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郭麗偉合作,采用高溫熱解SiC法制備出高堆疊密度、單取向陣列、直接鍵合基底的站立石墨烯,并將其應用于高功率微型超級電容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7b00553)上。 多功能集成電路的不斷發展增加了對小型化、集成化微納儲能系統的需求。微型超級電容器因具有輕量化、厚度薄、體積小、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和快速頻率響應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其中,設計和構筑非常規、結構有序定向、高離子-電子混合導電、強界面鍵合的電極材料是發展高功率儲能器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該研究團隊利用高溫熱解SiC基底方法制備出高堆疊密度、高導電、單一取向的站立石墨烯陣列。與傳統電極材料相比,該陣列直接生長在導電SiC基底上,在電極材料與集流體之間形成較強的界面鍵合作用,并建立了有效的離子和......閱讀全文
新一代大容量石墨烯超級電容問世 比能量密度提高一倍 可實現批量化生產 記者15日從中國中車株機公司獲悉,由該公司自主研制的兩種新一代高比能石墨烯超級電容近日在浙江寧波問世,其核心參數“比能量密度”高達11瓦時/公斤,比目前美、韓等國創造的5瓦時/公
1月8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對外發布,全球首款手機用石墨烯電容觸摸屏在常州研制成功。該成果經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和廈門大學查新,顯示為國內首創,國外尚處于研發和概念機階段。 現有手機觸摸屏的工作層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為陶瓷材料氧化銦錫。氧化銦錫的價格高、用量大、易碎、有毒性(與鉛的毒性可比)。
碳材料以其優異的性能而成為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國內外材料科學工作者圍繞新型納米碳材料的可控制備及其在超級電容器等化學儲能器件中的應用,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中科院“百人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閻興斌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自2009
根據科技部剛剛下發的《關于認定2014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基地的通知》,常州國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正式獲批并落戶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這是全國首個“國字號”石墨烯產業化基地。 園區已注冊成立石墨烯相關企業25家,初步形成了區域性的石墨烯產業集群。石墨烯專利申請
2014年11月12日,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進入“新三板”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石墨烯上市企業。 2013年2月,諾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爵士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接受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理事長馮冠平饋贈由中國制造的全球首款石墨烯觸屏手機。 ■創新驅動發展 “這
據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用石墨烯制造出了一種更致密的超級電容,其使用壽命可與傳統電池相媲美,且能量密度為現有超級電容的12倍,可廣泛應用于可再生能源存儲、便攜式電子設備以及電動汽車等領域。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 超級電容一般由多孔的碳組成,其中灌滿了液體電解
功率提升三倍,電能運用效率更高,可運用時間更長,10月9日,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國中車株機公司)消息稱,其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石墨烯超級電容問世。 該公司發布消息稱,“3伏/12000法拉石墨烯/活性炭復合電極超級電容器”和“2.8伏/30000法拉石墨烯納米混合型超級電容器”在
12月6日,中國最早從事石墨烯技術研發的企業北京碳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發布首個石墨烯高端產業應用――“石墨烯表面波探測技術”。 石墨烯表面波探測技術是指石墨烯表面形成的波在探測技術方面的應用。這一技術的優勢在于具有超高的靈敏度和超快的響應速度,無論是科學還是技術領域均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將發揮
江蘇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年產3萬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生產線將投產,這是公開報道中已知的全球最大規模生產線。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按照六邊形有序排列的二維晶體,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且強度最高的納米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透明性、柔韌性、機械強度以及獨特的電子特性,在電子
電化學雙層電容器又稱超級電容器,通過電解液離子在高表面積電極表面的可逆吸脫附來儲能。由于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等電荷轉移動力學限制,超級電容器可以在極高的充放電速率下運行,具有達百萬次的良好循環能力,使得它們廣泛應用于儲能領域。石墨烯理論上可具有550 F/g的比容量,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備受關注
石墨烯理論上可具有550 F/g的比容量,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備受關注。然而目前石墨烯基材料的性能仍遠遠低于預期。一方面,石墨烯的量子電容已被證明在雙電層電容的建立中起著關鍵作用;另一方面,界面電化學是決定超級電容器儲能性能的關鍵因素,涉及到離子在電極孔道內的傳輸擴散、離子在碳表面的吸/脫附等
去年,來自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利用計算機控制的激光工藝來生產石墨烯的方法,所得的產品被他們稱為激光誘導石墨烯(LIG)。研究人員現在提出,這種石墨烯很適合取代可穿戴電子設備目前所使用的電池。石墨烯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超級導體材料,擁有超薄、強韌以及靈活柔軟的特性,而激光誘導石
電雙層電容器(EDLC)作為電能儲存設備,比傳統的電解電容器有著諸多優點,包括充電時間短,使用溫度寬,壽命長,能量密度高等。但是,EDLCs的比電容量比傳統電池低多個數量級,嚴重制約了其應用與發展。EDLCs通過在電極表面積累電解質的正負電荷存儲能量,因此,擴大電極的比表面積是獲得
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在前期發布《發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石墨烯未來先導產業的地位,“石墨烯+”戰略有望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石墨烯同下游應用產業的結合將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因此我們將發布石墨烯行業系列研究報告,梳理相關投資機會。第一篇石墨烯報告主要梳理了石墨烯的
