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彬: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自信
最近,英國倫敦市市長薩迪克·汗宣布推出一項投資700萬英鎊的數字人才計劃,旨在引導年輕人進入數字、技術和產業創新領域。該計劃特別重視女性、少數民族及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工作及學習機會,因而引起較為熱烈的反響。 從人才發展的內在規律來看,人才計劃支持的對象越年輕,效果往往越好。這對于英國政府部門已成為一個共識。以財政資金支持年輕人固然存在風險,但這種風險具有“正外部性”,即最終對全社會更為有益。反觀國內的人才計劃,雖然數量、種類繁多,但整體上對于年輕人的幫扶作用依然有限。 最近,上海某知名高校為引進人才貼出該校“史上最高待遇”。招聘稱,進入該校的“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劃”等人才工程入選者,最高可獲得房補800萬元、年薪100萬元。此舉再度引發關于人才計劃和人才政策的熱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家部委、單位的人才計劃有近20個,地方各級人才計劃近百個。各類人才計劃政出多門、定位重疊,評選標準及管理水平參差不......閱讀全文
袁志彬: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自信
最近,英國倫敦市市長薩迪克·汗宣布推出一項投資700萬英鎊的數字人才計劃,旨在引導年輕人進入數字、技術和產業創新領域。該計劃特別重視女性、少數民族及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工作及學習機會,因而引起較為熱烈的反響。 從人才發展的內在規律來看,人才計劃支持的對象越年輕,效果往往越好。這對于
袁志彬:中國科學家為什么不善科普?
由于在科普和科學傳播方面的貢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鄭永春博士前段時間獲得了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頒發的卡爾·薩根獎(Carl Sagan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Planetary Science),令人高興。但面對這
袁志彬:“低碳”不一定“環保”
當前,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效應早已超越了經濟全球化。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件事像氣候變化那樣,把全世界各個國家緊緊聯系在一起。盡管還有人對是否存在全球變暖的事實存有懷疑,但是這并不影響氣候變化成為影響當前和今后國際局勢,以及未來人類發展需要共同面對的話題。在這樣的大潮下,中國的環境保護事
袁志彬:西藏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問題與建議
目前,西藏專業技術人員56264人,平均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為163人,在全國五個自治區中排在倒數第一位;在專業技術人員中,醫療衛生和教學人員占83.55%,從事科研活動的人員只有894人,平均每萬人從事科研活動人員不到3人,遠遠低于全國43人的平均水平。另外,科研活動人員大部分集中在農牧業和工
袁志彬:智庫影響科技政策議程設置模式研究
政府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因此,在制定政策時,政府不得不對優先事項進行取舍和排序。議程設置是政策過程的關鍵問題。本文根據科技政策議程設置模式的分類,提出目前我國科技政策議程設置的實際狀況是以內參模式為主,借力模式為輔。本文重點分析了智庫影響科技政策議程設置的兩種模式,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袁志彬:將懷柔科學城打造成首席創新區
近日,懷柔科學城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啟動建設,標志著懷柔科學城開始裝“核”。懷柔科學城的目標是建設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打造世界知名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新區(Innovation District)是2014 年6 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在其發布的研究報告中首
袁志彬:黨領導科技的歷史回顧與基本經驗研究
2021年2月19日舉行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強調,要圍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深化改革,完善黨對科技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協同化,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決破除影響和制約科技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有
袁志彬:如何正確處理地方科技工作八大關系
地方科技工作作為國家科技工作和基層科技工作的中間步驟和環節,在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筆者在地方科技部門掛職的實踐,做好地方科技工作,需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八大關系: 一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就是要分清職責分工,切忌混淆角色定位。中央政府科技
袁亞湘:建議試點科研人才“特區”
3月14日原本被稱作圓周率日,因為π=3.14……三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將這一天確定為“國際數學日”。 據說在π里,能找到任何一串數字。“這個數學家們還沒有證明,但很多人認為可能是真的。”中科院院士、數學家袁亞湘,曾因一段對π的描述而為人所知: “有一個網友,要求我查一查1314,我查
袁志明委員:加快烈性傳染病救治體系建設
前幾年暴發的埃博拉疫情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也給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帶來警示。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指出,我國缺少此類烈性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和藥物儲備,缺少專業性的臨床救治設施,亟須加快烈性傳染病救治體系建設。 他認為,在重大烈性傳染病防控方面,高級別傳染病救治單元(負壓病房、輔
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建設等一批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公布
依據天津科技局發布,按照工作安排,現將2021年已完成立項程序的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予以公開,具體如下:科技計劃智庫項目(軟科學研究項目)顧玲俐、王書華、宋衛國、孟凡蓉、張華。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卜金霞、陳懷永、陳潔、程蕤、董建萍、費學寧、龔耿浩、顧紅艷、關文強、郭進京、郭娜、郭遠強、韓
袁亞湘委員:建議更加重視女性科技人才成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88.shtm今年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院士提交了一份他認為非常重要的提案,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恰逢今年是中國第100個婦女節,在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提出這份建議以
袁貴仁回應“錢學森之問” 通過改革提高人才創新力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 今年是“十一五”邁向“十二五”的重要轉折,也是落實教改綱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近日就此接受記者采訪,介紹了“十一五”期間教育發展的成就。 針對“錢學森之問”,袁貴仁說,要加大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先試點再推開,注重對學生實施“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袁騉:檢測市場開放將帶來技術人才需求變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全社會對中國制造質量提升、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起到保障功能的分析檢驗實驗室也因此被推動發展,伴隨而來的是分析檢測技術人才的巨大需求。當前分析檢測技術人才市場需求怎樣?分析檢測技術人才的培養情況如何,能否滿足市場需求?帶著這些問題,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
吳志攀:如何讓拔尖創新人才“冒出來”
