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發展低碳能源 建設低碳城市 特別聲音 7月3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出席在南京舉行的“環境變化和城市責任”世博會主題論壇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努力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降低城市環境污染。 首先,中國非常重視能源結構調整,將繼續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張國寶表示,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批準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國家能源局已草擬了新能源發展規劃。“我們已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達到15%左右。我們將采取更多的行動,堅定地履行這一承諾。” 其次,中國將大力建設低碳示范城市。張國寶表示,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許多城市都提出了新能源城市、低碳城市的規劃和方案。目前,在新疆吐魯番已經批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充分利用那里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實現新能源開發利用與城市建設的和諧共進。 張國寶還介紹,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純燃煤電站”;在北......閱讀全文
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領導與志愿者一起參加公租自行車騎行活動,鼓勵市民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出行。 2013年6月17日是中國首個“全國低碳日”,中國也是世界唯一設立低碳日的國家。 6月21日,中國首個針對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的調研報告《中國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下稱《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低碳歷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中的碳足跡將越來越大,低碳貿易壁壘也將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愈演愈烈,低碳貿易壁壘將在未來很長的時期內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我國只有順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這一國際潮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推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搶先一步實現低碳化,努力改進產
2015年4月1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中國改革報社等單位聯合中國新聞社、新華網等主流媒體攜手組成的“低碳中國行2015――低碳中國媒體行”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加了以“低碳創新與碳市場建設”為主題的“低碳減排論壇”。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張廣寧萬慶良出席廣州市建設低碳城市工作會議并講話 ●建設低碳城市是廣州推動科學發展、率先加快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全省宜居城鄉“首善之區”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建設“幸福廣州”的必然要求。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促進城市低碳發展、創新低碳發展模式,爭當全省乃至全國低碳發展排頭兵 ●2011年
近年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巨大成績,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加強,保障體系也在逐步完善。但與此同時,我國能源體系的高碳特征非常明顯,以煤為主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占主導地位。這導致了溫室氣體排放的過快增長,是造成當前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僅擠占了低碳能源技術的應用空間,也使安全供應問題日益突
■逐步改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碳發展模式,努力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低碳減排的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中國環境報記者 楊立群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
當前,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推動經濟發展向低碳經濟轉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發展新路徑和新模式。低碳轉型就是基于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共生發展目標,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和企業升級,通過組織和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和低碳產業發展,使經濟發展走上綠色生態之路
無論哪種經濟形式,其終極目標都應該統一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式上來。在碳減排方面,我國急需制訂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要核算碳減排量,首先要明確“碳”不僅是二氧化碳,而應該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所有溫室氣體。科學的低碳經濟評價體系要考慮產品的生命
廣州正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清潔能源 生活垃圾分類,技術創新減排,新能源開發應用……在廣州各行各業生產及百姓生活中,如今羊城已漸興“低碳之風”。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廣州自“十二五”初尤其今年以來積極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積極踐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經濟發展形
——訪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齊曄 “近20年,我一直在環境氣候科學這個領域工作,與其中的許多科學家都有接觸。對氣候變暖,上世紀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學家一直有質疑;但從科學的角度講,這是正常現象——允許不同的聲音,要求大同存小異,要看共識。” 雖然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早已
第十三屆科博會將于5月27日在北京舉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著力點,將成為本屆科博會最大熱點。圍繞低碳產業的技術創新,全方位探索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綠色增長的有效途徑。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旨在修復地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到“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明是針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困境,人類選擇和確立的一種新的生存與發展道路,生態文明辯證否定和揚棄
5月27日,生物活性植被毯的發明者黃天文(左一)在科博會上介紹生物活性植被毯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
多部門近日聯合出臺了低碳領域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勵使用獲得低碳認證的家用電冰箱、家用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等六類產品;編制“國家優先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有利于提高低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A股多個低碳節能概念股有望受益。 多部門擬扶持低碳
“打造世界級的低碳‘名片’ 哥本哈根會議帶來的低碳風潮席卷全球。 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有業界專家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發展潮流——這一發展趨勢自然逃不過中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敏銳的眼光。 低碳,這一最時髦、最新鮮的新
從去年的上海車展,到今年的北京車展,包括近期的一些國際車展,很多大車展都少不了環保的主題。“環保”、“綠色”、“低碳”、“碳匯”等這些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詞匯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知道,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很多用車人認為是時候推出低碳車型了。而今天,我們就要為您介紹一些低碳車的情況,您可以借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世界各國一直爭論不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顆重磅炸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才能使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7月末,《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9年)》在北京發布。2018年的
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12日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并啟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全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供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
今年6月12日至18日是節能周,此次將開展以“節能攻堅、全民行動”為主題的2010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隨著低碳經濟概念的日漸深入,各家上市公司如何做到節能減排,如何符合低碳經濟時代的要求,日漸成為關注的焦點。 近日,在2010中國金融高峰論壇上低碳經濟成為熱門詞
低碳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適度低碳化“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耕地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超過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而生態農業系統可以抵消掉80%的因農業導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日前,在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上,在一個有關低碳農業與生態文明的專題討論中,中國
這幾天,在世博園,“低碳世博”成為人們念叨的最多的一個詞。剛好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一系列有關低碳減排的活動,吸引著千千萬萬觀博人。 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發布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于世界環境日在世博新聞中心發布。上海世
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為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參贊孫成永先生演講實錄。 孫成永:各位來賓,下午好。首
低碳經濟與世界城市圓桌討論全景圖 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是圓桌討論實錄。 主持人:接下來我會
近幾天,全國各地迎來了大范圍的雨雪降溫天氣,出現了倒春寒。 而正在召開的“兩會”卻充滿暖意,代表委員們對經濟結構調整建言獻策,氣氛高漲。其中低碳經濟更是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低碳經濟成大會提案“關鍵詞” 低碳經濟成為“兩會”熱點首先體現在今年的政府工
目前,國內國際關于中國低碳方向的議論很多,總體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個是“在低碳中發展”,一個是“在發展中低碳”,這兩個方向有很大的區別。我國選擇“在發展中低碳”的模式,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低碳中國,絕不是“在低碳中發展”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