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科技廳在廣泛征求產業部門、區內外有關大院大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組織凝練了“十三五”首批9個重大科技項目,于2016年12月29日舉行了啟動儀式。 首批9個重大科技項目研發總投入為2.6億元,其中自治區財政支持資金1.2億元,項目實施期限大部分為2016年到2019年,主要通過原始創新形成一批具有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創新成果,將極大提升寧夏相關產業和重點領域技術水平。9個項目中,農業領域有4個,一是“枸杞功效的重大基礎研究及功能產品研發”項目,將在分子生物水平上對枸杞有效成分的物質基礎、活性成分的功效和調控作用機理進行深入系統研究,旨在破解藥用和保健機理之謎,突破枸杞新藥創制、功能食品和保健品開發等重大技術瓶頸,獲得一套枸杞生物活性物質基礎大數據,制定一批國家新標準,推出一批枸杞精深加工新產品,建立一個高水平的國家枸杞研究中心,確保寧夏枸杞品牌及產業效益始終牢固占居全國領先地位;二是“枸杞高效低損智能化采收......閱讀全文
9月13日,科學技術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銀川舉行2018年部區工作會商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總書記在今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部區工作會商成效,議定今后重點工作。 會議由自治區主席咸輝主持,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科技部黨
11月15日,寧夏科技廳組織在銀川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召開了農業物聯網科技成果發布推介會,并正式啟動實施寧夏農業物聯網科技示范工程。該工程是寧夏科技廳貫徹落實寧夏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推進“四化同步”與“三產融合”,發展智能農業,進一步提升寧夏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推動寧夏特色農業轉
第十一章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圍繞推動地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地方在區域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優化發展布局,創新體制機制,集成優勢創新資源,著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引領帶動區域創新水平整體躍升。一、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持北京發揮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
近期,寧夏自治區圍繞能源化工、現代紡織、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產業發展重大科技需求,下達了16個重大科技項目,啟動實施2018年重大科技攻關行動,集中攻克一批產業重大技術,支撐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推進全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國家舉行如此隆重和高規格的科
寧夏圍繞企業科技創新,廣泛深入基層開展科技查新服務,打破了傳統的關起門來做科技查新工作模式,極大地強化了科技查新工作力度,為全區企業科技創新的持續發展和區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協助支撐作用。 一是作為全區主要綜合性科技查新機構,為國家各大部委、寧夏相關廳局的科技支撐計劃、成果轉化與
各位委員: 現在,我受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情況 2017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國科技戰線砥礪前行、勇攀高峰,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全時研發人員數量世
8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東北哈爾濱-長春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長春市召開。 論證會上,東北地理所所長何興元致歡迎詞。 8月18日,“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推進
4月11日,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中科院副秘書長、規劃戰略局局長潘教峰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分院調研。 路甬祥先后視察了武漢物數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子頻標院重點實驗室,武漢病毒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BSL-3實驗室,聽取了各研究所近期重點工作和未來發展思路的匯
近日,寧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專家對2018年申報的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項目進行了初評,共有69項目通過初評,自治區重大貢獻獎1項,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68項。2018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初評通過項目匯總表序號類別項目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1自治區重大貢獻獎枸杞新品種選育及提質增效綜合技術研究與
為了優化科技保險政策環境,推動科技保險業務快速發展,有效分散和化解科技企業在創新創業活動中的風險,寧夏自治區決定啟動科技保險試點工作,并從三個方面入手著力推進。 一是完善政策環境。制定下發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保險試點工作方案》、《寧夏科技保險試點工作實施細則》,明確了推動科技保險的主體、
為適應寧夏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科技條件技術平臺,對提高寧夏自主創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聚集科技資源、支撐科研活動方面,科技平臺把科研活動、學科建設和團隊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了集聚創新資源、承擔科技任務的開放式創新格局,提升了寧夏自主創新能力。2013年,寧
8月18日,“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推進會暨寧夏沿黃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啟動會在銀川召開。會上確定東西部科技合作首批簽約項目達104個。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志剛說,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視察工作時指出,越是欠發達
近日,由寧夏科技發展戰略和信息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寧夏科技規劃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研究》通過了專家組驗收。該項目首次構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科技發展規劃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提出了如何建立完善科技規劃評價體系、評價制度及如何促進科技規劃最大程度實施到位的政策建議,對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及規劃編