今年“五四”青年節,溫家寶總理又一次到北京大學看望青年學生。在圖書館與學生座談時,總理再次提到了“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大學總出不了杰出人才?總理說,錢老的話對他是“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我在現場聆聽了總理的談話,真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大學改革的高度重視。我想,要解答
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新工科”建設學科交叉典范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新主樓會議中心第二報告廳舉行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會。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常務副校長房建成院士,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新洲,副校長陶智、劉樹春、黃海軍,黨委副書記趙罡,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鄭志明院士等出席會議。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教學科研單位負責同志及師生代表參加了成
奧龍李義彬:高舉創新大旗 引領射線行業發展
------“企業發展正能量分享”系列報告 2014年8月7日,2014丹東科學儀器論壇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以下簡稱:分析儀器分會)成立35周年紀念活動在丹東盛大開幕。下午的大會上增設了“企業發展正能量分享”環節,遴選了行業中積極發展的優秀企業,聽企業負責人講述企業發展
加大支持力度,讓青年人才勇攀高峰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隨機服務運營管理,此次入選‘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可以讓我獲得更好的研究平臺、更多的優勢資源支持,這對我們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學科建設有重要的幫助,對我個人的科研工作也是很大的支持。”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32歲的青年教師、副教授王鐘彬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今年1月,中國科學技
水保所劉國彬研究員入選“陜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
近日,陜西省委組織部、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發文,確定了2012年度陜西省重點領域頂尖人才名單。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劉國彬研究員入選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頂尖人才。 劉國彬為水保所流域生態與管理、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知識創新學科帶頭人,先后主持了國家科技支撐項目、
王志珍:尊重人才成長規律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王志珍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曾在德國、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做過訪問學者或訪問教授。一直以來,她對中國的學術和教育環境比較關注,進行過較多的思考探討。因此,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組織“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專刊之初,即向王志珍院士
白春禮:精準化解區域人才發展困局
參與“西部之光”計劃的學者在野外實地調研。 【強國密碼】 20年前,為了緩解西部科技人才匱乏之困,一項名為“西部之光”的區域性人才培養計劃由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率先啟動推出。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在“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西部之光’計劃”)的支持下,扎根西部,建功立業,構筑
孫志嘉:優化大科學裝置布局促發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22.shtm 全國政協委員孫志嘉是中國散裂中子源探測器與電子學團隊負責人,從事大科學裝置科研工作20多年。孫志嘉表示,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他將圍繞加速推動大科學裝置布局與建設建言獻策。
新時代人才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聚人才之力 筑復興之基——新時代人才事業發展成就綜述新華社記者丁小溪、范思翔、張研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對新時代人才工作成就作出全面闡釋——“黨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實施
《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發布
近日,由中國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長潘晨光領銜主編、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在京正式發行。該書采用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多個視角詮釋了近年來我國實行人才強國戰略的成就,也剖析了各種錯位、缺位現象,既有對過去的評估,又有對未來的預測。 藍皮書指
《意見》解讀:破除機制障礙 服務人才發展
破除機制障礙 服務人才發展(《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解讀) 近日出臺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我國人才培養中的問題,構建科學完善的人才引進、發展保障機制,并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通過細化考核、優化服務,創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制
李源潮:加大人才政策創新力度 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
國家人才發展規劃重大政策協調會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大力度、加快推進重大人才政策創新工作,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制定實施重大人才政策是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確定
地方高校比部屬高校發展慢?袁雯建議一視同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98.shtm 與快速發展的部屬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已經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如何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提高地方高校的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
領域頂尖!這所百年學府力邀人才加盟,傳大禹之志!
以水利,安家國,是這所大學堅守的莊嚴承諾。今年入夏以來,322條河流汛情告急,這所大學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投身防汛救災:運用技術為國家應急管理部門提供實時的汛情預測預警專報,為國家防總調度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撐;為地方提供應急技術支持;出版《防汛與搶險》《防汛抗旱》《防汛搶險100例》《防汛搶險手冊》《
1199名評審專家!國家基金委新公布一批會議評審專家
關于公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的通告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葉企孫”科學基金、黃河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銳、
國自然聯合基金項目會評專家名單公布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葉企孫”科學基金、黃河水科學研究聯合基金、鐵路基礎研究聯合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銳、丁云杰、丁希侖、丁勁、丁虎、丁國如、丁建東、丁建寧、丁貴廣、丁曉峰、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