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早期乳腺癌
對于乳腺癌的早期治療總是存在著一個悖論:一些屬于低風險“原位”病變乳腺癌病例花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手術和化療費用,同時,又有一些選擇保守治療的病例根本無法控制侵略性強的乳腺癌,使其擴散到其他器官。因此,如何通過早期乳腺癌來區分它的致命性與否就變得十分重要。 懷特黑德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了SMARCE1,它是早期乳腺癌子集中超表達的一種基因,如果這種基因存在,那么這種乳腺癌更易于發展成為侵略性強的一類,有了這種生物標記物,醫生就可以更好的為癌癥患者量身定制適合他的治療方案。 研究發現,SMARCE1高表達的乳腺癌患者,在診斷之后的10至15年后都會發生癌細胞轉移,“雖然早期癥狀并不相同,但是這一共性一定要考慮在內。” 乳腺癌始于乳導管中異常細胞的失控分裂。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乳房x光檢查可以檢測出更多微小病變。因此,許多病變患者會進行手術和放療治療,然而早期治愈率仍不及四分之一。 為了確定為什么有的病灶比其他的更具侵略性,古普......閱讀全文
關于乳腺癌的病因分析
一、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未找到乳腺癌的確切致癌原因,但已經發現諸多與乳腺癌發病有關的高危因素。隨著乳腺癌高危因素不斷積聚,其患病風險就會增大。 [4] 二、基本病因 乳腺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與乳腺癌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月經初潮年齡早(
男性乳腺癌診斷和治療
男性乳腺癌通常被診斷為比女性乳腺癌更晚期,很可能是由于缺乏對男性患乳腺癌和缺乏常規篩查檢查的認識。然而,臨床分析表明,大多數男性被診斷為早期,只有極少患有新發轉移性疾病。大多數患有乳腺癌的男性通常表現為無痛,堅硬的腫塊,**出現癌腫占40%至50%。左側**比右側稍微多一些,并且不到1%的病例是雙側
跨越“最毒乳腺癌”治療鴻溝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王碧蕓、胡夕春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論文,該團隊在一項全國多中心隨機對照3期臨床試驗(GAP)中,對比了白蛋白紫杉醇+順鉑與吉西他濱+順鉑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制定了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高效聯合化療的新方案。 三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兇險的亞型
以色列發明乳腺癌冰凍療法
以色列冰療公司日前研發用冷凍療法治療乳腺癌創新技術,患者不必開刀即可清除癌組織。 該技術用微細管道把液氮注入特制針頭冷凍至-170攝氏度,針頭多次插入患部,把癌變組織凍成冰球而殺死癌細胞。治療過程約15分鐘。公司總裁希默法布說,過去有高溫滅癌細胞方法,但人體對高溫敏感,患者痛苦。而冷凍有麻
乳腺癌的活檢技術方法
**活檢方法包括皮膚穿刺活檢,細針穿刺(FNA),核心穿刺活檢(CNB)和手術活檢。一般來說,經皮活檢應作為一線方法進行,然后進行明確的手術。精確的乳腺組織活檢技術有利于乳腺癌的診斷,為治療方式的選擇提供指導。皮膚穿刺活檢:使用經皮膚穿孔活可以區分良性和惡性皮膚變化。對于疑似乳腺佩吉特病,浸潤性乳腺
左側乳腺癌1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患者女性,51歲,農民。【主訴】發現左側乳腺腫物2年【現病史】病人訴2年前偶然發現左側乳腺外上象限一腫物,當時無疼痛,無嘔吐,無胸痛,無咳嗽,無**液,未予處理。遂來我院查乳腺相靴片;左乳占位BI-RADSIv類。針吸病理示左側乳腺腫物穿刺物涂片見散在成團的高細胞。(病理號×18081)
乳腺癌皮膚轉移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特征性即可診斷,需注意以下幾點: 1.臨床上短期(6~12個月)出現迅速增長的腫瘤結節,分布在原發腫瘤手術區域附近或相應淋巴引流區域的皮膚,且其組織病理形態與原發腫瘤有相似性,特別是具有多發性或多灶性瘤灶特征時,更應考慮為皮膚轉移性癌腫。 2.皮膚或皮下脂肪血
乳腺癌體內外模型總結
乳腺癌是指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中女性患者占99%,男性僅占1%,在女性腫瘤死亡率中,位于第二位。大多數乳腺癌為激素依賴性腫瘤,ER陽性乳腺癌約占全部乳腺癌的60~75%,其中約65%為PR陽性。其中有約10.0%~20.8%的患者其ER,PR和Her-2均為陰性,即為三陰性乳腺癌。
乳腺癌皮膚轉移的癥狀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轉移常發生于軀干,但也可發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和頭部,乳腺癌經淋巴管播散,發生轉移的有4型,分別是炎性癌,毛細血管擴張性癌,結節狀癌和鎧甲狀瘤,第5型經血液循環發生,相當罕見,同一病人可同時發生幾型。 1.炎型癌(inflammatory carcin