作為《科技日報》每年年終推出的盤點重頭戲,2013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評選活動今天正式啟動。科技日報社聯合中央主流媒體,評選推出漢能杯2013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旨在和廣大讀者一起重溫今年的重大科技成就與科技事件。 2013年,科技界在生物、航天、基礎物理等諸多領域均有重大發現和
國科發區〔2020〕336號 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
7月16日,寧夏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銀川召開。會議表彰了第十九屆中國專利金獎和2017年度自治區科技重大貢獻獎、科技進步獎獲獎代表。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出席會議并為獲獎代表頒獎,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咸輝講話。會議強調,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思想
從中國農科院獲悉,2012年,全院緊緊抓住國家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重大機遇,著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科研保障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在人才團隊建設、科研創新、科技興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頂天立地”重大科研成果相繼涌現 中國農科
6月4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吳秀章一行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洽談聚烯烴及新材料合作事宜。 化學所黨委書記王篤金對吳秀章一行到訪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化學所概況和已經在寧夏開展的相關科技合作,表示將進一步拓展與寧夏企業的合作領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科技助力。 吳秀章指出,寧夏近年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用于探索科技,實現技術變革的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近年來,科研設施與儀器規模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同時,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①專家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調研考察枸杞、葡萄發展情況 ②陜西灃東新區的智慧農業園區張行勇攝 專家在改良的渭河灘萬畝鹽堿地考察牧草收獲情況,研究制定利用牧草產業改良鹽堿地提升方案。張行勇攝■楊星科 馬 齊 陳志杰 張立新 張行勇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和必然過程,是一個國家現代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7月4日,第二十三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北方民族大學、寧夏材料研究學會承辦,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大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集團研究員王海舟,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農業大數據
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寧夏分中心生物芯片培訓班——打造一片屬于您的“芯”天地 生物芯片技術憑借著顯著的優勢和巨大的潛力,已經成為在醫學、農業、微生物等相關研究領域快速增長的一項重要技術。隨著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的不斷深入研究,生物芯片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已經廣泛應用于重大疾病預警
近日,由寧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合作實施的自治區科技攻關重大專項“L-賴氨酸最適底盤工程菌的構建及發酵條件控制優化”通過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項目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國賴氨酸發酵技術和工藝達國際領先水平,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國內唯一可以向歐盟出口賴氨酸的
寧夏林業所,這個地處西北內陸的科研院所,經歷了從瀕臨破產到起死回生的“涅 10多年來,這樣的故事不斷發生。正是科研院所轉制改革帶來的創新動力,引發了“破蛹化蝶”般的蛻變。 “從1999年開始,全國先后有1300多家應用開發類院所完成了企業化轉制。這些院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根
近日,2010年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寧夏太陽能開發利用及產業化發展研究》通過了結題驗收。 項目對寧夏太陽能開發利用及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等突出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針對產業鏈的不同環節,提出了寧夏太陽能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目標任務及關鍵路徑選擇;針對太陽能產業
日前,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發布《2017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整體能力的初步形成,是我國遙感應用領域的里程碑事件。 我國迄今為止發射了哪些高分衛星?它們各自有哪些看家本領?將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記者就此展開了采訪。
“贏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標。”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昆蟲學家郭予元生前最愛說的一句話。 5月29日凌晨1時25分,84歲的郭予元在北京逝世。 郭予元的一生,不為名利地位所誘惑,面對壓力愈挫愈強,這都源于50多年前給他自己定下的目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改變
8月29日,由中國工程院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攜手開展的《能源“金三角”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成果發布會在銀川舉行。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發布會后,李建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慧會見了周濟一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中國科協副主席謝克昌,中國工
搞了一輩子水保的朱清科平時話不多,可一聊起黃土地,馬上滔滔不絕。 項目“找上門” 這位60歲的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專心跑野外,從不跑關系要項目。 相反,國家重點項目總是主動“找上門”,國際合作項目也不例外。 ——主持“淳化黃土殘原溝壑區開發治理與農業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