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大霧紅色預警和霾橙色預警,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遭特強濃霧侵襲,涉及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持續時間長、程度嚴重的霧霾令公眾憂慮。 與此同時,有關蘭州有效治理霧霾的文章在朋友圈廣泛傳播:蘭州曾是霧霾深重的“黑蘭州”,是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經過短短三五年治理,穩定退出全國十大空氣重污染城市,迎來“蘭州藍”,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 一些網友追問:蘭州行,其他地方為什么不行?蘭州多位官員在接受“新華視點”記者采訪時表示,“窮省治污不靠錢”,靠的是“笨辦法”。那些“笨辦法”到底是什么? 20多年前頭頂“鍋蓋天”,也曾寄望“等風來”“鼓風機” 蘭州污染與華北霧霾成因不盡相同,但治污的復雜性、長期性卻非常相似。近幾年,蘭州穩定退出全國十大重污染城市序列。與之相伴,2013年至2015年冬季,當地呼吸道疾病就診病例同比下降27.3%、18.2%和7.5%。 20多年前,站在高樓......閱讀全文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12月2日至4日,受明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大面積區域性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遼寧等7省市,涉及到60多個城市。 環境保護部積極部署,于11月29日晚提前函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環保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霧霾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將近一周時間,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
環保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霧霾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將近一周時間,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
12月24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重新修訂印發的《河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了解讀。預案對秋冬季應急減排管控措施做出了較大調整,建立健全了應急減排差異化管理體系和正面清單制度,激發了企業治污減排的內生動力。 預警分級去掉藍色調整為三個等級 根據近年來我省重污
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顯示,11月4~8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將出現一次中到重度污染過程,其中京津冀中南部的部分城市有可能達到嚴重污染。11月3日上午,北京市在藍天白云中發布了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天津市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的部分城市也陸續發布橙色預警。 今年3月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20日開始,霧霾籠罩我國多個地區,氣象部門連續發出霧霾橙色預警信號,截止到今天已經是第七天。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7個出現了重度級以上污染,其中有15個城市嚴重污染。京津冀18個城市重度污染。 關于霧霾,很多人都已經不再陌生。"霧霾"
7日凌晨起,北京全市實施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措施,以應對新一輪重污染過程。目前,北京市各區、各單位正全力以赴落實各項應急措施,實施最嚴格執法。 12月4日晚,北京市政府召開會議部署空氣重污染應對工作。12月5日17時,北京市提前31小時發布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北京市環保局表示,此次橙色預警提前發
日前,環境保護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同時,環境保護部對各大氣強化督查、巡查組發出了應對重污染天氣督查巡查2018第1號令。依據各地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對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區域預報中心曾會同京津冀魯豫晉預報部門對空氣質量形勢研判分析。預報顯示,11月4~7日,區域以弱偏西南風為主,可能出現持續時間更長、污染程度更重的新一輪重度及以上污染過程,其中11月6日前后污染到達峰值水平,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污染。 11月3日,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后,
近日,受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全國出現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其中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受影響程度較大。 環境保護部高度重視此次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總結近幾次重污染天氣的應對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部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基本形成了責任分工更加明確、運轉更加快速高效的工作
連續幾天被霧霾籠罩的北京,在一股冷空氣過后露出了藍天。參加兩會的云南姑娘、全國人大代表鐵飛燕換上一襲水藍色的回族長衣,向記者描述前幾日的滿目灰霾——“那是記憶里的小時候,家中灶臺前柴火燃起時滿眼生煙的模樣”。 生活在云南省小喜村的她,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家鄉和首都的空氣差別。“聽說風來了,
北京市環保局16日晚通報,北京市對此次“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相關應急措施的執法將聚焦燃煤企業、停限產企業、重型柴油車等方面。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稱,16日至19日,華北地區天氣趨于穩定,污染擴散條件較為不利,將出現區域性空氣重污染過程。北京市預警中心、北京市空氣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將于17日0
自11月26日剛經受一輪霧塵霾的混合影響后,11月30日至12月3日,我國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再次出現持續性大霧天氣,在高濕度背景下,疊加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同時受前期沙塵滯留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湖南、湖北部分地區經歷一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 此次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
