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成立
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英國愛丁堡大學簽訂協議成立中英國際低碳學院。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愛丁堡大學常務副校長Charlie Jeffery,英國駐中國大使館蘇格蘭事務處首席秘書Martin McDermott出席,并共同為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揭牌。 據悉,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科優勢和臨港科技創業中心建設國際低碳示范區的總體需求,落戶臨港的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將聚焦實現低碳領域產學研一體化協調發展,關注碳金融、碳管理和循環經濟等領域,致力于培養低碳產業領域的交叉性、復合型、國際化創新人才,組織前瞻性、系統性的低碳產業高端培訓,開展前沿性、創新性、應用性的科學研究,推動低碳技術研發與成果孵化,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低碳領域國家級科創示范基地,為推進臨港地區乃至上海市低碳產業發展提供支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閱讀全文
推進低碳轉型,需要低碳產業的設計與建構
當前,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推動經濟發展向低碳經濟轉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發展新路徑和新模式。低碳轉型就是基于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共生發展目標,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和企業升級,通過組織和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和低碳產業發展,使經濟發展走上綠色生態之路
廈門“低碳”經濟報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從經濟特區創建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針對地域小、資源(能源)缺乏等實際情況,始終把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全國率先樹立“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并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六個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經濟,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
傳播“低碳理念”實踐“低碳行動”
全球氣候變化、能源消耗和生態破壞是21世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引領著人們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系統踐行低碳世博理念、深化低碳世博實踐、強化低碳世博傳播,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科委
發展低碳經濟 引導低碳消費
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還需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熟悉國際規則,最重要的是還要
低碳經濟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低碳中國媒體行探訪“低碳創新與碳市場建設”
2015年4月1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中國改革報社等單位聯合中國新聞社、新華網等主流媒體攜手組成的“低碳中國行2015――低碳中國媒體行”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加了以“低碳創新與碳市場建設”為主題的“低碳減排論壇”。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
低碳經濟 催生碳金融
兩百年來,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于碳燃燒,從而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PPM至450PPM,超過了臨界值,致使世界各地惡劣氣候頻發,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一直為改變全球氣候變暖而積極努力。《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及《
韓國:低碳綠色推動LED照明產業
采用LED照明的韓國大型超市。 韓國是一個資源貧國,約97%的能源依賴進口,能源短缺和油價上漲制約著韓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節能已經成為韓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因而,具有重大節能和環保意義的LED產業備受韓國政府重視。2008年,韓國就提出將“低碳綠色成長”作為未來的國家戰略,而其中LED產業
陜西瞄準節能低碳型產業體系
6月15日,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等17個省級部門圍繞“踐行節能低碳、建設美麗家園”這一主題,在西安市共同舉辦了2013年陜西省節能低碳宣傳周活動暨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論壇。6月15日~21日,陜西各地將舉辦一系列宣傳活動,通過推廣節能技術產品、體驗能源緊缺以及組織專家進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服務
張國寶: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
張國寶:發展低碳能源 建設低碳城市 特別聲音 7月3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出席在南京舉行的“環境變化和城市責任”世博會主題論壇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努力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降低城市環境污染。 首先,中國非常重視能源結構調整,將繼續大力發展低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