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環保產業并購持續。僅開年的第一個月,就出現了8例收購并購交易,涉及總金額共3.5億元。 但同比來看,較去年同期,2017年1月交易總案例和并購金額都有所收窄。究其原因,今年環保產業將在IPO上有大的突破,但并購方面則可能將顯得不那么強勢。從并購類型上看,8起交易中的5個標的都是從事環保項目運營的項目公司,項目類型涵蓋餐廚、市政污水、垃圾填埋氣發電等。 可見,PPP模式快速推廣的大潮之下,大干快上的項目公司不可避免出現運營狀況良莠不齊的情況,部分運營不好的特許經營項目公司將于未來幾年持續出現,這些公司將可能成為強勢的環保運營商爭搶的新收購標的。 看點一:上市公司與新三板企業的“大小合作” 由于大小環保企業間優勢資源(資本、技術)存在互補性;小企業在戰略實施方面受較少的限制和監管;同時小企業在新興市場的開拓等方面較為靈活。因此環保產業中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和以新三板為典型的中小企業間的合作及投資成為一種非......閱讀全文
并購與重組是資本市場的永恒話題,發起設立環保產業并購基金似乎已成為目前資本市場的一種潮流。根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不完全統計,2015年,有近30家上市公司宣布發起設立環保并購基金,進入2016年,這種熱潮依然未改。 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中旬,已有20只環保產業并購基金發起設立,規模接近400
“十二五”期間,并購主題多樣化。“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內外大鱷都有可能通過并購“分蛋糕”。 ●“十三五”期間,一些趨勢還將繼續: 第一,在還有相當大的并購勢能未釋放的情況下,環保并購規模還將繼續增長; 第二,下一階段,海外并購、新興領域并購、國企混改等多元化環保并購主題還將繼續; 第三,環
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一些顯著的變化,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并購整合明顯加速。據統計,僅2016年一季度,環保領域就開展了6起對外收購,總額達128億元,是去年海外并購總額的兩倍多。 并購步伐加速 環保產業“錢”味十足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實施,環保走出去的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十五”期間,由于國家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在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
環保行業并購潮持續升溫。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中旬,今年我國已有20只環保產業并購基金發起設立,共涉及19家企業,規模接近400億元,幾乎相當于去年全年的水平。而從基金規模來看,有五成以上的產業并購基金超過1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慶、寧夏、內蒙古等多省區市地方政府也
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治理模式也急速向前推進。目前,政府購買環保公共服務、PPP模式和環境監測社會化已鋪開,環境保護市場化進程正在加快,市場化機制正逐步建立。在環保新政策、新舉措推動下,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將成為環保產業主流商業模式。 產業利好接踵而至 第三方治理將成環保主流模式
2015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基于對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這一嚴峻形勢更加清醒的認識和判斷,現在政策核心已從單純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向取得最終環境治理效果在轉變。 環保行業的成長主要受益于嚴格的環保法規、政策及監管。在經濟新常態下,環保產業承擔環境治理、拉動經濟增長的雙重任務。
剛剛過去的2015年,“并購”一詞無疑是環保產業最火熱的話題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環保并購量額齊飛,至少有40家非環保公司通過并購進軍環保行業。進入“十三五”時期,環保產業同樣隨之進入并購考驗期,戰國時代,群雄并起,勢在必然。 2015年環保行業并購火熱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環保行業并
近期,環保行業并購大事頻出。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IPO周期大門關閉已久,排隊數量眾多。另一方面在“環境稅”出臺、公用事業產品價改、生態政績考核趨嚴的背景下,我國環保產業已處于快速成長期。分析人士認為,環保上市公司由于具備融資渠道優勢,將在這一輪環保大發展中占據先機。 環保行業并購熱潮
擔心買到的衣服等紡織品是由廢棄紡織品加工而成;檢測機構又苦于沒有權威檢測標準和檢測方法,無法對循環再利用滌綸和原生滌綸進行鑒定區別。從3月1日起,一項新實施的標準將解決這一難題。由上海紡織集團檢測標準有限公司、上海市紡自2015年以來,環保行業并購現象火爆,多家上市公司設立環保并購基金。據統計,
環保行業中,盛運環保產業擴張的步伐向來激進。然而在盛運環保猛烈擴張背后,其并購的“后遺癥”亦凸顯出來,譬如公司業績不再延續高增長。其年報顯示,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3.58億元,但凈利潤卻虧損13.18億元。巨額虧損只是壞消息之一,因6.29億元到期債務尚未償還,盛運環保另外一筆收購也面臨“流產”
2017年12月26日,中國天楹(000035.SZ)發布一系列公告,擬作價85.74億元向華禹并購基金等26名交易對方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江蘇德展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6.96億元。交易完成后,中國天楹將通過江蘇德展間接持有歐洲領先綜合廢物管理平臺Urbaser
繼2017年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之后,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條環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實施。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應將加速釋放。 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記者梳理發現,自1月1日起,國家層面,《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
●2016年以來,涉及環保產業的并購案已逾10起,涉及金額150多億元。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環保企業的海外并購步伐在加快 ●當前海外并購環境呈現五大趨勢:經濟復蘇乏力帶來歷史機遇;新一輪工業革命增添長期動力;跨國公司乃至全球公司崛起有助推作用;國內外經濟發展聯動帶來新商機;市場準入
9月26號,江蘇天楹公司參與設立的中節能華禹綠色色產業并購基金環保產業并購基金通過間接控制的海外持股公司Firion Investment簽訂收購協議,擬收購西班牙馬德里市政固廢處理公司Urbaser100%的股權,股權交易價格介于11.64億歐元至13.99億歐元之間。 而在10月1號,德國
