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育、大學和科研部發布消息稱,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復雜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一種外表像雪花,但具有不同結構的冰——冰17。 冰17可以在高壓氫的環境下制備,并在常壓和低溫(<120K)下保持穩定。冰17具有很大的孔隙率,可以在低壓下反復吸附和解析氣體,并保持結構穩定。科學家希望將冰17用于儲氫,使其在新能源領域發揮作用。此外,實驗證明,冰17還可以用于吸附氮氣等氣體,在工業領域具有氣體分離等的用途。......閱讀全文
在納米材料領域,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在納米尺度上采用一種獨特的三明治結構,開發出一種多壁碳納米管材料,其整體厚度還不到人類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卻可以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國家直線加速器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合作,首次揭示了石墨烯插層復合材料的超導機制,并發現一種潛在的工藝能使石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在于緊緊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現在國內外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都正在討論探索之中,沒有達成共識。如果我們能準確預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我們就在勇做領頭羊的進程中走了關鍵性的第一步。■徐光憲 鄧
新年將至,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美國化學會(ACS)旗下的C&EN網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終大餐:2015年化學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成果。其實,在過去的這一年中一直關注X-MOL的讀者朋友也許會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成果已經在X-MOL平臺報道過了。不過,我們覺得,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讓這一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面對能源自給率破安全警戒線,化石燃料占比過高,可再生能源難以基荷,核電無法重啟的難題,安倍政府不得不另尋出路,一手拿著可燃冰,一手握著氫能,試圖以這兩大“國產資源”為抓手,一舉甩掉“缺油、缺氣、又缺煤”的“資源小國”帽子,從而實現150年前明治維新以來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能源自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序號獲獎者姓名工作單位獎項1白雪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2何 源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3劉運全北京大學饒毓泰物理獎4盧仲毅中國人民大學葉企孫物理獎5靳常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葉企孫物理獎6林承鍵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吳有訓物理獎7何紅建清華大學王淦昌物理獎8苑長征中國
當地時間10月3日,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Frances H. Arnold在“酶的定向進化(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方面的研究,另一半授予美國密蘇里大學科學家Geo
我平時很少上網,在同事的推薦下,在網上看到北大物理學院雷奕安副教授的一篇太過先進,無法展示?!核能新技術ADS真的靠譜嗎的評述性文章,前幾句話是前不久,網絡和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稱中國在核能應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太過先進,無法展示。這項技術叫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我以前關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自從1928年C.V.拉曼發現拉曼散射現象以來,拉曼光譜儀器的發展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直至60年代激光光源的問世,以及光電訊號轉換器件的發展才給拉曼光譜帶來新的轉機。直至今日,拉曼光譜技術發展依舊迅速。2017年,2家國際大型儀器廠商進軍拉曼市場,國產廠家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拉曼產
2016年已接近尾聲,2017年即將來臨。那么下一年將會發生什么科學事件,最近的nature網站選出了下一年最具期待的十大科學事件。看看你最期待的是哪一個。 中國的鋼鐵業是污染的主要來源 (一)波濤洶涌的氣候 如果美國不能履行唐納德·特朗普所承諾的改善氣候的承諾,那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Pittcon2018將于2018年2月26日-3月1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舉行。近日,Pittcon2018計劃委員會公布了杰出貢獻個人榮譽獎和Pittcon 2018傳承獎,共有13位科學家獲獎。這些獎項主要是表彰為分析化學和應用光譜學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將在Pitt
意大利教育、大學和科研部發布消息稱,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復雜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一種外表像雪花,但具有不同結構的冰——冰17。 冰17可以在高壓氫的環境下制備,并在常壓和低溫(<120K)下保持穩定。冰17具有很大的孔隙率,可以在低壓下反復吸附和解析氣體,并保持結構穩定。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一年一度的《The Analytical Scientist》雜志(分析科學家)揭曉“2019年創新獎”的獲獎名單,共有15項產品獲獎。今年創新獎的主題是:未來事物的形態,從GC游戲改變者到光譜學的革新,為您帶來2019年的轉型技術。2019年創新獎獲獎名單序號獲獎產品品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7日,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和中國化學會(CCS)主辦的2017 年國際分析科學大會(ICAS 2017)光譜分析分會場的報告繼續進行。分析測試百科網注意到,本屆光譜分析分會場的報告從數量上來說,主體為拉曼及相關技術。光譜分析分會場主持人,韓國漢
Waters推出質譜和分離科學的先進技術,幫助實驗室加速研發,提高效率和通量 新產品包括:Xevo TQ質譜儀,使先進的質譜定量更容易 2008年6月2日,丹佛 沃特世公司(NYSE:WAT)今天在第56屆質譜大會上,推出幾項質譜創新技術,包括Waters Xevo? TQ質譜系統——先進的串
很多教科書中的理論知識及日常生活中的傳統觀點僅限于目前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然而隨著時間推進,科學研究在不斷在發展的同時,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會層出不窮,很多教科書中的觀點也會被覆蓋更新,很多傳統認知也會被替換。那么2018年都有哪些打破教科書或挑戰傳統認知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對201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85.shtm科技日報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聶翠蓉)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日本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了300多種全新冰結構,多孔超輕類似氣凝膠,其空間網狀結構中充滿氣體分子,而外表呈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一個滴著血的素漢堡肉餅。和煮熟的雞肉有著一樣肉質和紋理的素雞肉條。奶油般柔滑卻不含蛋的蛋黃醬。一款符合嚴格素食主義要求且含有人體所需一切養分的飲料,讓人們再也不需要吃普通的食物了。是不是感覺餓了? 這些產品全部來自于一些新創公司最近研發的一種植物。這些公司由硅谷投資,試圖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制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王明偉,浙江大學張巖及匹茲堡大學醫學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訊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應用于防毒面具,多孔材料便開始走進公眾視野。科學家發現,活性炭內部具有復雜的孔隙結構,具有吸附功能。其中,孔徑大小決定了能進入孔隙內部的分子大小,就像不同身材的人只能通過不同尺寸的門一樣。 由于天然材料的孔隙大小、形狀不一,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科學家開始通過人工合成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BCEIA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展出當今國內外分析測試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先進儀器設備。本次展會上,組委會頒布了BCEIA 2017新產品獎,共計22家國產儀器廠商、74個產品。其中獲獎最多的廠商是賽默飛
有研究人員認為,近乎80%的新生兒出生缺陷他們目前并不清楚發病機制,影響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因素非常之多,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新生兒健康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報道進行梳理,分享給各位,讓我們共同關注新生兒的健康狀況。 【1】震驚!80%的新生兒出生缺陷 研究者并不清楚發
6月2日, 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沃特世公司(NYSE:WAT)在第56屆美國質譜協會召開的關于質譜分析及相關主題的會議上公布了幾項創新的質譜技術,包括一款先進的四級串聯質譜儀--Waters? XevoTM TQ質譜系統,能讓具備不同質譜(MS)技術水平的科學家們快速而自信地得出最高質量的數據。
2016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儀器研發新技術與生物質譜專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2日上午,2016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儀器研發新技術專場共有五位專家學者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報告。Excellims公司創始人和CEO 吳青博士 Excellims公司創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0日,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相關報道:2016年全國有機質譜會在宜昌開幕 共享質譜新技術)。丹麥皇家科學院和丹麥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Peter Roepstorff,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