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高排放或影響近九成海洋生物生存
英國《自然》雜志22日刊載的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一項研究成果說,若是持續高能耗溫室氣體排放,那么到2100年,將有近九成海洋生物面臨生存危機。研究人員分析了動物、植物、細菌等約2.5萬種海洋生物,綜合考慮它們對氣候變化敏感度、適應性以及未來可能受影響程度等因素后,發現如果按“高能耗溫室氣體排放情景SSP5-8.5”估算,到2100年這些海洋生物將有約90%面臨滅絕。依照英國《每日郵報》說法,鯊魚、海洋哺乳動物等受影響最嚴重,到2100年它們中的75%可能滅絕。若是按“非常低及低溫室氣體排放情景SSP1-2.6”估算,那么98.2%海洋生物面臨的生存風險將得到緩解,生態系統穩定性將獲得保障。......閱讀全文
溫室氣體高排放或影響近九成海洋生物生存
英國《自然》雜志22日刊載的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一項研究成果說,若是持續高能耗溫室氣體排放,那么到2100年,將有近九成海洋生物面臨生存危機。研究人員分析了動物、植物、細菌等約2.5萬種海洋生物,綜合考慮它們對氣候變化敏感度、適應性以及未來可能受影響程度等因素后,發現如果按“高能耗溫室氣體排放情景SS
美研究:精準施肥可消減溫室氣體排放
在密歇根州“長期生態研究農業生產基地”,一輛拖拉機正在給玉米苗進行精準施肥。 美國密歇根州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日前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研究稱,農業生產中氮肥對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影響,因此幫助農民精準施肥能夠顯著減排,遏制氣候變化。 由于氮肥能夠大幅提高糧食產量,全球氮肥使用量增長迅猛
中國不靠排放溫室氣體促發展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的能源需求還會合理增長,但我們絕不能重復發達國家傳統的發展道路,也不應靠無約束的排放溫室氣體來實現經濟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氣候變化綠皮書的主編王偉光近日在《2010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環境承載能力有限
“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只是表象
如果以國家為統計單元算總量,中國是排放大國。但是,從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國為4.6噸,不足美國的1/4,只有歐盟的1/2。中國努力減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1990年到2007年,全球單位產出的二氧化碳
研究發現內陸水域溫室氣體排放大于預估
一個由瑞典、美國和巴西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發現,內陸水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遠大于預估。 據瑞典通訊社報道,研究人員對全球 474 個內陸水域的生態系統進行了評估,結果發現, 那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5%。 領導研究的瑞典林雪平大學的巴斯特維肯指出,此前人們認
反芻動物能量代謝與溫室氣體排放研究
能量代謝測量研究不僅是動物營養學及遺傳育種、疾控防治等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研究的重要領域。據統計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18%,畜牧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主要包括動物的呼吸代謝、反芻動物的瘤胃發酵、動物糞便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氣體排放等,其中反芻動物溫室氣體排放最高,
英研究說溫室氣體排放推遲下個冰河期到來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說,如果沒有人類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下一個冰河世紀很可能會在1500年內到來,但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決定了它不會在這個時間段內到來。研究人員表示這個成果不能被用作支持排放溫室氣體的證據。 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地學》上報告說,過去在兩個冰河期之間的間冰期
研究稱人類飲食方式影響生態 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據西班牙《世界報》11月18日報道,我們吃的東西不僅僅影響我們的健康,同樣也影響我們這個星球的“健康”。最近這些年,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增加以及人口的增長改變了人類的飲食方式,人們越來越遠離傳統的飲食,比如說地中海飲食,而朝著其他飲食方向發展。在那些飲食中,肉類是主要食物,而水果、蔬菜或豆科植物卻
研究稱人類飲食方式影響生態 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據西班牙《世界報》11月18日報道,我們吃的東西不僅僅影響我們的健康,同樣也影響我們這個星球的“健康”。最近這些年,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增加以及人口的增長改變了人類的飲食方式,人們越來越遠離傳統的飲食,比如說地中海飲食,而朝著其他飲食方向發展。在那些飲食中,肉類是主要食物,而水果、蔬菜或豆科植物卻
日本公布2010年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日本環境省4月13日宣布,日本201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換算為二氧化碳約合12.58億噸,比2009年增加4.2%。 日本環境省稱,之前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經濟低迷,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連續幾年呈下降趨勢。此番重現上升趨勢,可能是經濟開始走向恢復,工業領域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