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環保政策的出臺力度是空前的,帶來的環保需求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國環保產業規模已達4.5萬億元,逐漸成為新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與此同時,PPP(公共私營合作制)、第三方治理、海綿城市、黑臭水體等一系列環保新概念催生出數以萬億計的巨大市場,吸引著各路資本競相追逐。 “中國的環
今年發生在環保領域的并購案例明顯少于去年同期,雖然并購市場看似相對沉寂,但大趨勢卻異常清晰。如國資對民營企業的入股,大量其他行業的企業對環保股權的并入等等。 并購已經成為企業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回顧2018年以來的環保相關并購案例,我們發現,很多并購還未完成就已經宣告終止
專注大環境類監測,“泛監測”打開更廣闊市場 公司是A股市場上少有的專注大環境類監測標的,現有的監測設備布局主要集中于國控和省控點,使得先河擁有權威、詳實的監測數據基礎。近期環境稅呼之欲出,作為計稅基礎數據來源,環境監測將是環境稅制最直接受益的細分領域。環保部門溯源分析需求極大增加監測點位,“
繼2017年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之后,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條環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實施。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應將加速釋放。 記者梳理發現,自1月1日起,國家層面,《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
繼2017年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之后,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條環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實施。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應將加速釋放。 記者梳理發現,自1月1日起,國家層面,《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
隨著近年來政府層面環保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循環經濟建設的日益推進,我國的環保產業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經濟熱點。據了解,我國正在確定“十三五”時期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并積極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工信部也稱,到2020年,綠色制造業產業規模將達10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無獨有偶,高盛在近期
磐霖資本日前Pre-A輪主投了上海因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因士科技)。 據悉,因士科技創建于2016年初,是為工業企業客戶提供VOCs氣體(即揮發性有機物)監測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 由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2016年首次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納入監管范圍,各地區各
●未來3~5年內,水務行業將產生百億元產值、千億元市值的標桿性企業。未來5~10年,我國水務行業將誕生國際性的水務企業 ●最有價值的水務公司可能就是與政府和最終用戶產生高頻次、良性互動,技術和流程優化迭代速度最快的企業 市場分析 編者按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下
環保行業并購大戰風起云涌,進一步促進了企業規模化發展及精細化管理。“公司之前多是內生式增長,希望未來有接近三成業務能來自并購整合。”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表示,環保行業的并購重組每年都會有比較大的增長,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我國的環保行業起步晚、發展快,受政策影響比較大。隨著國家對環保行業的日
近期,國投成功并購中國水環境集團,并于近期順利完成股權交割。目前國投已正式成為中國水環境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43%,原控股股東中信產業基金旗下美元基金變為第二大股東。未來,國投將把中國水環境集團作為發展水務和水環境業務的主平臺,充分發揮公司的資本、資源優勢和中國水環境集團的技術、管理優勢,
美的集團少東家,盈峰環境實控人何劍峰開始著手將去年攬入的中聯環境注入上市公司平臺。 盈峰環境5月17日晚間公告披露,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發行股份購買中聯環境100%股權,預計交易額將超145億元,交易對方為寧波盈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盈峰資產”)、中聯重科、弘創(深圳)投資中心
2月20日,記者梳理上交所數據發現,截至2月20,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A股上市的39家企業中,有6家來自環保行業,占比超過七分之一。 博天環境是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單位,于2月17日在上交所成功掛牌,掛牌當天漲幅就超過44%,截至發稿時仍處于漲停狀態。 對于資本市場青睞環保產業,博天環境
自主研發與對外并購“內外兼修”,天瑞儀器不斷完善大環保產業布局,實現企業規模與業績的雙重飛躍,戰略優勢迅速彰顯。日前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天瑞儀器攜最新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閃亮登場,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雄厚實力。展會現場,公司環保事業部總經理方軍先生接受中國環保在線專訪,就相關問
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頻傳,環保產業迅速發展,在政策刺激、市場主體增多和資金面寬松三大驅動力刺激下,環保產業的結構性重組將加劇。對于中小型環保企業而言,亟需整合自身核心優勢。大資本時代下的環保產業 并購重組成新熱潮 正如發改委環資司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所說,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深入,環保執
格林美進軍湖南循環經濟市場 格林美全資子公司與湖南映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化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關于湖南格林美映宏循環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在湖南新化進行市場、技術與資本的戰略合作,發展以廢塑料為主體的循環經濟產業。 臺泥集團進軍大陸環保業 臺泥集團表示,為爭取大陸十三五規劃環保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