乳腺癌的X線表現
乳腺癌的X線表現分為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直接征象包括腫塊、鈣化、局灶性不對稱致密及結構扭曲等。間接征象包括皮膚增厚或回縮,乳頭及乳暈異常、瘤周水腫、異常增粗的血管等。其中腫塊和微小鈣化是乳腺癌最常見的X線征象 腫塊 腫塊是乳腺癌最常見、最基本的X線征象,是診斷乳腺癌的主要依據。形態不規則、邊
揭秘男女性乳腺癌的差異和中國乳腺癌新型基因突變
第10屆歐洲乳腺癌大會(EBCC-10)于2016年3月9日-11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RAI會展中心召開,本次會議迎來了各國專家的參與。在本次大會中,中國科學家揭曉了中國乳腺癌相關的新型基因變異,荷蘭科學家公開了他們關于男性乳腺癌與女性乳腺癌差異的研究結果。 香港研究人員發現中國乳腺癌相關的
乳腺癌新藥!三線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
Puma Biotechnology是一家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創新產品以加強癌癥護理的生物制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尋求批準靶向抗癌藥Nerlynx(neratinib)聯合卡培他濱(capecitabine)用于既往已接受2
FASEB:乳腺癌細胞如何擴散
90%以上的癌癥相關死亡是由于癌細胞的擴散,也即腫瘤細胞從原發腫瘤部位到身體的其它區域。一項新的研究已經確定了是怎樣的重要基因有助于癌細胞擺脫原發腫瘤,轉移到其他部位。 通常涉及胚胎發育的調控基因能夠觸發細胞轉化為更具移動功能的細胞類型。新的研究分析了這一基因SNAIL的下游信號通路,用
溫和減肥有助降低乳腺癌風險
圖片來源于網絡 美國癌癥協會下屬的《癌癥》雜志10月8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相對溫和的減肥有助降低絕經期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此前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但減肥是否會降低絕經期女性的患病風險尚無定論。 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6萬多
乳腺癌基因組揭秘
10月23日分別發表于《自然》和《自然—遺傳學》的兩篇論文介紹了與乳腺癌風險上升相關的遺傳變異。人們希望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收集大量個體數據進行研究)能夠改進該疾病的篩選、早期檢測和治療。 乳腺癌風險受遺傳影響,雖然之前已知105個遺傳區域與乳腺癌相關,但是它們對于患病風險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仍未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都有什么?
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了基因突變,致使細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細胞的生物行為發生了改變,呈現出無序、無限制的惡性增生。 乳房的一些變化就是乳腺癌的早期預警,了解這些變化可以及時的發現疾病,正確的治療疾病。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因人而異,不過還是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癥狀,比如乳房
女性上夜班與乳腺癌無關
此前一些觀點認為女性上夜班較多容易擾亂生物鐘,可能增加患乳腺癌風險。但英國牛津大學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說,新證據顯示上夜班不會對這方面風險產生太大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2007年的一項評估中,將日夜倒班工作列為可能致癌的因素之一,因為這種工作方式會擾亂人體生物鐘。據牛津大學
早期乳腺癌檢測設備獲準應用
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用于早期乳腺癌檢測的核醫學成像設備——乳腺診斷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系統(簡稱乳腺PET)日前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獲準進入市場銷售和臨床應用。據介紹,該設備能夠發現沒有臨床癥狀的乳腺癌,從而將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大大提前。 中科院高能
乳腺癌基因組揭秘
10月23日分別發表于《自然》和《自然—遺傳學》的兩篇論文介紹了與乳腺癌風險上升相關的遺傳變異。人們希望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收集大量個體數據進行研究)能夠改進該疾病的篩選、早期檢測和治療。 乳腺癌風險受遺傳影響,雖然之前已知105個遺傳區域與乳腺癌相關,但是它們對于患病風險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仍未
大豆真的是乳腺癌的克星?
