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抗生素:升級3.0,抗菌效果提升25000倍!
當微生物對多數抗菌素產生耐藥性時,它們常常被稱為“超級細菌”。對抗這些頑劣分子,我們需要更強的手段。近期,來自于Scripps研究所的化學家Dale Boger團隊在《PNAS》期刊發表了好消息,他們合成出一款全新的抗生素:萬古霉素3.0! 很顯然,這位加入致病細菌最后一道防線的新戰士是萬古霉素的升級版。萬古霉素(vancomycin),治療高危感染的傳統抗生素,自1958年就已經投入使用。但是,隨著耐藥性的發展,萬古霉素的威力越來越弱。 萬古霉素:進階2.0版 萬古霉素一直被認為是防御細菌的最后藥物。它通過結合細菌細胞壁上的蛋白肽類,干擾細胞壁的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生長和繁殖。其中,萬古霉素尤其鐘愛末端攜帶兩個D-丙氨酸(D-ala)的細菌。但是細菌很狡猾,它們用D-乳酸(D-lac)取代其中一個D-丙氨酸,借此變化大大減弱萬古霉素鎖定目標細菌的能力。這導致很多包括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閱讀全文
關于抗菌素使用規定的思考
近日,江蘇省醫療聯盟公眾號公布的信息,江蘇省地級市大批輔助用藥遭限制,在鎮江市流傳的《基藥目錄內抗菌藥物主治職稱以下人員無處方權》中顯示,包括阿奇霉素注射液、鹽酸洛美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利福平膠囊、注射用頭孢噻肟鈉、頭孢克肟分散片、鹽酸洛美沙星分散片、酮康唑乳膏等在內的18個品規的抗菌藥物,主治職稱以
-FDA:輝瑞抗菌素Tygacil增加死亡風險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9月27日警告稱,輝瑞公司的靜脈注射抗菌素藥物Tygacil會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不論該產品是用于治療經FDA批準的癥狀還是未經批準的癥狀。 FDA表示,輝瑞必須在該藥的標簽上加上一個黑框警告標志,意味著這一風險的性質是最嚴重的。 FDA已批準輝瑞的這款藥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功能特點
本品是一種高效、廣譜生物殺菌劑,具有預防保護和內吸治療雙重功效;本品的保護成分能在植物和果實表面上形成一層致密的高分子保護膜,對多種病原菌有強烈的抑制和阻礙作用;治療成分能通過枝干傳導到達果實內部,直接阻礙病原蛋白質的合成,導致其死亡。本品保護致密,內吸性強,連續使用不易產生抗藥性,即使在多雨季節使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的基本信息
商品名:嘧啶核苷類抗菌素別名:農抗120,抗霉菌素120,120農用抗菌素有效含量:4%規格:100ml; 200ml理化性質:原藥外觀為白色粉末,熔點165-167℃(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機溶劑,低毒,急性經口:124.4mg/kg,在酸性和中性介質中穩定,堿性介質中不穩定。
常見的植物抗毒素和抗菌素介紹
常見的植物抗毒素和抗菌素主要包括萜類、酚類、吲哚類、雙苯類、香豆素類、醌類、內酯類、苯并呋喃類以及生物堿類等。
常見的植物抗毒素和抗菌素介紹
常見的植物抗毒素和抗菌素主要包括萜類、酚類、吲哚類、雙苯類、香豆素類、醌類、內酯類、苯并呋喃類以及生物堿類等。
中英啟動控制抗菌素耐藥性合作項目
針對抗菌素耐藥性問題,中國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與英國駐華使館12日共同啟動一項政策合作項目,旨在應對耐藥“超級細菌”和濫用抗生素的全球性挑戰。 抗菌素耐藥性問題是中英兩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所共同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全球健康問題之一。該項目將持續至2015年4月,探討如何以最佳方式保持抗菌素藥物目前的
世衛組織呼吁全球大力控制抗菌素耐藥性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再次呼吁,為控制抗菌素耐藥性,全球應作更大努力,通過開發和使用臨床診斷手段,并采用日益改進的全球信息技術,追蹤和控制耐藥性問題的擴散,避免不斷出現“超級細菌”。 世衛組織在本月的《簡報》中發表了有關抗菌素耐藥性的研究論文,指出抗菌素耐藥性是一個嚴重問題,影響到傳染病控制的核
世衛組織呼吁全球關注抗菌素耐藥性問題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控制抗菌素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世界衛生組織當天在日內瓦呼吁全球關注抗菌素耐藥性問題,并遏制這一問題的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當天發表講話稱,目前全球耐藥病原體不斷出現并蔓延,越來越多以往人們必需的藥物正在失效,治療手段日益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葉面噴施稀釋1000-1500倍液。注意事項:本品不可與堿性農藥混用噴適應避開烈日和陰雨天,傍晚噴施于作物葉片或果實上本品含量極高,隨配隨用,請按照使用濃度配制溫馨提醒:使用時,請預留一塊空地不噴,從而更好的檢驗本品效果。
廣東醫院濫用抗菌素使用情況嚴峻-官方促整改
