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提高認知度很關鍵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很多人對這一疾病陌生,更談不上對這一紀念日有所留意。然而,帕金森病卻并不罕見: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殺手”,PD已經成為發病率排在第二位的神經性衰退疾病,僅次于阿爾茲海默癥。 “世界帕金森病日”的由來? 200年前(1817年),英國外科醫生、藥劑師、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和政治活動James Parkinson發表論文“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首次對帕金森發病癥狀進行描述。 1997年,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EPDA)為紀念他的貢獻,將其生日4月11日這一天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旨在廣泛普及帕金森病的醫學知識,提高醫療界、公眾、患者對帕金森疾病的認知和關注度。 2017年,我們迎來了第21屆國際帕金森紀......閱讀全文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陰霾”何時消散
在我國,隨著患者就診率和診出率的提升,55歲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患病率已經接近1%。遺憾的是,科學家對于這種疾病究竟為什么發生、如何發生、怎樣預防均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今年4月11日是第18個“世界帕金森病日”,這種疾病本身并不致命,但會終身伴隨,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在已進入
手抖就是帕金森么?帕金森日,我們來聊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93.shtm
日發現帕金森氏癥電刺激療法治療機制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神經科學學報》網絡版上報告說,利用電刺激療法治療帕金森氏癥會取得一定效果,因為對腦深處施加電刺激時,會產生一種氨基酸,從而遮蔽異常的腦神經信號。 在治療帕金森氏癥時,除了在出現初期癥狀時服用藥物之外,還可以實施“腦深部電刺激療法”,即在大腦中與調節運動相關
帕金森體外模型帕金森體外模型
體外培養的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MPTP損傷模型l實驗操作:實驗采用胚胎齡14一16天的大鼠,剖子宮取胎,取胎鼠中腦腹側區。可將多個胚胎來源的組織收集在一起,置Fl2培養基(Gibco)至35mm的培養皿中,以細剪刀剪碎。將2ml含0.125%的胰酶的F12加入到組織中,該混合物于37oC孵育10分鐘后
日研究人員用iPS細胞再現帕金森氏癥腦內異常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順天堂大學的研究人員10月10日宣布,他們用帕金森氏癥患者的皮膚細胞培養出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并首次再現了患者腦內出現的異常蛋白質蓄積。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手腳震顫和身體僵硬等,并發認知障礙的概率很高。該病病因目前仍不十
世界帕金森病日丨新療法或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52.shtm
日最新研究發現一氧化氮有助治療帕金森氏癥
日本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氧化氮具有防止導致帕金森氏癥的神經細胞異常的作用,這一發現有望為帕金森氏癥的治療開拓新方法。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手腳震顫和身體僵硬等,并發認知障礙的概率很高。該病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由分解廢物蛋白質的“
帕金森患者福音!FDA批準首個帕金森運動障礙藥物
美國FDA批準了Adamas Pharmaceuticals的Gocovri(金剛烷胺)緩釋膠囊,用于治療正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療的帕金森運動障礙患者。它是FDA批準的首個用于該適應癥的藥物。 “Gocovri的批準是治療帕金森領域里的重要進步,因為它是第一個獲得FDA批準用于治療帕金森運動障礙的
MPTP性帕金森綜合征與帕金森病的區別
許多帕金森病患者或家屬在網絡上查閱治療、預防資料時,經常搞不清帕金森綜合癥和帕金森病的區別,以為都是同一種病。實際上,通常所說的帕金森綜合癥與原發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帕金森綜合癥常繼發于某些神經系統的其他疾病,包括腦血管病、腦外傷、顱內炎癥、腦腫瘤,或是由毒物、藥物所引起,故又把帕金森綜合癥稱
【帕金森病】疾病治療
???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在提高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作用以及降低乙酰膽堿的活力,多數患者的癥狀可因而得到緩解,但不能阻止病變的自然進展。現多主張當患者的癥狀已顯著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表示腦內多巴胺活力已處于失代償期時,才開始投藥,早期盡量采取理療,體療等方法治療為宜。??? (一)抗膽堿能
帕金森病如何釜底抽薪?
帕金森病產生的確切原因仍然是一個謎,但研究人員認為,遺傳和環境都可能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表現出大腦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喪失,并且在路易體中大量積聚一種被稱為α-突觸核蛋白(SNCA)的蛋白質。家族性帕金森病中SNCA基因的改變和散發性帕金森病的進展期間SNCA蛋白的病理性積累表
揭秘帕金森,不再懼“帕”
日前世界帕金森病日“抗帕不怕 一森守護”科普宣教活動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這次活動是帕友們線下的久別重逢,現場通過科普講座、暖心互動、健康咨詢等環節,建立起醫患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助患者科學認知,積極干預,延緩帕金森病進程。發現前期征兆 填補認知盲區早診治、早干預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哪些征兆需要
帕金森病的簡介
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對此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一般的輔助檢查多無異常改變。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怎樣預防帕金森病?