知道吃什么來降低乳腺癌的風險可能會令人困惑。例如,研究人員對女性是否應該避免食用豆制品進行了研究,例如豆腐和大豆。對于已經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來說,這個問題更加棘手。 大豆食品中含有一種叫做異黃酮的類似雌激素的化合物。在實驗室研究中,異黃酮已被證明可以減緩乳腺癌細胞的生長,而在亞洲國家對乳腺癌婦女
乳腺癌化療的適應癥
化療最初是為患有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患者開發的,但即使是**切除術也不是一種選擇,現在經常對患有可手術乳腺癌的患者進行新輔助治療,努力避免**切除術或改善手術后的美容效果或限制腋窩淋巴結清除的程度。因此,外科醫生討論對于確定特定患者新輔助治療的目標和潛在益處非常重要。潛在適應癥如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有
測定早期乳腺癌的新技術
被診斷為乳腺癌早期的女性,療法應該有多激進呢?非入侵性的腫瘤會變成入侵性的嗎?或者這個腫瘤就是那種慢性生長的種類,永遠不會有害?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測定原位管癌(DCIS)的侵入性,或在乳腺癌早期發現非入侵性乳腺癌。這項技術將成像與數學結合起來,名為生物標記物比例
新型藥物成功靶向治療乳腺癌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強有力的新型治療方法來治療不易治愈的乳腺癌。 這項研究指出了一種叫做酪蛋白激酶1δ(CK1δ)的酶, 它是一種關鍵的增長調節器,新型的治療目標。增長的CK1δ表達對乳腺癌來說非常常見,包括難以治療的亞型稱為“三陰性乳腺癌”(這些癌癥不受雌激素、孕激素或her? -2 /
簡述乳腺癌的并發癥
1、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包括: 皮瓣下積血、皮緣壞死、皮下積液、上肢淋巴水腫等。 2、化療常見的并發癥包括: 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心臟毒性、嚴重脫發、口腔黏膜出血、免疫力低下等。 3、放療常見的并發癥包括: 皮膚損傷、皮下組織纖維化、乳房纖維化、放射性肺炎等。 4、部
關于乳腺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乳腺癌需與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漿細胞性乳腺炎等良性疾病相鑒別。 1、乳腺纖維腺瘤 指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混合組成的良性腫瘤,好發于青年女性。除乳房腫塊外,常無其他癥狀。腫塊質硬,有彈性感,似橡皮球,表面光滑,易推動。組織病理學檢查有助于鑒別。 2、乳腺囊性增生病 又名乳腺小
乳腺癌發病的“土壤學說”
牛鋼(右一)與團隊人員討論。(受訪者供圖)“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乳腺癌更多是由于環境毒素或不良生活方式所致,患者需要更多地關注生活方式,選擇并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防范腫瘤的侵襲;而HER2陰性乳腺癌往往是由胚系基因組決定,根據我們的臨床試驗統計,若胚系病因評分大于1,則表明該受試者攜
5基因影響乳腺癌患病風險
這一成果將有助于科研人員加深理解乳腺癌最初病因 有研究曾發現,與乳腺癌有關的基因BRCA1發生變異會顯著提高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由美國梅奧診所領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新一期英國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上報告說,當BRCA1基因發生變異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提高時,另外5個基因的變異會對這一風險產生影
膽固醇如何影響乳腺癌風險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因高膽固醇濃度而有著較高乳腺癌風險的婦女的命運可能會受到某種特定膽固醇代謝物——或其分解產物的支配。研究顯示,肥胖且有著高膽固醇濃度的絕經后婦女有著較高的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但科學家們對為什么會這樣并不理解。如今,Erik R. Nelson等人在小鼠中顯示,一種被稱作2
PNAS:三陰性乳腺癌“遭遇對手”
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均陰性的一種特殊類型乳腺癌。TNBC約占所有乳腺癌的15%,其許多生物學特性和基底細胞樣型乳腺癌相似,但兩者之間存在某些基因表達譜和免疫表型上的差異,因此亦不能完全等同。TNBC因缺乏內分泌及抗HE
關于乳腺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體格檢查 用于乳腺癌的初篩,判斷初診患者是否存在乳房異常跡象(如乳房腫塊、乳房皮膚改變、乳頭溢液等),以及淋巴結的情況。后期需結合其他輔助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2、影像學檢查 乳腺鉬靶 廣泛用于乳腺癌的篩查,其優勢在于看鈣化灶,尤其是一些細小鈣化灶(可能是極早期乳腺癌的表現)。 乳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