8月26日,記者從青島高新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由青島高新區組織申報的“國家火炬青島石墨烯及先進碳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正式獲批建設,標志著青島以石墨烯為引領的先進碳材料產業正式進入國家產業布局版圖,對進一步整合上下游資源、壯大產業集群、完善創新體系、促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作為國內
9月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所仿生與固態能源系統研究組的崔光磊研究員和趙井文副研究員帶領研究組通過重構陰離子溶劑化結構助力鋅/石墨電池高電壓電解質,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
雨滴并非純凈水,含有鈉離子、鈣離子、銨離子等多種陽離子和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等多種陰離子。近日,中國科學家開發的一種石墨烯材料使太陽能電池雨天發電成為可能。 中國海洋大學唐群委教授和云南師范大學楊培志教授的團隊介紹,模擬雨滴在降落到他們研制的石墨烯材料(與一種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耦合)
石墨烯材料將可用于病人皮膚重建。12日,在中科院重慶研究院舉行的重慶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投資項目簽約儀式暨成果發布會上,“石墨烯高分子復合人工皮膚的研制”等涉及到石墨烯在電子信息智能終端、復合材料以及生物醫療領域的5個項目簽約,同時3項石墨烯產品最新成果進行了展示。 石墨烯人工皮膚2
在當今的中國與世界,關于石墨烯可能引發的材料革命乃至新技術革命討論非常熱烈。最近,我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江蘇、浙江、黑龍江、山東、陜西和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地方和研究機構對石墨烯進行了調研。石墨烯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我們必須統籌規劃,精心布局,緊緊抓住石墨烯研發和產業化所帶來的重
石墨烯,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資本市場上相關概念股紛紛大漲。目前,石墨烯在我國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近日,京華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李義春透露,石墨烯技術含量非常高,一旦量產完畢將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 新材料發展需做好內功 京華時報:新材料在
新材料主要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及先導,新材料的應用領域基本集中在新興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中最重要的一極,新材料是“基礎的基礎”,是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拼圖之龍骨。 根據我國當前及未來發展的實際情況,新材料領域值得注意的新發展方向主要有半導體材料、結構材料、高分子材
近日,“青島國家石墨烯產業創新示范基地、青島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揭牌暨入駐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青島高新區舉行。 作為我國北方唯一的國家級示范基地,青島國家石墨烯產業創新示范基地致力于石墨烯全產業鏈的創新與應用,重點包括石墨烯工藝裝備、工藝技術、材料宏量制備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實現石墨烯材
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能瞬間大電流快速充放電、工作溫度范圍寬、無記憶效應、免維護、安全、無污染等特點,在電動汽車、不間斷電源、航空航天、軍事等諸多領域有著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倍受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廣泛關注,成為當前化學電源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中
作為繼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之后的一種新型全碳納米結構材料,石墨炔具有豐富碳化學鍵、大共軛體系及寬面間距等特性以及優良化學穩定性,被譽為“最穩定的一種人工合成二炔碳同素異形體”。石墨炔獨特的結構特性,使其與無機納米粒子、有機聚合物、染料分子等發生相互作用或鍵合,表現出獨特電子轉移增強特性,在信息技
研究者發現金屬鈉可以顯著地提高碳電極的性能。 在能源技術領域中,小小的金屬鈉起到了可思議的作用。尤其是當碳中包埋了金屬鈉后,就可以顯著地提高電極的性能。 密西根理工大學(Michigan Tech)材料科學和工程系Charles和Carroll McArthur教授Yun Hang Hu領導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石墨炔研究團隊建立了原子催化的新理念,改變了傳統的催化觀念,實現了該領域至今沒破的難題。研究成果以“Anchoring zero valence single atoms of nickel and iron on graphdiyne
燃燒合成作為一種材料制備新技術,因具有工藝簡單、制備周期短且近零能耗、綠色制備等特征而得到國際材料界的廣泛關注,并于近二十年來持續快速發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材料與應用超導研究中心功能陶瓷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在燃燒合成制備熱電、超導、紅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為許多的材料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理財周報本期將沉淀前段時間一直以來材料科學的調查研究精華,為跨越三個階段的新材料研究列出期終榜單。 本期梳理的十大未來最具潛力的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纖維、輕型合金、碳納米管、超導材料、半導體材料、功能薄膜、智能材料、生物材料
6月3日,全國首個“國字頭”儲能電池與材料技術創新平臺——國家新型儲能電池與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成立。據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報道,聯盟旨在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機制,合力突破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推動我國新型儲能電池與材料產業的升級換代。 大英聚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
隨著化石能源的逐年消耗,新能源與儲能元件的開發利用成為熱點,其中新型氫能源和超級電容器是兩個研究非常活躍的領域。氫氣是一種高效、清潔的燃料,而電解水析氫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對環境無污染,是制氫的理想方式。超級電容器是一類新型的儲能元件,具有優異的充放電壽命及高功率密度,有望實現對傳統化學電池部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