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助力精準扶貧
尚智叢 張增一目前,精準扶貧正成為我國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新方向。在這場脫貧攻堅中,廣大科技工作者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協同作戰?前不久,中國科協、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決定,在十三五時期聯合實施科普精準扶貧助力工程。精準扶貧的新內涵所謂科普精準扶貧即在當地普及推廣的技術。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尚智叢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的科普更多關注的是素質提升,主要涉及一般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沒有特別關注到當地的產業發展等問題。在新的形勢下,以科普來推進精準扶貧主要是針對某種產業的新技術的推廣使用方面。尚智叢表示,扶貧問題說到底還是經濟問題,要發展出相應的產業才能夠有所收入。現在社會的共識是:科技越來越成為發展產業的利器,新技術的使用要注意地區的差別。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產業,適用不同的技術。過去,農業方面的很多專家在田間地頭輔導過農民的實用技術,在今天經濟轉型的大形......閱讀全文
科普:助力精準扶貧
?尚智叢?張增一目前,精準扶貧正成為我國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新方向。在這場脫貧攻堅中,廣大科技工作者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協同作戰?前不久,中國科協、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決定,在十三五時期聯合實施科普精準扶貧助力工程。精準扶貧的新內涵所謂科普精準扶貧即在當地普及推廣的技術。中國
國務院:助力“精準扶貧”,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中國殘聯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國衛財務發〔2016〕
強化科技支撐 推進精準扶貧
2012年以來,寧夏自治區科技廳通過實施科技扶貧指導員“百人團”、申報落實“三區”(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科技人員專項計劃、組織科技特派員以長年扶貧及定點幫扶形式開展扶貧工作,共投入科技經費8000多萬元,爭取其他部門扶貧資金3000多萬元,為貧困村引進各類作物和牛羊雞新品
趙其國滕應:以生態扶貧帶動精準扶貧
生態環境退化與經濟貧困惡化是許多國家貧困地區面臨的兩大困局,也是聯合國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極為關注的重要內容。能否將對這二者的治理結合起來,是科學家們一直思索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趙其國院士、滕應研究員提出,應以生態扶貧帶動精準扶貧,實現減貧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 建
廣西推廣生態養殖助力精準扶貧
“圈養黑山羊吃的是漚熟的秸稈,1噸青貯料只添加14元菌液。按這種生態模式,一戶農家養上10只母羊,一年可得三四萬元純利潤。”在聽完扶綏廣羊農牧公司負責人介紹后,前來參加養殖業精準扶貧培訓班的第一書記們興奮不已。 2月18—19日,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在南寧舉辦全區水產畜牧獸醫系統駐貧困村黨組織
寧夏:科技精準扶貧讓肉牛吃上“定制餐”
“以前我們養牛都根據老經驗,很多時候也憑感覺。自從科技扶貧指導員上門指點,牛壯實多了,今年絕對能賣個好價錢。”1月3日,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曹洼鄉養殖戶楊學說。他的自信緣于該縣的科技精準扶貧工作,使全鄉2200頭肉牛吃上了“定制餐”。 海原縣科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世有告訴記者,楊學所在的硝溝村是全
安徽出臺實施意見推進地標產品精準扶貧
近日,安徽省質監局與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積極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精準扶貧工作,增強脫貧攻堅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意見》指出,要切實增強對地理標志產品開發和保護工作的重視,加強政策引導、技術指導和服務,積極在貧困
精準扶貧如何精準?青海用大數據說話 指導服務成亮點
前不久,上線半年的“海東市精準扶貧信息化服務平臺”更改了名稱,改為“青海省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這一改,平臺涵蓋的信息量驟增,不僅擴展了地域范圍,還加大了數據的融合和共享力度。大數據平臺將各種資源都整合在一起,讓扶貧更精準,使產業指導開發增值服務成為可能,也為該省的決策制訂提供了重要支撐。 海
疾控中心檢測農村飲用水助力精準扶貧
?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為了讓更多群眾喝上健康安全的飲用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扶貧村農村群眾飲用水安全,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根據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縣疾控中心以全縣飲水貧困人口為核心,已于6月份制定了全縣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實施方案,針對全縣貧困
河南實施科技扶貧三年行動計劃 科技創新助力精準扶貧
?? 日前,河南省科技廳印發《河南省科技扶貧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立足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實際,積極統籌全省科技資源,深入實施科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努力做好全省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方案》明確,力爭到2020年,科技創新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支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