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阻止疾病的發生和進展。當患者出現臨床癥狀時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紋狀體DA含量減少在80%以上。因此,早期發現臨床前患者,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阻止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才能阻止疾病的發生與進展。如何早期發現臨床前患者已成為帕金森病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基
帕金森病的簡介
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對此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一般的輔助檢查多無異常改變。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新帕金森藥物對心臟安全
在2014 EuroEcho-Imaging會議上公布的初步研究證實,用于治療帕金森氏癥的非麥角衍生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對心臟是安全的。 研究負責人Erken Pamukcu博士說:帕金森病是神經系統疾病,世界人口中近1%(超過60歲的),年齡在80歲以上的人群中4%患有此疾病。 麥
你了解帕金森病嗎
漸凍癥、老年癡呆、肌肉萎縮、小腦萎縮……這些原本與帕金森病不同的疾病,卻被公眾畫上等號。在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前夕,記者將“你了解帕金森病嗎”這一問題隨機拋給同事、朋友、鄰居等人,得到了上述答案。 事實上,2017年某機構發布的帕金森病大眾調研結果顯示:約90%的社會大眾不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
帕金森病突出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即路易小體(Lewy body)。出現臨床癥狀時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紋狀體DA含量減少在80%以上。除多巴胺能系統外,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
抗帕金森震顫手套問世
西班牙科研人員為解決帕金森氏癥患者手臂的震顫問題,研制出一種可緩解震顫的智能手套,現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據馬德里“10月12日大學醫院”4月15日發布的新聞公報介紹,這種機器人骨骼手套通過一個行動控制系統、傳感器和一組電極來控制震顫。它能分辨出手臂的顫抖是正常的活動還是病灶震顫,從而有效
Neuron:早期干預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繼阿爾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見不可治愈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大腦細胞中錯誤折疊蛋白質的(α-synuclein,α-突觸核蛋白)聚積。越來越多的蛋白質開始聚集在一起時,就會導致神經組織死亡,留下大片的“死腦物質”——路易小體(Lewy Bodies)。隨著腦細胞的死亡,它們會損害一個人
帕金森病的鑒別診斷
帕金森病主要需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綜合征相鑒別。帕金森綜合征是一個大的范疇,包括原發性帕金森病、帕金森疊加綜合征、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和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綜合征。癥狀體征不對稱、靜止性震顫、對左旋多巴制劑治療敏感多提示原發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疊加綜合征 帕金森疊加綜合征包括多系統萎縮(MSA)
【帕金森病】臨床表現
??? 本病多發生在50歲以后,約3/4患者起病于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關節最為明顯,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4~6次/s,乃由協調肌和拮抗肌有節
SMR:幫助帕金森患者重獲安眠
西澳大利亞大學一項新的研究對緩解一些與運動障礙、帕金森癥相關的記憶和思維能力的問題提供了一線希望。 西澳大利亞大學博士生Maria Pushpanathan說這項研究調查了帕金森患者睡眠不好和認知之間的聯系,相關論文發表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上,他們發現干擾病人睡眠對病
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
實驗方法原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見的基底節神經元進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黑質和紋狀體多巴胺遞質系統。6-脛基多巴胺(6-0HDA)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是兩種主要的多巴胺能神經毒性物質,可以很好的模擬PD患者
帕金森可微創“定點清除”
家住在福州市臺江區的蔡依姆,患帕金森癥已經11年,不但拿東西時手會明顯顫抖,平時手放在床上時也抖得厲害,加上腿腳僵硬,讓她苦不堪言。近日,蔡依姆在福州空軍476醫院神經外科進行了微創“DBS聯合立體定向療法”手術治療,“定點清除”異常興奮的神經核團,5月16日,術后恢復期的蔡依姆手腿也利索了,
帕金森氏癥胚胎細胞療法重啟
近日,一名患有帕金森氏癥的50多歲男性接受了將胚胎腦細胞注射進其大腦的治療。他是近20年來首位以這種方式進行治療的患者,并且將在大約5年后恢復對其動作的完全控制。 “治療效果看上去還不錯。”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Roger Barker介紹說。他正帶領一個國際團隊重啟該治療過程。 28年前,這種
簡述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
關于帕金森病的護理介紹
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無特殊要求。服用左旋多巴制劑的患者用藥應與進餐隔開,應餐前1小時或餐后1個半小時用藥。便秘的患者應多飲水、多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適當的運動對于患者的功能恢復有一定的幫助。近來研究表明,太極拳對于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幫助。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數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幫助。晚期
老人手腳震-未必都是帕金森
梁阿姨(化名)近來雙手抖得很厲害,身邊人和她自己都懷疑是帕金森病。把神經內科所有的檢查都做了一遍后,醫生發現梁阿姨跑錯了科室,轉介她到內分泌科接受治療。原來,引起梁阿姨手抖的病因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表示,甲亢是影響全身的復雜性疾病,從新生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