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鈞益院士率團隊助力黑河大豆產業發展
為推進黑河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3月11日-16日,中國工程院蓋鈞鎰院士、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韓天富研究員等9位專家受邀先后到黑河市所轄遜克縣、孫吳縣、北安市、嫩江縣和愛輝區,實地調研各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機合作社等情況,圍繞黑河大豆品種優勢不顯著、產量偏低、附加值不高等發展瓶頸問題建言獻策。蓋鈞鎰院士不顧旅途勞頓,身體力行,全程參加調研,且每到一處都與農技人員和農戶親切交流,詳細詢問當地大豆生產情況。在充分調研后,15日蓋院士主持召開了大豆高產攻關技術論證會,黑河市農委、省農科院黑河分院及黑河市農技推廣總站分別就大豆高產攻關示范耕地輪作技術、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范和高標準生產技術等內容作了匯報,與會專家結合自身專業領域和黑河大豆生產實際,分別從耕作栽培、品種選育、組織模式等角度提出真知灼見,雙方深入交換意見,形成了整套高產攻關方案。蓋鈞鎰院士認為黑河具有良好的大豆種植基礎,增產潛力巨大,在注重......閱讀全文
蓋鈞益院士率團隊助力黑河大豆產業發展
為推進黑河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3月11日-16日,中國工程院蓋鈞鎰院士、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韓天富研究員等9位專家受邀先后到黑河市所轄遜克縣、孫吳縣、北安市、嫩江縣和愛輝區,實地調研各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機合作社等情況,圍繞黑河大豆品種優勢不顯著、產量偏低、附加值不
田壟勞作雖辛苦 科學育種成果豐
滿身泥塵、滿手老繭、滿頭白發,他們是日夜耕作的“農民”,是一群特殊的科學家。寒來暑往,他們在田壟上勞作,也在實驗室里奮斗。他們愛種子,就像父母愛孩子,因為他們深知,“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本版聯合人民日報碰碰詞兒工作
中國農業科學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揭牌
1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黑龍江省黑河市舉行,未來將建成國際種質資源交流中心等五個中心。同日召開該中心的建設推進會,科企政合作打造中國最具活力的新興大豆產業基地。 黑河是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地級市,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占中國1/7。在黑河建立中國農業科學院
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揭牌
6月24日,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揭牌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召開。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上海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陳洪凡、上海生科院院長陳曉亞,以及方榮祥院士、蓋鈞鎰院士、洪孟民院士、林鴻宣院士,和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11個成員單位近50位領導專家參加了揭牌儀式
吳征鎰: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
當一個人死去的時候,人們選擇不一樣的方式懷念他或她。有人哭泣,有人立碑,有人默默無言。 當一個人死去的時候,世界用同樣的方式送走他或她。山川無言,湖海濤濤,清風徐徐如舊。 “如果我死去,請在我的墳頭種上一棵樹。”當消亡與綠色放在一起,悲傷似乎可以澆灌樹木。 他是一名世界知名
大豆育種花粉低溫保存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記者4日從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合作,對我國大豆花粉低溫保存的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取得了新突破。這一研究成果實現了大豆花粉異季和異地應用,打破了大豆花粉應用的時空障礙,為實現大豆規模化、工程化育種提供技術支撐。 據黑龍江省農業科
吳征鎰植物學獎啟動評審
6月27日,全球首個植物學專業獎項——吳征鎰植物學獎首屆評獎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完成評審。本次評審會議評選出杰出貢獻獎一名,青年創新獎兩名。 吳征鎰植物學獎由中國植物學會和云南吳征鎰科學基金會于2016年7月12日開展吳征鎰百年誕辰紀念活動時聯合設立。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設杰出
“吳征鎰植物學獎”昆明揭牌
7月12日,嘉賓為“吳征鎰植物學獎”揭牌。 7月12日,在紀念吳征鎰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上,由中國植物學會、植物醫生護膚品牌、云南吳征鎰科學基金會三方聯合發起的“吳征鎰植物學”獎正式揭牌。 云南省委宣傳部長趙金、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云南副省長和段琪共同為“吳征鎰植物學獎”揭牌。
中俄最繁忙口岸散裝植物油進口1.59萬噸 同比激增13倍
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5日對外發布消息,隨著盧布匯率趨穩,桶裝大豆油成本增加,為俄羅斯散裝植物油進口提供了增長空間。2017年前三季度,中俄最繁忙口岸黑河口岸從俄羅斯進口散裝植物油1.59萬噸,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1382.38%。 近年來,俄羅斯面粉、豆油及其他各類食品憑借純天然、無添
黑河綜合遙感聯合試驗數據發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部行動計劃(二期)項目“黑河流域遙感—地面觀測同步試驗與綜合模擬平臺建設”與“973”項目“陸表生態環境要素主被動遙感協同反演理論與方法”聯合設計并組織實施的“黑河綜合遙感聯合試驗”,在北京對其數據集進行了評審。 專家認為,“黑河綜合遙感聯合試驗”獲取了一套多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