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年人中PD的患病率并不高,因此,年齡老化只是PD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PD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自90年代后期第一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PARK1)的發現以來,至少有6個致病基因與家族性帕金森病相關。但帕金森病中僅5~10%有家族史,大部分還是散發病例。遺傳因素也只是PD發病的因素之一。 環境因素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Langston等發現一些吸毒者會快速出現典型的帕金森病樣癥狀,且對左旋多巴制劑有效。研究發現,吸毒者吸食的合成海洛因中含有一種1-甲......閱讀全文
簡述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
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
簡述雙重輸尿管的發病機制
根據重復輸尿管的位置關系,可分為3種類型: 1.不完全性雙重輸尿管 上、下腎的輸尿管呈“Y”形融合成一根輸尿管,并開口于膀胱內正常位置,其交匯點可在輸尿管的任何部位。 2.完全性雙重輸尿管 兩根輸尿管完全分開,分別引流上、下腎的尿液,并同時開口于膀胱三角區。一般下腎的輸尿管開口于膀胱內正
簡述腸結核的發病機制
90%以上腸結核是由人型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少數可由牛型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結核分枝桿菌引起腸道感染的途徑主要有腸源性、血源性和直接蔓延。 1.腸源性 結核分枝桿菌主要經口傳染而侵入腸道,患者常為開放性肺結核,由于吞咽了自身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痰液而致病。或者經常與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一同進餐,缺乏
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及病理生理
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
簡述腎積膿的發病機制
當積水腎臟發生感染和化膿由于尿路梗阻使膿液在集尿系統聚集時可發生腎積膿。急性腎盂腎炎合并急性梗阻時可表現為突發的發熱寒戰和腰痛通常迅速的發展為敗血癥。積水腎臟感染發展為化膿性腎盂腎炎時,如未及時診斷和正確治療,將導致腎臟的完全破壞。偶爾慢性梗阻的腎臟發生感染時呈靜息起病,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發生腎
簡述運動性哮喘的發病機制
1、與呼吸道熱量交換有關,即在呼吸過程中,熱能從氣道粘膜轉移至氣流中,造成氣道在運動后出現冷卻現象,當運動停止后,氣道出現快速的復溫,從而引起氣道血流的充血,粘膜的通透性增加和水腫,導致氣道狹窄,引起氣流受限。 2、滲透學說:運動后隨著氣道表面液體水分的蒸發,氣道粘膜表面的液體滲透壓高,使附近
簡述尿道憩室的發病機制
先天性尿道憩室,壁內有上皮細胞覆蓋,憩室壁有平滑肌纖維。后天性憩室室壁為機化的纖維組織。先天性尿道憩室多在陰莖部及球部尿道,位于尿道腹側。后天性者尿道任何部位均可發生。憩室口大小不一,先天性憩室口多寬大,后天性者一般口較小。在憩室口邊緣的遠端,有的有瓣膜存在。有的認為瓣膜是尿道連接不良造成的,但
簡述紫癜性腎炎的發病機制
1.過敏性紫癜是一種由免疫復合物介導的系統性小血管炎,紫癜性腎炎也屬免疫復合物性腎炎,其發病主要通過體液免疫,但也涉及細胞免疫,一些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凝血機制均參與本病發病。 2.本病發病有種族傾向,有一些研究提示本病與遺傳有一定關系。
簡述血友病甲的發病機制
FⅧ基因的缺陷導致FⅧ合成的障礙以及FⅧ分子結構的異常引起FⅧ功能活性的降低或缺乏是血友病的根血友病甲理生理基礎。 FⅧ基因和血友病甲的基因缺陷,FⅧ基因位于X染色體長臂末端(Xq28) 包含186kb,約占X染色體全長的0.1%。外顯子26個,總長度約9kb。內含子25個。mRNA長約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