況惡化 3月18日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的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到4號機組(從右到左)。??????? 3月16日,由日本自衛隊員在直升機上拍攝的照片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外墻已成碎片。
美牛奶檢出放射物-新加坡卷心菜超標
日本首相菅直人3月31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報廢。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日建議日本擴大這座核電站周邊居民的疏散范圍。 截至發稿時 死亡:11532人 失蹤:16441人 放射物超標4385倍 菅直人在與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志位和夫會談時說,福島第一核電站必須關停,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核能使用仍將持續增長
日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干事天野之彌(Yukiya?Amano)在維也納召開的理事會上指出,盡管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全球核能發展有所減緩,但預計未來20年核能使用仍將大幅增長。 天野之彌說,預計到2030年,全球新增核反應堆有望達90座到350座。這表明核能仍將持續
《自然》社論:重新審視核能建設
3月31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社論——《前車之鑒》(Lessons from the past),就此次福島核電站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核能利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福島核電站的搶險工作目前仍在繼續,其造成的政治余波正遍及日本乃至全世界。各國政府也由此開始
我國多地測出極微量放射物-不影響健康無需任何防護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昨天權威發布: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情況趨于穩定,周圍環境放射性水平呈繼續下降趨勢。 另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冰島、芬蘭、法國、瑞典、韓國、土耳其、俄羅斯、加拿大、菲律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防護罩再獲上億歐元建設資金
據俄新社12月4日報道,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承諾將為烏克蘭提供1.9億歐元額外資金,幫助烏克蘭完成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建造工作。建造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共需要資金7.4億歐元。2011年4月,在基輔舉行的國際捐贈大會上,40多個國家已經承諾提供5.5億歐元資金。 切爾諾貝利
福島第一核電站命運塵埃落定-16號機組全報廢
福島第一核電站命運基本塵埃落定。30日,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先后對其作出“報廢”的悲觀判斷。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讓人忙得焦頭爛額之際,又傳出福島第二核電站冒煙的消息。不過東京電力公司稍后表示,冒煙只是因為一個配電板出了問題。 此前幾天,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發現積水,水中有大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防護罩建設再獲1.9億歐元資金
據俄新社12月4日報道,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承諾將為烏克蘭提供1.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5億元)額外資金,幫助烏克蘭完成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建造工作。 建造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新防護罩共需要資金7.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2011年4月份在基輔(Kiev)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加裝新外殼-阻放射性物質外泄
11月27日,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工人們在觀察拱形鋼結構外殼的第一部分組裝過程。 1986年4月26日,位于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0公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爆炸,釀成了世界迄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當時蘇聯用混凝土等材料將4號反應堆密封,這個保護結構被稱為“石棺”。但“石棺
福島核電站周邊輻射堪比切爾諾貝利可能成死區
據香港《文匯報》31日報道,日本核廢料管理組織表示,在福島核電站周邊采集的泥土樣本中測出的輻射量已達到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水平,意味福島核電站附近范圍,有可能變成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后周邊生人勿近的“死亡區”。 該組織上周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在福島核電站20公里封鎖區范圍外的泥土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