目前廣東省大醫院的抗菌素使用率普遍在60%以上,一些中小醫院和社區醫院高達70%以上;而歐美發達國家的比例僅在30%左右。 廣東省衛生廳15日召開全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工作啟動會議。會上,廣東省衛生廳與各省部屬醫院院長簽訂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責任狀,明確廣東省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告8批次肉類抗菌素超標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肉及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乳制品等3類食品37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66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其中,肉類及其制品179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占4.5%;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4批次和乳制品111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不合格樣品
上海圣華等8企業被檢出肉類產品抗菌素超標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消息,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肉及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乳制品等3類食品374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8批次。這8批次產品均為肉類,且均為抗菌素超標。 磺胺類藥物 上海圣華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鮮三黃雞雞腿塊、飛佳食品公司生產的去骨胸肉以及
世界衛生組織呼吁關注抗菌素耐藥性問題
日內瓦消息: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當天在日內瓦宣布,今年主題是“關注耐藥性:今日不行動,明日難治愈”,并呼吁采取措施加強對抗菌素的使用與管理,遏制耐藥性問題的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表示,如果再不采取糾正和預防行動,世界將進入“后抗菌素時代”,屆時許多常見感染將無法治愈
哺乳期小鼠將常見的抗菌素傳遞給幼鼠,引發肝損傷
在小鼠研究中,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哺乳期的母親讓喂養的幼崽接觸三氯生(一種常用在消費品中的抗菌藥物),導致肝臟損傷的早期跡象,最終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損傷和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該研究結果發表在2022年7月27日的《自然通訊》
世界糧農組織:食品系統抗菌素耐藥性問題日益嚴峻
11月15日,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發表聯合報告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食品系統可能是抗菌素耐藥性(AMR)擴散的主要通道,因此有必要加大對農場抗生素使用方式的監測力度。報告稱,雖然對抗菌素耐藥性的認識仍然存在諸多差距,但由于有關食品系統抗菌素耐藥性問題的證據日益增多,人
歐盟發2017/2018人畜共患病細菌抗菌素耐藥性報告
2020年3月3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2017/2018人畜共患病細菌抗菌素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總結報告。 2017-2018年期間,歐洲食品安全局和歐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共同分析了28個歐盟成員國提交的人畜共患病細菌的抗
食品中喹諾酮類化學合成抗菌素藥物殘留量的測定
食品安全分析工作流程賽默飛生命科學質譜不僅擁有深厚悠久的技術傳統,而且不斷銳意創新。在全系TSQ? 三重四極桿質譜儀上都使用了可以擬合出教科書般完美理論電場的真正的共軛雙曲面的四極桿質量分析。自1980 年賽默飛推出世界上第一臺三重四極桿MS/MS (TSQ?) 質譜儀以來,TSQ? 三
俄羅斯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舉辦國抗菌素耐藥性會議
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17日消息:2019年12月17日至12月8日,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Rospotrebnadzor)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共同舉辦了國際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和抗菌素耐藥性會議。 Rospotrebnadzor與糧農組織專家一起討論了
香港衛生署呼吁善用抗生素以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問題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衛生署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食物環境衛生署,13日起連續2日舉辦“抗菌素耐藥性區域研討會”,呼吁醫護人員和市民攜手,善用抗生素以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問題。 據報道,研討會以“同心協力應對細菌耐藥問題”為主題,匯集超300位來自公共衛生、人類醫學、獸醫學、農業、食品、環境和藥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每年糧食浪費量估計近13億噸