橙色預警霧霾下,北京郵電大學田徑場上嬉戲的孩童。(圖片來源于網絡) 進入冬季,京津冀霧霾頻發。北京市2012年首次發布實施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為更好應對霧霾,《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2016年修訂)》將從今年12月15日起正式實施。 新版《預案》與津冀地區統一了預警分級標準,并要求在空氣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部門,12月10日至12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相繼出現了空氣重污染過程。12日下午開始,華北地區受弱東北風影響,污染形勢自北向南逐步緩解。預計13日,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
市場難覓新國標口罩蹤影圖為北京市民戴口罩出行。中國日報圖片網供圖 ◆本報記者李軍 從本月起,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人們寄予厚望的新國標,實施情況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新國標推廣效果不佳
12月8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針對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持續的情況,環境保護部在先期派出10個督察組的基礎上,增派2個督察組進駐河南,重點督察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和應對措施落實情況。 從督察情況看,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等省及相關地市高度重視此次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積極采取
進入“三九”天以來,冷空氣勢力突然變弱,氣溫回升明顯,天兒變得暖和起來,不過煩惱接著也來了。沒有了強冷空氣的掃蕩,天空中的污染物迅速聚集,空氣質量迅速變差,在持續的霧霾天氣影響下,昨天山東的空氣質量再次亮起“紅燈”,全省141個站點,只有青島城陽區2號的空氣質量為“良”,其余的站點要么
11月12-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經歷了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第一時間向各有關省(市)下發預警提示信息,要求各地根據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情況及時啟動預警;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前往河北省保定市,實地檢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工作開展情況;290個現場工作組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指
上海市政府日前正式發布修訂版的《上海市空氣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以進一步強化空氣重污染應對,減少重污染天氣影響。 據上海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羅海林介紹,2014年發布的《預案》,對規范上海市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三年來,全市共啟動重污染預警8次,對污染削峰起到了一
上海市政府日前正式發布修訂版的《上海市空氣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以進一步強化空氣重污染應對,減少重污染天氣影響。 據上海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羅海林介紹,2014年發布的《預案》,對規范上海市空氣重污染應急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三年來,全市共啟動重污染預警8次,對污染削峰起到了一
北京正研究修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在嚴格落實環保部統一規定的四級預警標準同時,考慮到污染的南北差異,擬增加“分區響應”。另外,重污染期間對國一、國二、國三等高排放車采取分級禁行措施,將優先限行。 預警標準 空氣質量“爆表”超1天可發紅警 據市環保局透露,北京目前正在修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北京這幾天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有些市民提出,面對重霾,北京為何未啟動最高級別的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政府部門采取了哪些應急措施?就此,記者采訪了環保部門和部分專家學者。 疑問之一:北京為何未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釋疑: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根據監測數據,14日夜間,煙花爆竹燃放導
“治理污染”無疑成為今天最熱的關鍵詞:上午第九屆環境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行;下午,本市將發布“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在上午的專題論壇上,環保部專家直言我國污染物排放量世界第一,已經成為PM2.5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環保部政研中心主任夏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7日18時30分發布消息,將空氣重污染預警等級由橙色提升為紅色,12月8日7時至12月10日12時將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這是北京市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 7日下午,北京市氣象局召集京津冀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中央氣象臺、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單位針對7—10日
昨天白天,本市大部分地區維持空氣重污染,這樣的天氣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環保部門預計,京津冀重污染或將持續至8日夜間才能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比下降9.9%,為近三年來降幅最大。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98天,比2015年增加
省政府日前下發《關于實行預警監控確保完成2013年污染減排任務的通知》,決定從10月起至年底,對全省污染減排工作實行預警監控,并采取相應調控措施。 據悉,前8個月,列入今年全省污染減排計劃的工程減排項目共有168個,由于部分市州沒有達到預定控制指標要求,一些重點減排項目進展滯后等原因,已嚴
11月 3 日,天津市根據環境保護部啟動重污染天氣區域應急聯動的要求,經市政府批準,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要求從11 月 4 日零時啟動Ⅱ級響應。這是天津市自今年新修訂《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以來首次發布橙色預警。 在應對這次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天津市應急指揮部第一時間
對于河北省辛集市的百姓來說,地處京津冀這一特殊的擴散區域內,“藍天常在,繁星閃爍”曾幾何時是如此奢侈;而現如今,他們更加期許的是碧藍如洗的天空能夠常駐,飄逸靈動的云彩可以長留。 這一改變緣于以下一組數據: 2017年8月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