為應對食品供應鏈中的糧食浪費、食品安全和抗菌素耐藥性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與歐盟9月29日在羅馬簽署合作意向協議,一致同意加強兩組織在以上方面的協作。根據當天簽署的意向書,糧農組織和歐盟承諾將爭取到2030年使人均糧食浪費減半,并積極應對在農場和食品系統中出現的抗菌素耐藥性傳播問題。 聯合國糧農
評論:“超級細菌”蔓延敲響公共衛生警鐘
世界衛生組織將“控制抗菌素耐藥性”作為2011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抗菌素耐藥性這個影響人類健康的問題由來已久,近年來在多個國家發現的“超級細菌”更說明這一問題已日趨嚴重。曾發表相關報告的英國研究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敲響了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的警鐘。 英國加的夫大學的馬克·托爾曼博士是去
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與耐抗生素細菌作斗爭
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創造了一種針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質粒,有效地預防和逆轉了抗性。該工具在實驗室實驗中顯示出有希望的早期結果,開辟了一種潛在的新方法來對抗抗菌素抗性的全球健康威脅。通過利用細菌免疫系統作為基因編輯工具,一種可能有助于減少抗菌素耐藥性傳播的新工具正顯
中西治療兒童支原體感染的相關介紹
正確選擇抗菌素是治療支原體肺炎成敗的關鍵。由于支原體躲在細胞內,而青霉素類及頭孢霉素類藥物在細胞內濃度很低,加之這兩種抗菌素是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殺滅細菌的,而支原體沒有細胞壁,使得以上兩種抗菌素“無能為力”。臨床應用證實紅霉素在細胞內濃度很高,可以殺滅支原體,但是紅霉素副作用較大,近年已用阿奇
數據未獲得授權,中山大學梁影劍等人的文章被撤回
2021年6月10日,中山大學梁影劍(音譯,Liang Yingjian)等人在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在線發表題為“Trend i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sults fro
細菌轉化(bacterial-transformation)原理和操作
1.目的學會質粒DNA轉化感受態受體菌的技術。2.原理質粒DNA粘附在細菌細胞表面,經過42°C短時間的熱擊處理,促進吸收DNA。然后在非選擇培養基中培養一代,待質粒上所帶的抗菌素基因表達,就可以在含抗菌素的培養基中生長。3.器材旋渦混合器,微量移液取樣器,移液器吸頭,1.5ml 微量離心管,雙面微
關于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基本介紹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種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繁殖,當外耳道進水或者積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況下、比較易受真菌感染,常見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從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由霉菌感染所致,致病原因主要是機體抵抗力下降,用不
放線菌門的作用
放線菌主要能促使土壤中的動物和植物遺骸腐爛。放線菌中也有致病菌,如牛放線菌,在口頰、齒齦等部位發生損傷時能侵入組織內 ,引起放線菌病。最主要的致病放線菌是結核分枝桿菌和麻風分枝桿菌,可導致人類的結核病和麻風病。 放線菌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產生、提煉抗菌素,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的2000多中抗菌素中
肺炎致病菌可快速“改頭換面”
最新研究顯示,引起肺炎和腦膜炎的細菌會非常快速地改頭換面,靈敏地產生對抗菌素和疫苗的抵抗力。 古往今來,肺炎鏈球菌一直是造成人類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出現在全世界的肺炎鏈球菌西班牙23F菌株是一個對多種抗菌素有抵抗力的特別棘手的菌株。幸運地是,這一世系的菌株分離物自1984年以來已經在全世界多個地點
關于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的一般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一些臨床和實驗室資料表明,本品與其它β-內酰胺類抗生素、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部分交叉過敏反應。已報道,大多數β-內酰胺抗生素可引起嚴重的反應(包括過敏性反應)。因此,在使用本品前,應詳細詢問病人過去有無對β-內酰胺抗菌素的過敏史。若在使用本品時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并作相應處理。 事